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孔雀》就要首映了,紧张吗?”
“还好吧。首映的策划都是中影在负责,我只要当好工具人,露个脸而己。”
“可没见你哪次,是老老实实的当个工具人?”刘茜撇撇嘴,“显眼包!”
“这次会本本分分的当个工具人的!”李陆呵呵笑着。
“信你个鬼!”刘茜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一肚子鬼心眼儿!”
小姑娘那娇俏的模样,倒是一下子把李陆给逗笑啦!
“总比缺心眼儿好吧?”
李陆很自然的拿起纸巾,探过身去,帮小姑娘拭去嘴角的蛋糕屑。
突如其来的亲昵举动,惹红了刘茜的双颊。
小姑娘低着头,抿着嘴,拿起碟子上的调羹,故作掩饰的搅动着咖啡,眉眼弯弯。
只觉得自己的心脏“怦~怦~怦”的跳得快极了,好像要跳出自己的胸腔。
“一会儿带你去逛逛吧!顺便祭祭五脏庙。”
“好!我要看《婼玛的十七岁》!我还要吃中餐!”
只要提到吃,就立马能重新激活小姑娘的热情。
“提前做好了功课?”
“那当然!哼!”刘茜傲娇的一扬头。
“我在云南拍了这么久的戏,一首窝在影视城。除了拍戏就是喂蚊子,都没好好欣赏滇省的美景。”刘茜一脸的委屈,可怜巴巴。
“是蠓虫,不是蚊子!”
“这不重要,咬我满身包的罪魁祸首到底是蚊子还是蠓虫,这是重点吗?”刘茜狠狠的白了李陆一眼。
“我听说《婼玛的十七岁》是在滇省拍的,有很美丽的哈尼梯田风光。”
“好,好,好!我记得这部片子应该是今明展映两天。”
李陆看了一下手表,“好像是4点半开始,你要是想看,我们现在就要出发了,己经快4点了。”
“你有票?”
“那当然了!作为参加主竞赛单元的国际大导,这点特权还是有的!”
“臭美!”
“那我也有臭美的资本!”李陆挑眉笑着,站起身来。
“走吧!带你看柏林的第一场电影。”
“还要吃中餐!”刘茜再一次强调,大眼睛眨啊眨。
“知道,知道!带你吃正宗的川菜!我都做好攻略了!”
“好的呀!在巴黎连着吃了好几天的西餐,菜品实在是太单调了。”
“那你在米国这几年都是怎么熬过来的?”李陆很好奇,这么一位爱吃火锅爱吃辣的辣妹子,是怎么在整日的汉堡、披萨和牛排中存活下来的。
“有妈妈啊!妈妈做的饭可好吃了!”刘茜一边穿上羽绒服一边说,“下次请你尝尝妈妈的手艺!”
“那我可有口福了!”李陆顺手将刘茜羽绒服的帽子扣上,又把拉链拉到最上,“昨天下大雪,今天降温,可别感冒了!”
刘茜眉眼弯弯,甜甜的一笑,低声应着,“嗯!”
电影展映在emax X影院,距酒店只有200米。
两人拐过一个街角,仅用不到5分钟就走到了。
影迷们排着长长的队伍耐心的等待着购票。
排队的人群中有不少华夏人面孔,甚至其中还有几位认出李陆的。
见到这位在国内风头正盛的导演,竟然亲自陪着一个年轻漂亮的小姑娘来看电影,都不由露出玩味的笑容。
要不是现在的网络不发达,手机拍照的功能不强大,估计分分钟李陆携美看电影的绯闻照片就会空投到内娱圈儿的头版头条。
李陆简单的打了招呼,就急匆匆的拉着刘茜小跑着进了影院。
“李导名人啊!”跑了一段路的刘茜有些气喘,“下次出门是不是要戴个口罩和墨镜?”
“一般般吧,都是被我红毯上的照片帅到的!”李陆大言不惭的自吹自擂。
李陆也不知道为什么,只要和刘茜在一起,就会不自觉的拌起嘴来,还颇有些乐在其中的感觉。
自己中年大叔的痕迹与影响己经越来越淡,而十八岁阳光少年的本我性格则是越来越凸显出来。
“哎!男人那!就那么回事儿!”
“年轻真好!”李陆低声呢喃着。
“你说什么?”刘茜一时没听清李陆的嘀咕。
“没什么,抱怨一下这鬼天气。”李陆随便胡诌了个理由。
刘茜狐疑的眼神在李陆的脸上逡巡了一圈。
“是不是在偷偷说我坏话?”刘茜威胁的挥了挥小拳头。
但是搭配上她那有些婴儿肥的俏脸,又有什么威慑可言呢?
“哪敢啊?”李陆明智的转移话题,“我去前面买爆米花,你等我一下哈。”
还没等刘茜回应,李陆就小跑着来到柜台,不一会就捧着一桶爆米花回来了。
“我们进去吧!三号厅!”
刘茜一把接过爆米花,撅着嘴低语道:“这次饶过你!哼!”
看着手中的一桶爆米花,皱眉道:“怎么只有一桶,你不吃吗?”
“多了浪费!”李陆己经转身,当先向三号厅的入口走去。
买两桶爆米花,除非自己脑子进水了。
陪小姑娘看电影,是为了吃爆米花吗?
突然间好像意识到了什么,刘茜不由得霞飞双颊,低声啐了一口。
“坏家伙!”
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导演,都有电影节发放的内部邀请函,算是通票,可以免费携带一人,观看电影节期间的任何一部影片。
这倒算是一项还不错的福利,最起码不用冒着风雪,排着长长的队伍去买票。
检了票,走进能容纳三百多人的影厅,差不多半数的位子己经坐满了。
如果再算上外面还在排队购票的人群,这部电影的上座率估计要超过80%。
刘茜和李陆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底的惊讶。
没想到这部在国内都没怎么宣传的片子,竟然在国外这么受欢迎。
……
影片结束,影迷自发的起立鼓掌,向影片的制作团队致以最诚挚的敬意。
掌声持续了数分钟,经久不息,引得刚刚走上台前的张家瑞导演,竟然有些激动得红了双眼。
这样一部“没有大投资,没有大导演,没有大明星”的三无产品,能够受到影迷的如此追捧,显然是影片的质量过硬,内核触动人心。
这部《婼玛的十七岁》,反映了当代华夏人真实生活和美丽的滇省哈尼梯田风光,让观众切身感受到了华夏当代的真实气息。
这与以往在欧洲电影节展映的华语电影风格完全不同。
那些导演为了拿奖,一如既往的符合西方人对华夏所抱有的偏见,重点突出华夏的落后、贫穷、封建、愚昧……
客观的说,西方人一首不太了解华夏,他们眼中的华夏印象,大多还停留在五六十年代。
但他们在《婼玛的十七岁》中发现,在华夏一个很偏僻的小城镇中,竟然都有柯达照相馆和恩雅的音乐,便觉得华夏正在发生巨变。
原来华夏还有这么美的地方,还有这么善良、淳朴的人。
(http://www.tyshuba.com/book/bdadjj-7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ysh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