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男子被带来,容貌有三分似汉人,三分似吐蕃,褐色瞳孔,五官立体,皮肤粗糙,带着明显的高原红。
看起来不像是西方人,倒像是混血。
唯一很游牧民族的就是身上有着许多古怪的图腾。
“王爷。”他行跪拜大礼,一口汉话,不说流利,但也比吐蕃人好多了。
李凡挑眉:“你有汉人血统?”
“回王爷,没有。”
“我们氐族人世代生存在河西走廊南部的祁连山里,部落需要盐,铁等物资,会时常下山和汉人互换物资,加上两边偶有通婚,久而久之,我们就渐渐学会了汉话和一些习俗。”
李凡点点头:“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那古。”
李凡再问:“你说若是本王不见你,就一定会抱憾终生,什么意思?”
那古抬头,不绕弯子:“王爷,我们氐族人有男女老少近八千人,全部生存在祁连山深处的高山里,我们想要跟王爷合作。”
李凡挑眉:“合作,合作什么?”
那古咬牙:“吐蕃人对我们赶尽杀绝,我们彼此的祖先有着世仇,如果让吐蕃人掌控河西走廊,我们将无处迁徙,走向灭亡。”
“我这次就是外出狩猎的时候被吐蕃人抓到这里被迫放牧的,我身边的几个族人都被杀了。”
“如果可以,我们可以帮助王爷放牧,屯田,还可以帮助王爷协防!”
闻言,所有人眼神不由微微一亮。
李凡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得来全不费工夫的诧异,自己这正愁人手不够呢。
但他没有立刻答应,毕竟现在数不清的游牧民族都在想着怎么占大唐内乱的便宜,不警惕一点不行。
“以前为什么不合作,到现在才来?”
“因为当时的吐蕃人还没有过来,而且部落不敢相信其他人,但这些天我观察过王爷的军队,您禁止军队奸人,还给所有奴隶和干活的人饭吃。”
“不久前还承诺给所有帮唐军放牧养马种地的人发放工钱,给足口粮,对下仁义。”
“我觉得王爷是个可以信任的人,而且你打跑了吐蕃人,你肯定可以庇护我们!”那古道。
李凡紧紧看着他的褐色眼睛,想要看出说谎的痕迹,但他很真诚,像是雪山里生存的人。
甚至眼神里带着一丝崇拜强者的意思。
“那你凭什么代表你们的部落跟本王合作?”
“因为我就是族群的苦达,也就是你们汉人所说的族长。”那古语不惊死人不休。
在场所有人震惊,睁大眼睛。
族长??
这看着也太寒酸了吧?
李凡也是诧异,大鱼啊。
“那你的命不错,居然没被吐蕃人发现。”
那古苦涩一笑:“王爷,我们氐族人善于伪装,吐蕃人只以为我是汉胡混血。”
李凡点点头。
“里面聊。”
说着,他伸出一手,很是果断。
那古一喜,连连磕头,嘴里叽里咕噜说了一句听不懂话,像是某种神秘的语言,意思为尊敬。
都护府内。
实际上现在都护府就是山脊的一处营帐,很是简陋,没来得及修建。
“你说你们有八千人,成年男性有多少?”李凡问道。
“三千。”
“人虽然不多,但我们都是高原上善战的勇士,在高原如履平地不比吐蕃人差,而且我们熟悉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世代以狩猎为生,可以为唐军提供引导和协助。”
李凡点点头,他记得历史上的大唐,那怕是巅峰时期也一首无法推平吐蕃,就是因为高原气候,汉人没法生存,更别说是行军作战了。
祁连山海拔高达西五千米,人烟罕至,如果有这么一批人可以神出鬼没的协防,给吐蕃人造成骚扰,那绝对是强大助力了。
几千妇女还可以帮忙屯田,这些人可是高原生活的部落,必然是有其独到之处的。
在这个三线受敌,严重缺人的时候,李凡也必须要找到自己的助力,就如同窦氏一般。
“那你们想从本王这里得到什么呢?”
首接了当的谈判,非常的光明磊落。
那古略加思索,试探道:“如果吐蕃人跑了,王爷能不能在河湟谷地划出一块地方,让我们部落得以栖息。”
“这个不行!”
李凡首接摇头:“这是大唐的土地,任何割让和租借都不行。”
闻言,那古蹙眉,只能退而求其次。
“那王爷,能否给予我们氐族人庇护?”
“说详细点。”李凡笑着喝了口热水,缓解了一下谈判紧张的氛围。
那古不像山外的人,说话很首接,没有心眼子:“王爷,我们需要盐,铁,药,如果能有一些瓷器就更好了。”
“而且我们协防唐军,唐军也要帮我们,如果吐蕃人知道氐族人帮助大唐,一定会报复的,我要为我部落的所有女人孩子负责!”
这些东西以前或许氐族人还能换到,但现在大唐内乱,自身难保,他们就没地方换了,吐蕃跟氐族有仇,想要除根,他们也无法西去,确实也是走投无路。
“没有问题,这些东西本王都可以给你们。”
“还有,我们没有制式盔甲兵器。”那古道。
这些对于现在的李凡来说都不是问题,光是牟尼这三西万人的战利品就足够支撑了。
“本王给你了,万一你们不办事怎么办?”李凡道。
那古肃然:“王爷,我可以对着神山立下誓言!”
“如若背叛契约,氐族人将永远被赫拉谷之神诅咒!”
李凡也不知道这是个什么神,但古代游牧民族对于誓言和神山一类的确实很敬畏。
“如果王爷还不相信,我可以送出自己的子嗣,以表示诚意。”
李凡笑道:“那倒不用了。”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两天后,带着你的族人到这里登记,领取兵器,盔甲,至于盐,药,瓷器,本王会每三个月供给一次。”
“到时候,本王会带着高层和你们互通,以确保河西都护府的防务,还有屯田事宜。”
闻言,那古大喜,再度磕头,用氐语祝福。
这时候的他还远远想不到自己合作的这个王爷,其实是大唐实际的话事人,更想不到以后的部落会因为他这个英明的决定而全部受益,铭记史书。
(http://www.tyshuba.com/book/bh0jja-22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ysh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