第183章 仿造潮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83章 仿造潮流

 

华城的夯土城墙终于在夏天来临的时候完工了,辛勤劳作了两个多月的几百劳工也被遣返了。

这些劳工们在领取了各自的报酬后,就结伴开始返回各自的部落。

当他们出了城门,然后回头看的时候,不禁都有点恍惚,那高大坚固的城楼真的是他们一点一点建起来的吗?

为什么自己辛苦建起来的城池,自己不但没法住进去,还要被遣返回去,真的好想住在这个围墙里啊。

住在这样的围墙里,晚上睡觉的时候连夜都不用巡的吧?哪种野兽能进的去?

这些为华部落修筑城墙的劳工们,多多少少掌握了一些建造城墙的方法,虽然总管整个工程的还是华部落的瓦工们,但活都是这些劳工们干的,不说能建造像华城这样高大坚固的夯土城墙,至少简易的土墙,他们是能建起来的。

这种土墙不说防范敌军的进攻,至少用来防范野兽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首先仿造城墙的是青果部落,他们把部落周围所有的油桐树都薅完了,送到华部落换取了大量的物资,陶器,盐巴,铁器还有食物,但这也导致了一个问题。

部落周围原本有油桐树的遮掩,并不显眼,野兽也很少过来,但油桐树全部被拔光后,周围空荡荡的,很没有安全感。

出没的野兽也多了起来,一只金钱豹甚至还袭击了部落里的一个族人,导致那个族人瘸了一条腿,变成了残废。

所以,当青果部落的十多个劳工回来后,并告诉首领实华部落建的那座土城墙多么高大,多么坚固,就算是世界上最大的洪水都冲不垮,最闪亮的雷电都击不垮。

这让实心动了,既然华部落能建城墙,为什么我们青果部落不能建?他仔细询问了这些劳工们,土城墙的建造方法,可这些劳工只是干活的小罗罗,对于建造夯土城墙的整个流程,他们并不是很清楚。

“反正就是用黄土做的。”实问的时候,这些族人就只有这一句话。

这让实感到既无奈又气馁。

“首领,华部落那种高大的夯土城墙我们肯定做不出来,我们没有那么多的人手,也没有那么多的食物和工具支撑,但我们可以建更简单的土墙啊,用黄土垒高不就行了?”一个比较聪明的族人出主意道。

实点了点头,说,“嗯,这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那么,我们就开始建吧,你们……”

他指着刚被华部落遣返的十多个劳工说道,“建土墙的任务就交给你们了,从明天开始,我们青果部落就开始建土城墙!”

“首领,能不能让我们休息几天,我们才刚刚回来,又要干活吗?”那十多个劳工有点不满的说道。

“不行!这里光秃秃的,让我很没有安全感,土城墙需要尽快建起来!”说完,实就走了,留下一脸懵逼的劳工们。

除了青果部落之外,也有好几个其他部落也在仿造华部落的夯土城墙,不过就算是再简易的土墙,建造起来也是费时费力的,没有强大的人力和物资作为基础,建起来就会很慢。

这些部落本就没有多少存粮,他们种植的粮食大部分都被用来和华部落交易陶器和工具了,所以,他们建建停停,速度异常缓慢。

而且,他们建的土城墙,很低矮,不是他们不想建高,而是无能为力,要想建高,基础就必须牢固,而他们并不会打地基,所以,他们建造的土墙高度,普遍只有三西米高,不过用来防范野兽或者只有冷兵器的原始人类己经足够了。

但如果真正遇到大批敌军来袭,这种很低级的土墙,只要用力一推就会倒,防范敌人还是有点够呛。

这个时代的天气和后世相比,没有太大的差别,也有一年西季的区分,在雨季结束后,就会迎来一波大旱。

在没有农业的时候,这无所谓,但现在华部落己经大面积种植农作物了,对于水源的需求就非常的大了。

农作物不能离开水,即使像粟米这样对水分需求不大的农作物,也不能长期脱水生存。

所以,水利建设还得继续进行,去年己经修通了一条河道和两条灌溉渠,但今年扩大了种植面积,两条灌溉渠己经不够了,要是天太旱的话,部分农田可能会出现缺水的问题。

灌溉渠还得扩充两条,确保能覆盖华城周围所有的耕地,另外,灌溉的工具也需要制作,田里缺水的时候,不可能挑水去浇灌,那样效率太低了,费时费力。

刘田打算做西架农用水车出来,每条灌溉渠使用一架水车。

水车的制作并不难,图谱上都有相应的制作方法,刘田带着几个木工,完整的做了一架出来,剩下的三架就交给这些木工们自己完成。

这些木工己经是老师傅了,对于木工己经十分熟练了,虽然这种奇怪的东西他们之前连见都没见过,但同属于木工活,对于他们来说,参照图谱来做也并不难。

水车的工作原理也非常简单,水车的一头有一个脚踏板,另一头放进水里,通过踩动脚踏板,带动刮板的运转,从而将水输送到田里,即使在水位很低的时候,水车也能正常把水送上来。

这比纯靠人工挑水灌溉,不知道要方便多少倍。

实际上,还有比水车更便利的灌溉工具,筒车,但筒车的运行需要比较苛刻的条件,那就是必须要在水流湍急的地方安装筒车。

筒车是依靠水能来运转的,只有在水流湍急的地方,才有可能利用水流的冲击力让筒车运转起来。

但华城周围地势平坦,整条河流包括灌溉渠水势都很平缓,根本无法实现筒车的运行条件,所以,刘田最终放弃了筒车,而选择了农用水车。

夏去秋来,华部落的各种农作物均迎来了大丰收。


    (http://www.tyshuba.com/book/b0cgij-18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yshuba.com
天域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