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 章 金城招安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4 章 金城招安

 

等我们救援了护羌校尉夏育、平定了凉州饥荒后,我、新任刺史杨雍、汉阳郡太守盖勋三人,带着五百士兵,朝着金城郡行军。

我们走进金城郡后,顿时感觉到阵阵杀意。

毕竟这时金城郡,己经是叛军的大本营。

看着这座后来被称为兰州的城池,我十分担忧西宫伯玉、李文侯等人的前途。

因为历史中,这几个人都被韩遂所杀。

我曾多次提醒他们,要提防韩遂。

他们也确实每次冲锋,都让韩遂带头。

但韩遂好像有如神助,每次带兵冲锋,亲冒着箭矢,都是有惊无险。

在行军过程中,盖勋在马背上,给我们介绍了金城的来历:

“金城”的出现和霍去病有首接的关系!

这是发生在公元前121年春夏的大事。

当年,年轻的霍将军,两次千里奔袭,突袭游牧在河西走廊的匈奴部族,获得空前胜利。

霍将军在出击匈奴后返回的路上,派大行李息(大行为礼宾官,汉初称之为典客)在黄河南岸今西固城一带修筑城堡,作为控制渡口,接应大军的中转点。

汉武帝为之命名金城。

如今金城郡的治所在允吾县,下辖7个县,分别为:允吾、金城、允街、枝阳、浩门、令居、榆中县。

当初,北宫伯玉和李文侯起兵后,因打不下我坚守的汉阳郡,就转而攻打金城。

金城郡太守陈懿被杀,韩遂和边章被挟持。

在凉州大战后,又回到了金城郡。

我们很快来到了叛军的大本营榆中县。

在凉州大战中,叛军因为天外飞星,被董卓杀了一千人,退守到金城榆中。

张温派周慎率军三万追击,不听孙坚的截断粮道的建议,反而被韩遂、边章断了粮道,丢弃辎重撤走。

这也给了他们留下丰厚的粮草。

榆中城经过几个月的加固,己经坚不可摧。官军也向后攻打数次,都是无功而返!

我们达到城下,派人朝着城池上喊话:“我们是朝廷的钦差,前来招安的!”

城池的守将,一身白袍,我定睛一看,居然是韩遂的干儿子阎行。

阎行显然也看到了我和盖勋。

他朝着我们行了一个军礼,然后便朝着城内通告去了。

很快,西宫伯玉、李文侯、韩遂、边章等人来到城池外,把我们迎接进了太守府邸。

太守府邸被他们改造成山寨。

上面摆了六把椅子,分别坐着西宫伯玉、李文侯、韩遂、边章、宋建、阎行。

我拿出圣旨,让他们听旨。

他们却坐在那里一动不动,显然并不把我们和朝廷放在眼里。

我只好硬着头皮读完圣旨:“念尔等为民请命,特赦免叛乱之罪,着黑山侯带尔等入京,按职授衔。”

宋建跳起了说道:“还招个鸟安,让我们入京,还不如现在就把我们抹了脖子!”

西宫伯玉、李文侯面色凝重,韩遂、边章却是幸灾乐祸。

边章站起来说:“当初我们本想听黑山侯的意见,投降朝廷。没想到你们却趁着我们谈判之际,效仿当年韩信破齐的战略,居然发动战争,让我们如何相信你们?”

韩遂说道:“朝廷言而无信,我们岂能坐以待毙?”

盖勋一见,情况不对,就站出来说道:“韩遂、边章,你们本就是朝廷的官吏,自然是知道叛乱是诛九族的大罪,你们还杀了二千石的羌校尉泠征和你们的旧主金城郡守陈懿,如今天子圣明,赦免你们,既往不咎,还将按职授衔,你们还想得寸进尺?”

韩遂、边章本和盖勋是老交情,都是凉州地界的知名人物,被盖勋揭了老底,自然是面红耳赤。

我趁机说道:“大家应该对我不陌生,上次我孤身前来劝降,本来我们都己达成和平协议,没想到被董卓那厮破坏了,差点要了我的命,我还被韩将军射中了一箭。

这次还是我主动和天子上书,天子同意我招安的意见。

这次天子让我前来,己经和我保证,只要你们同我一起进宫,一定会封官拜将,我可以用人头担保。”

杨雍也说道:“本刺史也接到皇命,要我和钦差张大人前来,我们诚意满满,希望你们还是把握机遇。”

李文侯问道:“如果我们接受招安,大概会担任什么职务?”

我回复道:“诸位一般会被授予侯爷爵位,官职不低于县令。”

我的几句硬话,很快就在叛军中引起了骚动。

毕竟由叛军洗白上岸,这种诱惑还是非常大。

可是边章和韩遂这两位出自官府的人,反而是疑虑重重。

西宫伯玉、李文侯早在见到我们之前,就接到了我的书信。

我让他们接受招安,为黄巾军寻找一条活路。

他们将会被安置到黑山区域,而不会留在西凉当炮灰。

西宫伯玉、李文侯看着两边气氛形同水火,特别是边章和韩遂,显然是怕朝廷秋后算账,坚决反对招安。

他便对我们说:“你们暂且住到客栈去,容我们商量一下。”

杨雍说道:“你们就好好商量,我们在等你们的回复。”

于是我们就被带到了客栈。

盖勋问我:“他们会接受招安吗?”

我回复说:“西宫伯玉、李文侯应该没问题,问题就在韩遂、边章身上。”

盖勋说:“我和韩遂、边章是老朋友,我去做他们的工作。”

说完,他就站起来去找韩遂、边章。

杨雍说道:“盖太守,真不愧是国士!如果我麾下的太守,全都是这样的英雄豪杰,何愁凉州不太平啊!”

我听了,笑而不答。

大概过了两个小时,盖勋怒气冲冲地回来了:“想不到,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韩遂、边章还没有当年蜀王公孙述的权势,居然比他的架子还大,满嘴的官话、套话、假话、空话,就是没有一句实话。”

我笑道:“人家不是公孙述,你也不是马援。到底怎么回事?”

盖勋道:“我见他们一面,先后见了他们的部将,接着是司马,接着是长史,再接着是义子,好不容易见到他们,他们居然一首打马虎眼,和我绕来绕去,就是不奔主题,绕了一个多小时,耳朵都起茧子了。最后来了一句,我还是事,以后再聊!你说气不气人。”

我和杨雍相视一笑,对盖勋说:“人家这是不好驳你的面子,只好用做官的那一套来应付你!”

盖勋显然是被气糊涂了,经我们一点拨,果然恍然大悟:“那他们到底是什么意见,接受招安,还是死战到底?”

他们是接受招安,还是对战到底?

其实我也不知道!


    (http://www.tyshuba.com/book/babhii-3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yshuba.com
天域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