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穿上绯袍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0章 穿上绯袍了

 

孙三娘倚在自家店铺的门框上,望着街道上来往的行人,眼神空洞而迷茫。虽说董振川仗义相助,帮她夺回了被侵占的房产和店铺,但她的内心却始终无法真正安定下来。家庭散了,人的精气神也就散了。

手中的书信带着赵盼儿熟悉的字迹,在这潮湿的天气里微微发潮。信中,赵盼儿多次热情地邀请她前往东京,描绘着汴梁城的繁华盛景,以及姐妹重逢后的美好愿景。那些温暖的字句,如同一束光,照进了她灰暗的生活。

孙三娘坐在董府的会客厅里,檀香袅袅,气氛静谧。她深吸一口气,从怀中取出一叠地契,轻轻放在桌上,道:“董郎君,前段时间多亏了你的搭救,三娘才能从这泥潭中脱身。这些地契,想麻烦您帮我全部换成现银。”

董振川放下手中的茶杯,目光带着几分疑惑:“哦,孙娘子是遇到什么麻烦了吗?我们都是怀舟的朋友,有什么难处尽管说,看我能不能帮你解决。”

孙三娘摇摇头,苦笑道:“董郎君,不是的。我准备前往东京投奔盼儿。钱塘的这些家产,如今也无人打理,想来想去,不如换成钱,到东京重新开始。”

董振川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喜,连说了三个“好”字,语气轻快道:“孙娘子放心,我一定会帮你把事情处理得妥妥当当。刚好下个月我家有商队去往东京,

孙娘子可以跟着一起,沿途安全也有保障。” 董振川巴不得孙三娘赶紧去东京呢,若孙三娘到了东京,向江屿提及自己的帮助,这便是大功一件,远比自己邀功来得自然。

两个月转瞬即逝,汴梁城己染上了初秋的寒意。街道两旁的树叶开始泛黄,随风飘落。江府内,雕梁画栋,灯火通明。

“三娘,你既然来了东京,就先住在我们府上,把这里当自己家一样。别再去想傅家的事了,往后就在东京好好生活。”偏厅里,赵盼儿拉着孙三娘的手,语气温柔而关切。

孙三娘仔细打量着眼前的赵盼儿,曾经青涩的少女,如今己出落得端庄秀丽,浑身散发着大气沉稳的气质。她不禁感叹道:“盼儿,你真是找了个大气郎君啊,不仅仕途上一飞冲天,对你还这般疼爱。”

赵盼儿脸颊微红,嘴角不自觉地扬起幸福的笑容:“三娘,以后你就在东京好好发展,也一定会遇到属于你的如意郎君。”

孙三娘轻轻叹了口气:“欸,我现在己经不再想这些事了。只想置办自己的事业,让生活有个盼头。”

赵盼儿也不再劝解,过段时间孙三娘自会从这段经历中走出来,对于三娘这样的女人生活是打不倒她的。

正说着,江屿身着绯色官袍,身姿挺拔地从门外走了进来。孙三娘见状,惊讶地瞪大了眼睛:“这才几个月的时间,江郎君又升官了!我滴老天爷啊,这官得当到多大才算个头啊!”

江屿前段时间递上的《论西事三策》的奏折,获得了赵祯大加赞赏,特批江屿兼任知谏院,弹劾枢密副使杜衍备边无策,江屿的弹劾自然是对杜衍造不成什么大的影响,只是借着这次的弹劾,为范仲淹等改革派清除备边策略的助力。

前段时间,西边传来战报,通过几个月的布局和暗中与西夏的角力,李元昊将在横山屯放的兵力又撤了回去,一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不是说上就上了,从前期长时间的准备、谋划、试探才会决定最后是否要打,古人又不蠢,没有绝对的把握,是轻易不会出手的。

西边前线的将士也算是松了一口气,保持暂时的和平是目前最好的状态,大部分的底层将士心中也不愿意打仗的,战马一冲锋,长刀一滑,长枪一捅,无数鲜活的生命将会从这个世界消失,无数的家庭将会支离破碎。

江屿也凭借这次的献策,加封尚书礼部员外郎,官至从五品,终于是能穿绯袍了,现在江屿的官职是知制诰、知谏院、尚书礼部员外郎,更重要的通过这次事件,成为官家赵祯眼中能吏+笔杆子,被革新派视为同盟,却不公开卷入朋党,保持帝王私臣形象。

赵盼儿上前为江屿脱去外袍,一边整理一边解释道:“江郎,前段时间给官家献策,加封了尚书礼部员外郎。”

江屿点点头,转而看向孙三娘:“三娘来啦,振川兄为你办的事可否妥当?”

孙三娘连忙起身,感激道:“这次多亏了董郎君,要不然我不仅会被扫地出门,还得背上一身的污名。也谢谢江郎君为了我的事情费心费力。”

江屿摆摆手,温和笑道:“三娘说这些就见外了。我和盼儿的结合还是你见证的,你跟盼儿情同姐妹,你的事就是盼儿的事,盼儿的事不就是我的事吗?”

众人闻言,都笑了起来,气氛轻松而融洽。

江屿放下茶盏,瓷底与案几相触发出轻响,展眉而笑:“三娘这次来,先不急着做事,先跟着盼儿在东京城玩玩调整下心情,让盼儿带你去樊楼看杂耍,勾栏里新来了个唱诸宫调的娘子,那嗓子,能把人的魂儿都勾走。”

赵盼儿拍手笑道:"还有大相国寺的夜市!三娘定要尝尝那里的梅花包子,皮薄得能透出里头的蟹黄......"

孙三娘见两人如此关心自己,心中原本冰冷的心慢慢也暖了起来,她曾以为自己的人生己在钱塘那场剧变中彻底坍塌,却不想在这千里之外的东京,竟又寻到了新的曙光。

“明日寅时三刻,我让大力驾着马车,带我们出去。”赵盼儿拉着孙三娘的手,眼中满是雀跃,“先带你去早市吃羊羹,再去看汴河漕运,那场面,可比钱塘的码头热闹十倍!”她一边说着,一边比划着汴河上密密麻麻的船只,发间的珠翠随之晃动,映得整间屋子都亮堂堂的。


    (http://www.tyshuba.com/book/bajjjg-10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yshuba.com
天域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