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李景昱监工,回忆金缕酥旧情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1章 李景昱监工,回忆金缕酥旧情

 

“万无一失?!”

穆云嫣心头猛地一跳,几乎要脱口而出。

她抬眼看向身侧的李景昱,那张俊美无俦的脸上神情莫测,沉稳得如同深潭古井,可那话语里透出的意味却让她头皮发麻。

这可是堂堂三皇子!皇帝陛下最器重的儿子!他亲自下令让她去给皇后做饭,现在居然还要亲自监工?这压力,简首比御膳房的蒸笼还要闷人!

她暗自叹了口气,认命地想【唉,行吧,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监工就监工吧。】

---

李景昱负手前行,步履从容,玄色常服衬得他身姿越发挺拔,侧脸线条在午后微光里显得格外清冷。他并未看穆云嫣,只淡淡开口,声音平稳无波,内容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玩味:

“穆姑娘似乎……对我的‘闲情逸致’颇为费解?”

穆云嫣正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

病从口入!月贵妃的死因,爹爹说过,表面无外伤,非急症,更像是……长期饮食中埋下的祸根!若能借这次进宫献艺的机会,对了,不能光做珍味面了得多做几个!混个脸熟,能接触御膳房的人,甚至探听到一点当年负责月贵妃膳食的旧人消息,或者找到些蛛丝马迹……下一步,才好往太医院那头深挖……她越想越深,仿佛己看到了那深宫重门后的重重迷雾。

“啪!”

穆云嫣额头上突如其来、不轻不重的一下,瞬间把她从思绪的泥潭里拍了出来。

“啊!”

穆云嫣捂着额头,惊愕地看向始作俑者。

李景昱不知何时己停下脚步,正收回手,指尖仿佛还残留着一点温热。他面色依旧沉稳,眼底却掠过一丝促狭的光:

“走路不看路,想什么呢,如此出神?”

穆云嫣揉着额头,没好气地瞪他一眼,随即想起正事,赶紧道:

“自然是正事!殿下,咱们这就去旺月楼?不过去之前,你得先告诉我,宫里那些贵人主子们,尤其是皇后娘娘、陛下、还有几位要紧的皇子王爷,他们平日里……有什么是坚决不能入口的?哪些东西吃了会让他们不舒服,甚至犯旧疾的?这才是顶顶要紧的!”

她语速飞快,眼神认真,

“娘娘寿诞,自然要别出心裁,哪能还按他们寻常爱吃的来?避开了忌讳,才好施展新意!而且···”

穆云嫣突然很认真的转过头来,看着李景昱说:

“你让我去宫里做珍味面,我怎么可能只做那一道面呀,我能把面做的这么好吃,肯定觉得我做什么都好吃,到时候让我临场发挥,我可不会!还是提前多准备几样吧!”

李景昱微微颔首,有一点窃喜,算是认可了她的思路:

“嗯,有道理。我们去茶房细说。”

两人便折返,进了旺月楼一间僻静的普通茶室。

茶香袅袅中,李景昱沉吟片刻,条理清晰地开口:

“首要自然是母后。母后喜甜,但近些年太医叮嘱,为保养凤体,甜腻之物需节制,尤其忌食过于粘糯甜齁的点心。父皇么……”

他顿了顿,

“早年极爱酸之味,宫中旧档尚存父皇曾赞过江南蜜饯青梅的记载。但自孤记事起,父皇便极少碰酸物。母后节制甜食,多少也受此影响。”

穆云嫣听得专注,忍不住小声嘀咕:

“爱吃酸?那酸劲儿大了倒牙伤脾,哪能真当饭吃?殿下说的那种,怕不是酸甜口的果子?像山楂糕、糖渍杏脯那些吧?”

李景昱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和认同,点头道:

“姑娘此言有理。父皇所喜,确系此类酸甜适口的果物点心。至于我的兄弟们,”

他语气平淡,

“五弟、九弟年纪尚轻,并无特殊忌口。其余宗亲王爷,只要避开常见的发物如鹅肉、鲤鱼、某些菌类,以及过于寒凉之物,便无大碍。”

穆云嫣迅速在脑中记下,末了,像是随口一问,抬头看向李景昱,眼神清亮:

“那……三殿下您呢?您偏好什么口味?”

李景昱端着茶杯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这突如其来的关心,像一颗小石子投入心湖,漾开一圈微澜。他抬眼,对上穆云嫣那双坦荡清澈、毫无杂念的眸子,暖意未及蔓延,又觉得是自己多想了。他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了几分:

“金缕酥。”

三个字,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回响。那是他们初遇的味道。在彭城村那个简陋却充满阳光的小院里,他重伤濒死,被穆家救起。睁开眼后尝到的第一份带着烟火气的温暖,便是这个叫穆云嫣的少女,用家里仅有的鸡肉,突发奇想炸出的、裹着金灿灿酥皮的美味。也是在那几天里,他记住了她忙碌的身影和清脆的笑语。

后来……姜雨薇带着侍卫寻来,将他接走,那短暂的宁静与温暖便戛然而止。

穆云嫣显然没捕捉到他眼底瞬间涌动的复杂思绪,只当他是馋了,噗嗤一笑,爽快应道:

“哈!原来殿下是想那一口了?好说!”

她拍了下手,兴致勃勃,

“上次是用鸡肉做的,这次我给你换个更妙的!包管让你尝个新鲜!”

“换口味?”

李景昱眉梢微挑,咀嚼着这三个字。在他听来,这仿佛是某种专属的承诺——她要为他特别琢磨一道新点心?这份“特别”,让他心底那点微澜又悄然扩大了些。他唇角不自觉勾起一丝极淡的弧度,颔首:“那我可,拭目以待。”

穆云嫣哪知他心中己转了几个弯,只觉得这位殿下虽然身份吓人,但说起吃的倒也有几分真性情。她此刻满脑子都是接下来的采购和试做,这“换口味”不过是厨子对食材的寻常探索罢了。这份坦荡的“心宽”,无意间却为日后埋下了一丝暧昧的误会引线。

---

出了茶室,两人便往集市行去。穆云嫣计划着搜罗些新鲜特别的食材,试做几道新菜,每做一道,先让李景昱这“监工”兼“试吃官”品评过关,再列入寿宴的候选名单。

走在熙攘的街市上,身边杵着个龙章凤姿的皇子,穆云嫣总觉得浑身不自在,仿佛周遭的目光都带着无形的压力。为了打破这微妙的沉默,她忍不住侧头问道:

“殿下,您平日里……都忙些什么政务呀?我听人说陛下最倚重您了,想必……日理万机?天天看不完的奏折文件什么的。”

她实在难以想象一个被皇帝器重的皇子,怎么会有空跟她在这儿逛菜市。

李景昱脚步未停,目光掠过两旁林立的商铺,语气平淡却透着一种属于上位者的矜贵与繁忙:

“卯时初刻,入宫问安,聆听圣训,若有紧急奏报,则需即刻批阅处置。”

“辰时至巳时,常需往吏部、户部行走,核验官员考绩,稽核钱粮赋税,事无巨细,皆需过问。”

“午时,或于宫中赐食,或召见外臣问对。”

“未时之后,或赴刑部、大理寺旁听重案会审,或往兵部阅看边关塘报,与枢密院老臣商议防务。”

“申酉之交,需将一日所理政务、所闻要情,条陈清晰,面呈陛下御览。”

“若有祭祀、朝会、外邦来使等仪典,则需提前数日筹备,亲力亲为,不容差池。”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穆云嫣听得有些茫然的脸,补充道,“此乃普通常例。遇有河工、赈灾、兵事等突发,更是昼夜不息,案牍劳形。穆姑娘以为,我这‘闲逛’,是为何来?”最后一句,带着点不易察觉的反诘。

穆云嫣听得云里雾里,只觉得那些“吏部户部”、“刑部大理寺”、“塘报”、“仪典”之类的词眼在脑子里打转。她想起前世看过的古装剧,里面的皇子王爷们似乎都在忙着谈情说爱、争风吃醋、勾心斗角,哪有人真演他们天天坐在衙门里看公文、核账本的?她只能干巴巴地点头,由衷感叹:

“殿下……真是辛苦。”

这辛苦,是她这种小老百姓难以想象的沉重。

两人在一处售卖新鲜山菌和时令河鲜的摊子前停下挑选。穆云嫣正拿起一朵肥厚的松茸仔细嗅闻,浑然不觉,在他们身后不远处的人群中,一个穿着不起眼灰布短打的精悍汉子,正不动声色地注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此人正是七皇子李景昭麾下的心腹侍卫,阿西。

阿西见两人转入另一条街巷,这才转身,几个闪身便消失在人群中。

---

七皇子府邸,演武厅内。

李景昭刚刚练完一套枪法,额角微汗,正用布巾擦拭着枪尖。他身姿挺拔如松,眉宇间带着武将特有的锐利和沉稳。

阿西悄无声息地进来,抱拳行礼:

“属下参见殿下。”

“讲。”

李景昭头也未抬,声音沉稳。

“回禀殿下,”

阿西声音压得极低,

“属下今日奉命留意旺月楼及三殿下动向,见三殿下与一女子同行于市集。那女子,经查证,正是此前频繁出入旺月楼,并多次向周显达提供新奇美食秘方之人,名叫穆云嫣。”

李景昭擦拭枪尖的动作微微一顿,随即恢复如常:

“穆云嫣……原来是她。”

他将长枪稳稳放回兵器架,转过身,脸上没什么表情,

“周显达靠着那些秘方,旺月楼日进斗金,按约定,他每月暗中拨付的银钱,确实充盈了我北境边军的额外犒赏,不动户部一分一毫。此女,倒也算是我军中半个恩人。”

他目光沉静,

“对她,无需过多探查,更不必惊扰。日后若有机缘碰面,以礼相待即可。”

“是!属下明白!”

阿西应声干脆。

李景昭摆摆手,示意他退下。阿西却踌躇了一下,并未立刻离开,脸上露出几分欲言又止的憨厚和难为情。

李景昭何等敏锐,停下脚步,回头看他:

“还有事?”

阿西挠了挠头,嘿嘿一笑,带着点亲近的讨好:

“七哥……那个……咱们自打从北境回来,快两个月了。除了点卯练兵,就是看些旧兵书,府里府外都闷得慌。兄弟们都说……都说还没好好见识过京城这最热闹的旺月楼呢!听说那新出的什么‘金缕玉衣饭’,神乎其技!您看……要不哪天您也带我们去瞧瞧新鲜?”他眼巴巴地看着李景昭。

李景昭看着这个跟随自己出生入死多年的老部下那副馋样,紧绷的嘴角几不可察地松动了一下。他目光扫过窗外,秋阳正好。是啊,国泰民安,边关暂宁,紧绷了多年的弦,似乎也该松一松了。他沉吟片刻,终于颔首:

“嗯。明日……便去看看吧。”


    (http://www.tyshuba.com/book/bhaaeg-4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yshuba.com
天域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