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六日,这夜长安依然飘雪,天牢冰冷寂静的和往日无异,只是呼啸的风声愈演愈烈,仿佛吹的不是寒风,而是整个唐帝国的命运!
李凡彻夜难眠,爬上牢顶,透过狭小的窗户眺望着北方。
如果史书没有记错,那此刻的河北己经反了,安禄山的屠刀彻底出鞘,曳落河骑兵南下,浩劫正式来临!
可他却还被囚禁在这天牢,一种无奈和焦急深深充斥在他的心头。
如果没有这次诬陷,那他计划,至少可以在叛乱发生的第一时间请战,率领部分禁军北上迎战安禄山,将损失降到最低,即便挡不住,也至少护住部分百姓。
可历史没有如果,他谋划数月的计划,还是破产,一切都像是冥冥之中注定一般。
而今,他只能将希望全部寄托给了杨玉环,这个并不熟悉,但又阴差阳错结下缘分的传奇女人。
剩下的,就只有等待了。
而这种等待是极其漫长的,天牢与世隔绝,压根没有任何消息可以透进来。
一月一,等了足足半月,李凡还是没有等到李隆基的召见,这让李凡不仅感到疑惑,难道杨玉环没有将信转交?
按常理来说,河北造反半个月了,长安的李隆基早就该收到消息了,而如果按照李凡的计划走,杨玉环将自己那封信转交,李隆基是肯定要召见自己的。
但阴冷潮湿的天牢,始终是空荡荡的,李凡着急,万分着急,因为这不仅关乎了无数百姓的生死,也关乎着他满门上下的生死!
又是十三天过去。
寒冬降临,长安被白雪彻底覆盖,李凡在天牢中己经度过了一个多月,蓬头垢面,胡须满脸,如一山顶洞人,己经完全看不到以前那个丰王的半点影子了。
他一度怀疑是不是历史记载有误,安禄山造反的日子并不在这个冬天。
他如往常一般静坐于监牢之中,长久的囚禁和寂静让他的心更加的沉稳和强大了,不再像最开始那样每天来回踱步的等。
突然!
一阵阵持刀铁甲急促的脚步声在天牢响起,整齐划一,正以极快的速度朝李凡所在的位置逼近。
李凡耳朵一动,猛的睁开双眼,眼神如一柄神剑那般锋利。
来了!
终于,来了!
我的生机,大唐的生机!
只见高力士满头银发,手持拂尘,脸色难看,急匆匆的走在最前面,随行的还有陈玄礼,他的脸色更堪称是凝重中的凝重,肩头的霜雪也来不及拍打,仿佛天塌了一般。
咔嚓!
随着铁锁被开,应声落地。
高力士焦急道:“王爷,陛下急召,请速速跟我觐见!”
李凡站了起来,到这时候,目光反倒平静下来了。
“是安禄山动手了吗?”
陈玄礼脸色复杂,目光震惊,没想到真让李凡当初一语成谶了,安禄山不按套路出牌。
“对!”
“安禄山在范阳反了,号称清君侧,救大唐,兴兵十五万沿太行山东麓,贯穿河北平原驿道南下,途径多地抵达相州,再过黄河到汴州,己经拿下郑州……”
一大串名字光说都要说半天,但安禄山只用了区区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推平了,这速度堪称旱地拔葱。
以至于陈玄礼,高力士这二位当朝顶级人物脸色凝重,不安到了极点。
李凡幽幽叹息一声,如果自己不被囚禁,或许能在黄河拦下对方,不让其进入中原腹地。
“王爷,快走吧。”
“军情紧急,陛下还等着。”高力士催促。
李凡没有多说什么,首接跟随离去。
因为军情如火,李凡这一身囚服,蓬头垢面的也来不及清洗,高力士那边也顾不得什么殿下礼仪了,首接就将李凡领去了兴庆殿。
一路出来,整个巍峨皇宫都弥漫着一种兵荒马乱的死气,安禄山的屠刀还没有挥到长安来,杀气便己经笼罩这里了。
摧枯拉朽的战局,击碎了盛唐的骄傲,也将唐朝没落的遮羞布给彻底扯了下来。
兴庆殿内,几十名朝中大佬齐聚一堂,人心惶惶,个个脸色难看,怒骂声不绝于耳。
“乱臣贼子!”
“这个乱臣贼子!”
“陛下收安禄山为义子,将河北三镇交到他的手上,这个畜生居然敢反朝廷!!”
“陛下,微臣早说过这个安禄山有不臣之心啊!”
“够了!!”
老态龙钟,面色灰白的李隆基怒吼,一个站立不稳,险些跌倒在地,这一刻他不像是唐帝国的君王,更像是一个被一拳打蒙的老头。
“陛下!”群臣跪拜。
“咳咳咳……”李隆基剧烈咳嗽,眼中有恨,心中亦有挫败。
“丰王呢?”
“丰王呢?”
“为何还不来?”
此话一出,不等大臣们反应,高力士大喊:“报,陛下,丰王到!”
唰唰唰的眼神齐齐看去。
谁不知道丰王因牵连谋反,私放粮草一事被革职查办了,若非王爷的身份,此刻估计人头落地了,他怎么出来了?还是被高力士带出来的?
李亨的脸色明显闪过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难看。
“罪臣,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李凡跪拜。
李隆基摆脱开宦官的搀扶,一步步走了下来,看的出来这段日子的李隆基苍老了不少,眼角满是皱纹和疲惫。
“这封信,是你写的?”他声音嘶哑,手中拿着的正是当初李凡秘密交给杨玉环的那封。
李凡抬头看了一眼,平静点头:“是。”
“你是怎么提前知道安禄山造反行军路线的?”李隆基紧紧的看着他。
此言一出,杨国忠,李亨等一众大臣震惊,丰王提前知道了?
李凡平静:“陛下,如果我是安禄山,我也这么打。”
“他造反只有两条路可以选,一是从相州继续走太行山东麓和黄河北岸的通道,但这条路太过狭窄,安禄山的军队以少数部落的骑兵为主,优势发挥不出,而且容易被侧面夹击。”
“而取汴州就不同了,这条路虽遇到的抵抗会大一点,但骑兵优势更能发挥,后勤补给也将更有保障,一路西进,打郑州,破荥阳,突虎牢关,再围洛阳!”
(http://www.tyshuba.com/book/bh0jja-8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ysh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