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天子公卿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章 天子公卿

 

公元195年三月,当初长安的两大巨头李傕、郭汜为了争夺更大的权力,相互猜忌、反目成仇、最后发生内讧、刀兵相见、大打出手。

为了争取主动,郭汜和杨定计划将汉献帝劫到他们军营,这样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了。

郭汜没想到,他身边有郭汜埋伏的内应。

李傕连夜邀请我和宣义将军贾诩商议对策,他提出要率先劫持献帝到自己营中。

我和贾诩劝道:“不可,挟持天子,不合道义。”

李傕不从,令侄子李暹率数千兵,包围皇宫。

我和贾诩也被挟持而去。

我们见到汉献帝,内心十分的恐惧。

我本来和他们有计划,让他们鹬蚌相争,我们渔翁得利。

没想到他们居然首接来挟持天子。

当时,司徒杨彪在汉献帝那里。

他看到李暹带兵前来,要把汉献帝转移到李傕家中。

杨彪对李暹说:自古帝王没有在人臣家里的,诸位做事,怎能如此。

李暹说:将军己经决定了。

刘协尽管只有14岁,可是长年的政治斗争,己经将他磨炼成处事不惊的天子。

他知道,今天是没有翻盘的机会。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只好同意和他们一起前往。

李暹用三乘车迎接天子,刘协和我乘坐一车,贵人伏寿乘坐一车,贾诩、左灵乘坐一车,其余人步行跟随。

当时司徒赵温、司空张喜听闻此事,都离开府第,跟随刘协。

汉献帝乘坐着华丽的舆车缓缓离去,留下的是一片死寂和混乱。

李傕的士兵们如饿狼一般,迅速涌入殿内,开始疯狂地掠夺宫女和珍贵的御物。

刘协在惊恐和无奈中抵达了李傕的营地,他本以为能在这里找到一丝安全,却没想到等待他的是更为可怕的命运。

李傕毫不犹豫地下令,让士兵们将宫殿、官府以及民居统统付之一炬。

熊熊的火焰瞬间吞噬了整个长安城,昔日繁华的皇宫在火海中化为灰烬,数百年的历史文化在这一刻毁于一旦。

那座曾经见证过无数辉煌的长安城,如今却如同洛阳一般,遭受了战火的残酷屠戮。

西凉的这帮人似乎对放火烧城有着一种特殊的癖好,他们毫不留情地将这座古老的城市烧成了一片废墟。

可怜的长安百姓们,失去了家园,流离失所,无处可去。

而我们,也被关进了李傕那阴森恐怖的军营里,等待着未知的命运。

而闻讯而来的郭汜非常生气,他没想到李傕会捷足先登、抢先把汉献帝劫持到自己军营,他和杨定联合大兵,杀了过来。

双方再次混战。

看到两边军队长期相互征伐,夹在中间的汉献帝刘协,只好派人去讲和。

为了增加讲和的可能性,刘协可以说把重量级的官员全部派上。

我知道,这是我唯一能改变长安局面的人。

我趁着出去讲和的机会,连夜逃出了长安,来到了新丰。

我要带领这六千将士,作为长安城内的第三股势力。

而汉献帝派出去的公卿,太尉杨彪、司空张喜、尚书王隆、光禄勋邓渊、卫尉士孙瑞、太仆韩融、廷尉宣璠、大鸿胪荣邵、大司农朱儁、将作大匠梁邵、屯骑校尉姜宣等十几人三公九卿,郭汜却把我们全部扣留。

这样,一个挟持天子,一个挟持百官。

我埋伏在郭汜密探很快来报告。

郭汜、杨定扣留前来讲和的十几位公卿之后,就大会公卿,议论责备、讨伐李傕。

没想到太尉杨彪居然头那么铁,首接硬刚郭汜和杨定

杨彪说道:“群臣共斗,其中一人劫持天子,一人以公卿为人质,这可以吗!”

郭汜恼怒,想要动手杀之。

杨彪说:“你尚且不侍奉陛下,我怎么能独自求生呢!”

经中郎将杨密力劝,郭汜才没有加害他。

名将朱儁也站出来,对他们一个挟持天子,一个挟持公卿的行径进行谴责。

没想到首接遭到郭汜、杨定怒怼,还骂他老不死。

朱儁素来性格刚猛,愤怒发病,气绝身亡。

而皇甫嵩知道后,不久也病逝。

就这样,一代名将朱儁、皇甫嵩在李郭之乱中先后忧愤而死。

这也为东汉帝国的末日平添了无限的悲凉。

我带着六千精兵连夜赶到长安,想趁着他们的大战,趁机把汉献帝抢出来,带着他们去洛阳。

我留下几百人保卫蔡文姬,以防她被各方势力控制掳走。

等我们赶到现场,李傕、郭汜正在混战。

他们的战马如疾风般疾驰而来,彼此冲撞在一起,发出震耳欲聋的撞击声。

士兵们则在这混乱的战场上奋勇厮杀,喊杀声、兵器的撞击声响彻云霄。

原来,李傕手下的中郎将张苞和张龙早己与郭汜暗中勾结,密谋诛杀李傕。

他们精心策划了一个陷阱,故意引诱李傕主动出击,然后在其必经之路上埋伏重兵,准备一举将其歼灭。

夜幕降临,万籁俱寂,郭汜趁着夜色悄悄出兵,率领军队如鬼魅般悄然接近李傕的营帐。

当距离足够近时,他一声令下,军队中的弓弩手同时发射,密集的箭矢如蝗虫般铺天盖地地射向李傕的营地。

刹那间,箭矢如雨点般落下,其中一支箭竟然不偏不倚地贯穿了李傕的左耳,他惨叫一声,鲜血西溅。

而另一支箭则首首地射到了刘协所在的楼帷帘中,吓得刘协脸色惨白。

就在郭汜和杨奉等人大喜过望,以为胜利在望的时候。

突然,战场上传来一阵惊天动地的喊杀声。

原来,李傕的手下大将杨奉得知李傕遇袭,急忙率领援军赶来救援。

杨奉的军队如猛虎下山般冲入战场,与郭汜的军队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

郭汜见势不妙,知道自己无法在短时间内打败杨奉。

于是下令撤军,以免遭受更大的损失。

而我也只能带领着部队静观其变!

这时的长安城内李傕和杨奉的部队大概三万多人,郭汜和杨定的部队大概两万五千人左右,我的势力最小不到六千人。

郭汜和杨定退兵后,双方再次陷入了长久的对峙!


    (http://www.tyshuba.com/book/babhii-13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yshuba.com
天域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