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浪漫的大雪,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悄然而至,将整个燕京城装点得如诗如画。
白色的平安夜,浪漫的宁谧。
两人并肩走出餐厅,迎面突如其来的寒意,刘茜禁不住打了个哆嗦,不由得紧了紧身上的大衣。
李陆转过身来,两人面对着面,李陆双手将刘茜的滑雪帽向下拉了拉,从上面盖住了眉毛。
又将围巾绕着脖子再围了一圈,遮住了微红的小鼻子。
这样,露在外面的就只有一双灵动至极的大眼睛,滴溜溜地转,可爱极了。
“你是要把我捂死吗?”被围巾捂住了嘴巴,听起来有些瓮声瓮气。
“怕你冷!”李陆双手插兜,笑着踱步走出连廊。
刘茜快步跟上,却一不小心,脚下一滑,向前扑倒过去。
“哎呀!”一声惊叫。
李陆眼疾手快,猿臂一伸,一把捞起了刘茜的细腰。
隔着厚厚的大衣,李陆可是感受不到什么软玉温香在怀的旖旎。
稍微使劲,将女孩儿的身子扶正,这才有些不舍的松开手臂。
“多大人了,还这么不小心?”李陆踢了踢浮雪,露出地面光滑的花岗石。
皱了皱鼻子,刘茜扮了个鬼脸。
“地太滑了,我扶你!”李陆很自然的伸出手臂。
刘茜也是自然的挽住对方的臂弯。
心情忽然大好的小姑娘,有了身边人有力的支撑,又开始肆无忌惮的蹦蹦跳跳起来。
平安夜突降的大雪,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
“你春节在柏林吗?”几乎要挂在李陆胳膊上的刘茜,突然偏头问道。
“嗯!电影节2月6日开始,我最迟5号到,应该是年初五。”
还有十几天就公布主竞赛单元的入围名单了,尽管李陆对《孔雀》有着绝对的信心,但凡事就怕万一。
他现在倒是有点“近乡情更怯”的感觉了,总是有那么一丝一缕的忐忑,在撩拨自己的心弦。
“你一定能拿奖的!”侧过身的刘茜,右手挽着李陆的臂弯,左手自信满满地挥舞着小拳头。
“嗯!借你吉言!”
“我初三要去法国。”刘茜忽然低下了头,瞅着自己的皮靴,一步一步的在雪地里压出脚印。
“嗯?”
“我去找爸爸。”见李陆一脸的不解,刘茜继续解释道:“爸爸刚刚接受调令,要赴法担任使馆秘书,元旦就要飞巴黎了。”
“那你这个春节还挺忙的。”李陆左手稍微用力,将刘茜扯过一边,避开地面上的一块冰。
他知道,小姑娘每年过春节都要回武汉陪老人的。
本来想要“打出溜滑”的刘茜,被李陆一下子扯开,不满的瞪了一眼一脸无奈的李陆。
“看完爸爸后,去柏林找你吧!”微微仰头的小姑娘,眼睛闪烁着亮晶晶的光芒,眼底暗藏着一份少女的羞涩。
“好,那我就带你吃遍柏林的美食,顺便还可以在柏林一起过元宵节!等参加完颁奖礼后再一起回国。”
“元宵节是2月15号,刚好在这一天举办闭幕式,按常规,这一天的下午就应该提前公布获奖名单。”
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中,只有柏林电影节,才将获奖名单的公布时间提前于颁奖礼晚会。
无论是戛纳还是威尼斯,都是将获奖的悬念一首保留到颁奖晚会的最后一刻,神秘感拉满。
“那刚好可以在元宵节当天庆祝你得奖!”
“对我这么有信心?”李陆好笑的低头瞅向小姑娘。
“嗯!”刘茜有些羞涩,但神情认真的点了点头。
“好,那我们就捧着熊一起回国!”
“谁要和你捧着熊?”刘茜眉眼弯弯。
“你的《天龙》杀青了吗?怎么有空回京?”
“己经收尾了。这几天,没我的戏份,我就和张导、余导请了3天假,回家陪妈妈过圣诞。”
这理由找得好。
看着李陆扭过头来,那一脸揶揄的表情,刘茜的脸唰的一下子红了,使劲儿的一拍李陆的胳膊,低骂:“坏人!”
两人就这么在大雪纷飞的夜晚,互相搀挽着,并肩漫步。
尽管天寒地冻,但刘茜却是希望眼前的这条路,能够一首走下去,永远没有尽头。
很快,两人走到路边,李陆探身扬手打车。
刘茜站在旁边,看见李陆的头发上己经是白花花的一片,踮起脚来,伸手将李陆头上的雪扑噜掉,语气有些责备地道:“这么大的雪,也不戴个帽子。”
李陆扭头笑着,“你看看这大街上,哪个男孩子戴帽子?多丑!”
看着小姑娘头顶那尖尖的滑雪帽,还挂着一个可爱的绒线球。
李陆抬手轻柔地拍了拍小姑娘的帽尖儿,还有肩头上的雪花。
刘茜仰头,那瞬间绽放出的甜美灿烂的笑容,竟然比路边闪耀的灯光还要夺目。
一场平安夜的晚餐,将两人的关系迅速拉近,感情迅速升温。
尽管两人都默契的没有挑明,但其实内心里,都己经互相的默认了彼此的位置。
感情来得就是那么突然,那么的令人猝不及防。
始于那个意外的吻。
但是却又发展得那么的水到渠成,那么的顺理成章。
两个多月互相牵挂的时光,足以将两颗心紧紧的拴在一起。
回京休息的三天,两人只在平安夜这晚见了一面。
之后,刘茜就陪妈妈宅在家里,老老实实的当个乖宝宝,过着圣诞节。
刘小丽对于女儿感情的事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但女儿大了,很多事情,己经不是父母所能左右的了,尤其是感情。
“管?还是不管?”都快成了刘小丽的心结。
说实话,几次接触下来。
李陆这个小伙子,方方面面都挑不出一个缺点来。
相貌,才华,能力,脾气,个性……如果女婿是李陆的话,刘小丽是一万分个满意。
但……女儿的事业?
想到这儿,刘小丽就是一个头两个大。
“唉!随它去吧!顺其自然,再等等!再看看!”
李陆则是又进入到了忙得“脚打后脑勺”的状态。
明年要拍摄两部故事片,一部《入殓师》准备冲奖柏林,另一部《青红》则准备冲奖威尼斯。
《入殓师》和《青红》的剧本还要打磨,和中影、青影的合作也要敲定,投资比例也要尽快的明确下来。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孔雀》在柏林电影节上,出售版权的费用,足以填补一部戏的投资。
但两部戏同时开的话,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嗯!是不是让唐老板也插一脚呢?”
“煤老板的提前入局,也不知道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
《入殓师》的部分霓虹剧情,要改编为适合华夏的国情,还有分镜头要画,主要演员的档期与合约要敲定,制片预算要编制……这么多事堆在一起,李陆真有些分身乏术。
好在明年上半年的疫情可以给自己一个缓冲时间,窝在家里当宅男。
不过,李陆不知道的是,他当宅男的这个愿望,在明年的上半年也成为了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奢望。
(http://www.tyshuba.com/book/bdadjj-5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ysh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