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张家前传(六)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4章 张家前传(六)

 

张家人的特殊,绝对不能被任何人知道。

因为,在进入大一统时代后,张家就迁出长白山腹地,定居在了长白山山脚下,减少族人在长白山腹地的活动,以免引人注意,发现陨石和张家的秘密。

搬到山脚之后,张家族长和长老共同商议,认为秘密只有少数人知道才叫秘密,陨石的存在,不能让所有族人都知道。

因此,他们利用青铜母铃将所有族人的记忆都进行了篡改,决定让张家最大的秘密只留存在族长和长老两脉之中,来确保张家能够在历史长河中留存下去。

所有族人的记忆被抹去之后,为了弥补他们损失的精力,他们错开时间,上了长白山在陨石旁待着,进行血液提纯,来修复自己的损伤。

一切稳定之后,张家开始进入集权时期,所有的行动只有一个目的,不惜一切代价抹去外界关于长生的传说消息,让张家留存。

外界的信息很好抹去,张家每隔五十年,就会派出五十人出世,在统治集团和田间地头安插自己的力量,一旦发现异样,他们就会通过篡改信息、煽动舆论等方式来消除会让张家秘密暴露在外的威胁。

周穆王和西王母的存在,让张家的视线也从地面转到了底下,他们会出入各大墓地,篡改墓地信息,来扰乱视线,让张家藏匿得更深。

张家的族长和长老很清楚,张家要留存,另外一个更大的威胁在内部。

张家的血脉传承不是绝对的,张家内部通婚,后代的血脉基因并不稳定,有的族人后代血脉会增强,有的族人后代,却只是一个普通人,并没有长寿基因。

不患寡而患不均,张家的隐患,存在于那些没有得到血脉传承的族人。

针对这一情况,族长和长老制定了一项严苛的制度。

张家的新生儿一出生,就要接受血脉检测,如果没有长寿基因,就需要带到外家抚养,接受外家的教育。

张家从此一分为二,有了本家和外家之分。

本家的人拥有张家的血脉传承,学习普通青铜铃铛的使用,训练发丘指,张家的族长和长老会从中选择。

而张家外家的人则学习文治武功,到了时间,就会让他们出世,在各行各业进行发展,壮大张家的关系网络。

本家和外家的人,从小接受的教育都是要绝对服从,在他们小的时候,族长和长老甚至会通过青铜母铃来强化他们的服从性,这一行为,在外家尤甚。

依靠一系列的家族规定,张家得以平稳地进行延续。

第一个危机,出现在进入大一统时代三百年后。

每隔百年,张家族长和长老会轮流带着一队本家人镇守青铜门。

那一次,轮到了长老带队,而这一百年里,青铜门后出现了一只受到陨石影响的猴子,它的神智成长得很快,煽动了很多动植物,想要冲去青铜门。

长老带着本家众人,虽然成功击退了这只猴子的冲击,但是长老也在冲突中身亡。

因为是突况,长老一脉的传承出现断裂,陨石的秘密至此只在族长一脉传承,张家本家和外家的管理也变得更为严苛。

第二个危机,出现在蒙古族的势力壮大之后。

一千多年过去,东北一带开始被蒙古族占领,原先在东北盘踞的东夏族被蒙古族打败,退居长白山。

张家的外围被张家族长用伏羲八卦设置了机关,东夏族退居长白山的途中,并没有发现张家的存在。

但东夏仿佛被蒙古打怕了,他们一路后退,首至退到了长白山深处,离青铜门距离十分近。

东夏一族盘踞在青铜门周围,建立了新的东夏政权,虽然他们不知道张家的存在,但也给张家的行动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最开始,张家还是采取渗透的方式,让本家的人假装是长白山先民,顺势而为臣服在东夏政权的统治之下。

东夏是政教合一的政权,十分排外,张家人一首没有找到机会,接近东夏政权的核心,这让张家对青铜门的控制不断减弱。

东北形势不稳,中原地区也不遑多让,蒙古族大军南下,汉人政权分崩离析。

张家人是完完全全的汉族长相,因此,即使张家族长有先见之明,在蒙古族安插了张家的势力,但也没有得到发展。

至于之前在汉族政权形成的势力,在蒙古大军的冲击之下,为了留存张家在外的力量,也只能就地蛰伏,不敢有明显的动作。

至此,张家的势力,在蒙古政权建立之际,完全发挥不出来。

在中原地区蛰伏,在长白山深处也不能有太大的动作,青铜门后的坏家伙们终于找到了机会,出来兴风作浪。

猴子的教训近在眼前,那只巨型蚰蜒成长起来之后,没有立马行动,而是静静等待自己的族群发展,才依靠族群的力量,推开了青铜门。

蚰蜒推开青铜门的同时,东夏皇帝刚好发现了长白山深处的这一奇观。

在蚰蜒的引诱下,东夏皇帝步入了青铜门,被蚰蜒吞噬了半个身子之后,终于找到了人虫之间能量的平衡,至此,东夏皇帝成为了半人半虫的怪物。

蚰蜒有族群撑腰,在长白山深处的动植物,都不敢对它怎么样,甚至为了明哲保身,部分动物对蚰蜒俯首称臣,听从它的号令,其中最狗腿的,当属人面鸟。

万物膜拜,东夏族人在高压政权下,接受了自己的皇帝成了这副模样。

长白山的异样被张家人发现,但是外有蒙古高压统治,张家人也不敢有大的动作,只好保持观察,只要那群蚰蜒不往外扩张,他们暂时可以视而不见。

就这样,这群蚰蜒在东夏族里一代代发展,半人半虫的万奴王传承了十二代。

在最后一代,汉族养精蓄锐,开始反抗蒙古的高压统治,中原的形势发生了逆转。

长白山内,即使有陨石的加成,受到形态的影响,蚰蜒的能量终究有限,它再也维持不了半人半虫的统治,可长达十二代的皇帝生涯,让它习惯性地用人类思维思考问题,它想要死后也受到尊崇敬仰,建造自己的陵寝,成为了它的计划。

汪藏海就这样出现了。


    (http://www.tyshuba.com/book/bgiddc-10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yshuba.com
天域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