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4年,对太平道、黄巾军西五十万人来说,绝对是最为黑暗的一年。
对我来说,也是最具挑战的一年。
这一年,在朝廷大军的镇压下,太平道教主、黄巾军统帅张角病死。
他的兄弟张梁、张宝战死,黄巾军的核心,全军覆没。
京城马元义被杀,唐周叛乱。
中线的两大巨头,颖川黄巾军统帅波才、汝南黄巾军渠帅彭脱,先后败北,下落不明;
南阳黄巾军渠帅张曼成、赵弘、韩忠、孙夏等,先后被杀;
三十几万的黄巾军精锐,被屠杀殆尽,黄巾军可谓是分崩离析。
更为可恨的是,平叛的主帅皇甫嵩,为炫耀战功,震慑黄巾军余党,在张宝镇守的下曲阳城南,将黄巾军十万人的尸骨,筑成了“京观”。
对全国黄巾军来说,这是一个极大的侮辱和震慑!
一将功成万骨枯。
可以说,作为张角任命的太平道教主,我接手的是一个无可救药的烂摊子。
黄巾军精锐尽失、一蹶不振,留下的都是老幼妇孺、伤兵满营,各地的黄巾军更是西分五裂、一盘散沙。
更为要命的是,当时皇甫嵩、朱儁、曹操等还想继续乘胜,誓要将分散在各地黄巾军赶尽杀绝、连根拔起。
形势异常严峻,必须要活下来,这是根本,先生存后发展!
为此我只能走旁门左道了。
我私下给汉灵帝上书建议:“要提防皇甫嵩、朱儁这批手握兵权的将领,防止他们尾大不掉、趁机自立。”
刚好凉州的阎忠,在冀州任信都令,因黄巾军进攻抵抗不力,被朝廷罢免。
他建议皇甫嵩割据自立。
这个消息被我派出的密探得知,我原汁原味地把有关情况,密报给了汉灵帝。
一生把权力看得比命重要的汉灵帝,立马作出反应。
他兵不血刃地,把这次立功的将领,全部调离岗位,夺走兵权。
皇甫嵩为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封槐里侯;
朱儁为右车骑将军,光禄大夫,封钱塘侯;
傅燮所部斩黄巾军渠帅卜巳、张伯、梁仲宁三人,位居首功,却因不向赵忠贿赂,错失封侯,被任命为安定都尉。
孙坚、张超为别部司马,曹操调任济南国国相。
最失意的是卢植、董卓、刘备。
好在皇甫嵩比较厚道,将平定冀州黄巾军的功劳推给卢植。于是卢植官复原职,仍任尚书。
董卓在大赦天下后获得赦免。
更为荒唐的是,像刘备、关羽、张飞等这样在前线将士,拼命厮杀、浴血奋战,却毫无封赏。
主要是没人替他们说话。
毕竟这时的刘皇叔还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
而在后面扯后腿,勾结黄巾军的宦官们,却被汉灵帝以“讨伐张角之功”,封张让等十二人为列侯。
这一行为,让无数出征的将士心寒,也让我们彻底对汉灵帝绝望。
我通过运作,让讨伐黄巾军的将领,全部失去了兵权,这也给了黄巾军喘息的机会。
当然,在战事结束后,我也被封了侯。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还特意请了刘关张、曹操等人吃散伙饭。
他们在此次大战中,虽然得到封赏,但是相对付出来说,名不符实。
曹操因为家族的原因,他的父亲是太尉,祖父做过中常侍,朝廷的关系比较硬,战后被封为济南国相,是郡守一般的高官。
而刘备居然没有任何封赏。
我安慰他们:“未来的天下是你们的,要等待时机,厚积薄发!”
这天,刘备喝了很多酒,说了很多掏心窝的心里话。
我知道他这支部队是别人资助的,本想凭借这次战功,争取一个前程,博取封赏,可事与愿违,士兵损失殆尽,没想到朝廷毫无表示。
我知道他很憋屈,功高而不赏。
我本想把刘关张留下来,跟着我一起干。
可是我又不方便透露我黄巾军身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位未来的蜀汉帝王,在我身边溜走!
为了彻底解除黄巾军的危机,我找到了阎忠,让他回到凉州,策划凉州的羌胡叛乱。
很快,凉州的韩遂就爆发的叛乱!
朝廷征召了皇甫嵩为主帅、董卓为副帅,孙坚为别部司马,把所有的部队带去了凉州。
压在黄巾军头上如山般的危险,也就暂时烟消云散!
汉灵帝催我回京城,继续辅助董侯刘协。
我没有回京城,以老家有事,借故和张鄢回到黑山,去做黄巾军的善后工作。
我本想派人把公主和蔡文姬送回京城,让他们在京城等我们。
但是,她们还是执意要跟着我。
经过几个月的相处,我们就像一家人,荣辱与共。
后来,在我的一再坚持下,我让臧洪护送他们回了洛阳。
大战以后,原先繁华的的冀州,大半被战火屠戮!
张牛角他们见到我们回来了,非常高兴。
经过几年的发展,加之广宗等地转移过来的黄巾军,我们居然拥兵二十万以上,成为黑山一带最大的势力。
就连冀州、并州、司州各地的郡守都不敢招惹我!
于是,我们召集各地势力齐聚,商讨善后事宜。
当时,参加会议有十几股势力,人多的聚众二三万,小的也有六七千人,和我们黑山,加在一起居然有三西十万人左右。
会上,张牛角宣读了张角天师对我的任命。
会前,因为考虑到我在京城的作用,我让张牛角成为名义上的扛把子。
我们把这些黄巾军进行了整合,把绝大部分黄巾军,都分布在黑山周边。
毕竟这里易守难攻,而且冀州相对于其他州郡,还是比较富裕。
黑山军:张牛角、张燕、孙轻、王当、杜长、于毒、白饶、眭固、陶升、张白骑等,我们把黑山的部众分为十支部队,让他们分别统领!
白波军:郭太、杨奉、胡才、李乐、韩暹率领十余万部众活动于太原、河东等郡,大本营在白波谷(今山西襄汾永固乡)。
益州军:马相、赵祗、王饶、赵播。
青州军:管亥、管承,徐和、司马俱。
扬州军:戴风、陈败、万秉、吴桓、陈宝。
汝南军:刘辟、何仪、黄邵、何曼。
我让他们尽量分散到各州郡的交界处打游击,尽量避免与官府大规模接触,养精蓄锐,等待时机。
因为更乱的三国时代即将到来!
等安排好黄巾军部众后,我带着张鄢回到了洛阳!
汉灵帝见了我,洋洋自得,因为在他的手上,终结了黄巾之乱!
然而没过几天,一个噩耗传来,南宫遭火灾。
当时,洛阳城内,南宫和北宫。
南宫内设有东宫、西宫(或称长秋宫)、长乐宫(或称永乐宫)和长信宫等宫,分别用作皇帝朝宫、帝后寝宫、皇太后和太皇太后居住的宫院。
宫殿失火,倒霉的还是老百姓!
张让、赵忠等人,劝汉灵帝下令收天下田地税每亩十钱,用来修建宫室。
他们借机以各地上贡的石头、木材不合格,强行折价,贱价收买,十分的只给一分的价钱,仿照宫室营造私人住宅。
汉灵帝常登永安侯台,宦官怕他看见自己的住宅。
就使中大人尚但劝汉灵帝说:“天子不应当登高,登高,老百姓就要虚散。”
汉灵帝从此不再登亭台楼阁。
东汉帝国就像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日薄西山,垂垂老矣!
然而,更大的灾难还在后面!!
(http://www.tyshuba.com/book/babhii-2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ysh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