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董卓一步步掠夺洛阳大权,我开始为何太后和天子性命担忧。
作为穿越者,我知道,他们的生命即将到了尽头。
这时的天子刘辩己经17岁了,而陈留王刘协才9岁。
东汉的皇帝都早熟,如汉和帝14岁就亲政。
虽说天子刘辩在汉灵帝眼中是行为轻佻,没有帝王的威仪,不适合做皇帝。
可是汉灵帝死后,在何进家族的拥护下,他登上天子之位,并没有什么过错。
可是对于董卓而言,一个年轻的天子和一个小朋友天子,他自然要选择年龄小的,这样他才好控制,独霸朝政!
虽然我知道他的意图,他也多次问我,可是我还是让他慎重,毕竟还有像袁绍这样一大批的势力支持着天子。
董卓在拿下洛阳的兵权后,就决定拥立刘协,从而行周公、霍光之权。
掌握重兵的董卓,认为汉少帝刘辩昏庸无能,欲废刘辩改立其弟陈留王。
袁绍袁术兄弟也主动找到我,希望我能站在他们这边,保护何太后和天子。
我对他们说:“董卓心意己决,废长立幼,你们还是早作准备!”
虽然董卓控制了洛阳,这时京城内还有一股势力,他就是在宫廷政变里杀光宦官的袁绍兄弟及背后的袁家。
袁绍首倡杀宦官,又在宫廷政变中立下大功,加之出身西世三公的超级大家族。
董卓在搞定洛阳兵权后,就开始和袁绍扳手腕了。
为此,董卓特意邀请袁绍到显阳苑,商议废立。
袁绍不同意,提出要去请示自己的叔父太傅袁隗。
当年,刘辩继位,袁隗升任太傅,与大将军何进共录尚书事,共同执掌朝政。
他的意见确实很重要。
董卓非逼着他表态。
袁绍血气方刚说:“恐怕大多数人,都不会同意你的意见!”
董卓闻言大怒:“竖子!天下事岂不决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尔谓董卓刀为不利乎!”
袁绍反讥:“天下健者,岂唯董公?”
然后,拿着佩刀作揖而去。
这也是当时洛阳唯一敢公然抵抗董卓的人。
董卓虽然很想一刀结束了他,可是他知道袁绍的声望、地位,也拿他没办法。
董卓将废立之事,汇报给太傅袁隗,软骨头的袁隗,居然同意。
袁隗,是袁汤之子,袁成、袁逢之弟,出身汝南袁氏,在年轻时就担任显要职位。
袁逢、袁隗兄弟都在汉朝担任过三公,而袁隗担任三公在袁逢之前。
袁隗兄弟外结英俊,内附宦官。
中常侍袁赦,是袁隗的族亲,在宫中担任显要职务。
袁赦因袁逢、袁隗家世代为宰相,推而崇之,以为外援。
袁氏在朝中贵宠无比,富侈过度,与其他公侯家族不同。
看到叔父都不支持自己,袁绍因而弃官,逃亡至冀州勃海郡。
袁绍逃走后,还有两个年轻人,一个是曹操,一个是袁术!
袁绍走的这天晚上,我来到何太后的寝宫。
经历过这几天的打击,她完全像换了一个人,以前那个自信、大气、妩媚的女人不见了。
取而代之是一个满脸憔悴、披头散发、心如死灰的女人。
她仿佛老了二十岁,一夜白头。
这时的她,己经是董卓的傀儡!
我走过去抱着她,对她说道:“你要振作起来,你是天子和刘协最后的亲人了,你要是倒下了他们怎么办?”
何太后喃喃自语道:“董卓他不是人,她是个魔鬼,都怪我没听你的话,这大汉一百五十年的江山就毁在我的手中!”
我对她说:“活下去,我己经想好了,董卓即将要废长立幼,我去求他放过你们!”
何太后说道:“没用的,我们孤儿寡母己经是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我可以带你们偷偷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我在冀州有一块地盘,拥有五十万军队。跟我走吧!”
何太后抬起头,看着我,不可置信。
我对她说道:“我去太平道教主,冀州黑山军的龙头,我有能力来保护你们,不过你们要隐姓埋名,过普通人的生活,你们愿意吗?”
何太后点点头。
于是,我怕周围都是董卓的密探,就侧到她的耳朵旁,告诉她我的全部盘计划。
我离开他们以后,就来到了洛阳监狱。
在这里关押数万死刑犯。
在廷尉的帮助下,我找到了两个人,一男一女,一个像太后,一个像天子!
我把他们带到我府中,我对他们说道:“我想借你们人头,但是会保证你们家人荣华富贵,你们愿意?”
他们都爽快答应了。
我给他们穿上太后和天子的衣服,天天训练他们的仪态。
经过几天的训练,他们己经开始由形似到神似!
袁绍走后,董卓以为再也没有人反对他行废立之事。
于是在朝会上,他再次提出废立之事,并以霍光事为例,自比田延年,谁反对就立刻处死。
我看着满朝文武,都被袁绍镇住了。
由于董卓兵权在手,大臣为了保命,没人敢出来反对。
只有尚书卢植站出来抗辩。
卢植可是曹操眼中“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也”。
既是一代儒宗,更是一代名将。
他带兵镇压过黄巾起义,在此次政变中,他救下何太后,照顾汉少帝,可谓是居功至伟。
卢植独自一人站出来辩驳:“案《尚书》,太甲昏庸,伊尹才把他放到桐宫。昌邑王即位过了二十七日,就犯下一千多条罪状,霍光才把他废黜。如今圣上富于春秋,做事从没有过失,并不能把这两件事拿来对比。”
董卓看到卢植反对,就打算将卢植处死。
他示意了身后的吕布。
吕布即将走向卢植。
议郎蔡邕、彭伯赶紧出来劝阻:“卢尚书是海内大儒,天下之望!如今若杀他,恐怕天下人都会震惊失望。”
董卓这才作罢,仅将卢植免职而己。
卢植的所作所为,还是赢得洛阳有识之士的充分认可!
事后,我主动去拜见了他。
他对我的到来好像算准是的!
我劝他远离这个是非之地,还是你的理想会由您的高足刘备来实现!
他对我预测自然是毫不怀疑!
卢植对我说:“我一生追求真理,追求振兴汉室,如今权臣当道,我却无能为力。天子和大汉就交给你了,属于我们的时代结束啦!”
卢植不是书呆子,以年老身体不适为由,请求返回家乡涿县。
等董卓批准后,卢植便走小路离开雒阳。
董卓果然派人追杀而不及。
卢植便隐居在幽州上谷郡,不问世事。
卢植走后,朝中再也没有反对的声音。
(http://www.tyshuba.com/book/babhii-7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ysh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