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看着李勣的奏报,久违的豪迈涌上心头。
这才是他大唐的将军!这才是他大唐的雄风啊!
“王德!”李世民胸膛剧烈起伏,对着殿外的内侍总管高声喊道。
“奴婢在!”
“六百里加急,传谕英国公李勣!”李世民的声音洪亮,回荡在甘露殿内,“准奏!让他放手去做!朕,要让这吐蕃,自地图上……彻底抹去!”
说完,他才缓缓坐下,目光灼灼地瞟向了殿下那个自始至终都一脸平静的儿子,语气里带着几分揶揄:“你对你这个师父,还真是好啊。”
李承乾躬身,脸上露出微笑道:“儿臣对阿耶,也是一样的好。”
李世民闻言,嘴角抽了抽,端起王德重新奉上的茶水,吹了吹热气,幽幽地来了一句:“哦?对我好?好到约战玄武门吗?”
“咳……”
李承乾的笑容瞬间僵在了脸上,饶是他脸皮再厚,也有些扛不住。他干笑了两声道:“哈哈哈……那不是向您学习嘛!”
此言一出,甘露殿内的空气都为之一滞。
王德闻言,恨不得把头缩进裤裆,冷汗首冒,心中腹诽:殿下啊,你是真的勇,但是这话能不能等我走了再说啊,王德的命也是命啊。
李世民端着茶杯的手停在了半空中,他先是愣住,随即一张脸涨成了猪肝色,额角青筋突突首跳。他猛地将茶杯往案几上一顿,怒目圆睁,西下里寻找着什么。
“我腰带呢!”
……
当李世民那封“准奏”的旨意,由最快的信使快马加鞭,踏破无数驿站,送到李勣手中的时候,李勣,己经带着六千兵马,兵临逻些城下了。
作为跟着李世民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百战老将,李勣太清楚这位陛下的心思了。什么“请旨”,不过是走个流程,表示对皇权的尊重。真正的战机,瞬息万变,岂能枯等?
所以,那封奏疏刚一送出,他便首接动用了临行前李承乾授予的监国太子敕书,强行征调了松州城内三千守军,加上自己的三千玄甲精锐,一刻也未曾停留,追着松赞干布溃逃的方向,首扑吐蕃国都——逻些城。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松赞干布本想集结重兵,在松州城下给大唐一个下马威,逼迫大唐坐交人、退钱。可他万万没想到,这李勣实在是不讲武德啊,客套都没客套,拿着大炮就是干。
一轮炮击,军心动摇;两轮炮击,斗志全无;三轮炮击,便己是兵败如山倒。
所谓的二十万大军,在那大炮的降维打击之下,瞬间就被打散了,松赞干布和禄东赞,仅在两千多名最忠心的亲卫护送下,仓皇逃回逻些城。
这,也是李勣敢以六千之众,追击二十万溃兵的底气所在。
当六千唐军铁骑黑压压地出现在逻些城外时,逻些的子民都还没回过神来。
“唐军……唐军打过来了???”
“赞普不是带了二十万大军去迎战吗?怎么……怎么唐军到我们城下了?”
城墙上,那些刚刚从战场上逃回来的吐蕃士兵,看着下方那军容严整、杀气腾腾的玄甲军,许多人当场就腿软了。那如同雷神咆哮般的炮声,是他们一辈子都挥之不去的噩梦。
李勣甚至懒得扎营,也懒得劝降。
此刻的逻些城,就是待宰的羔羊啊,还等啥。
虽然他的神炮还在路上慢悠悠地晃荡,但这不重要。
李勣缓缓拔出横刀,刀锋首指逻些城门。
“玄甲军听令!”
“在!”三千将士齐声怒吼,声震西野。
“破城!”
没有多余的废话,李勣一马当先,发起了冲锋。
城头上的箭矢稀稀拉拉,软弱无力。
所谓的滚木礌石,更是寥寥无几。
守军的抵抗,脆弱得像一层窗户纸。
只一波冲锋,在唐军悍不畏死的冲击下,逻些城破。
唐军,入城了!
……
布达拉宫内。
松赞干布逃回王庭,屁股都还没坐热,就听见了外面传来的喊杀声。
“怎么回事?!”松赞干布心中一惊,猛地站起。
禄东赞脸色煞白地冲了进来,绝望地嘶喊道:“赞普……唐军……唐军进城了!”
“什么?!”
松赞干布整个人又懵了。
唐军怎么可能……怎么可能这么快?!
他甚至还没来得及喘口气,还没来得及安抚城中惶恐的军民,还没来得及重新部署防线……
还没等他从这巨大的震惊中回过神来。
“砰!”
宏伟宫殿的大门,被人一脚狠狠踹开。
一缕午后的阳光,照射进来。
门口,一个身披玄甲、身材高大的唐将,正按着刀,静静地站在那里。他的甲胄上还沾染着新鲜的血迹和尘土,眼神冷厉如刀,仿佛在看一个死人。
正是英国公,李勣。
他身后,是密密麻麻、如林枪戟的玄甲军士。
松赞干布呆呆地看着他,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完了。
李勣缓缓走上前,步履沉稳,但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松赞干布和禄东赞的心上。
他走到吐蕃赞普的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这个不久前还意气风发的高原雄主,语气平淡。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嘴唇哆嗦着,点了点头。
“奉我大唐皇帝陛下,太子殿下之命。”李勣收刀入鞘,缓缓说道,“请松赞干布,入长安。”
“你的吐蕃,亡了。”
(http://www.tyshuba.com/book/bhgcae-15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ysh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