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二十八年三月,返程途中,胤礽伫立在龙船之上,目光缓缓扫过江南水乡的旖旎风光。澄澈的湖水波光粼粼,岸边垂柳依依,随风轻舞,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卷。
望着眼前的景致,胤礽不禁陷入了沉思。江南,这片富庶之地,虽偶有灾害,可近十年间不过是些小型旱灾,整体环境可谓安逸。在这祥和之下,人口势必日益增多,丁口税自然也会水涨船高。多余的人口,没有多余的土地供养。然而,那些脑满肠肥的豪绅们,仗着不纳税的特权,肆意垄断、兼并土地,全然不顾百姓的疾苦。如此一来,沉重的丁口税便如同一座大山,无情地压在普通百姓的肩头,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沉重。长此以往,百姓的生活将愈发艰难,社会的矛盾也可能因此而激化。
康熙自船舱步出,一眼便瞧见自家儿子胤礽正伫立船头,神色凝重,似在沉思。他轻轻挥退身旁侍奉的宫人,步履沉稳地朝着胤礽走去。待至近前,见胤礽依旧沉浸在思绪之中,毫无察觉。康熙不禁放缓了语气,缓缓开口:“保成,还在思虑些什么呢?阿玛都到跟前了,你竟还未发觉。”
胤礽像是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猛地一惊,匆忙转身行礼,动作间透着几分慌乱。康熙见状,赶忙伸手将他扶住,目光中满是关切,又轻声问道:“保成,到底在想什么呢?不妨说与阿玛听听。”
胤礽微微抬眸,似是不经意间瞄了一眼康熙的脸色,心中暗自思忖着自己接下来要说的话,会不会惹得汗阿玛不悦。康熙瞧着儿子这小心翼翼的小动作,不禁觉得有些哭笑不得,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朕不会生气的,平日里在民间素有仁德之名的太子,怎么如今这般畏手畏脚起来了?”
胤礽听了康熙的话,面庞微微泛起红晕,略带羞涩地低下头去。他沉默良久,像是在心底反复权衡着言辞,随后才缓缓启唇:“儿臣在思量丁口税一事,还有江南的官员。江南素为富庶之地,大清在汗阿玛的英明治理下,西海升平,人口日益繁盛,可国库的白银却未见显著增长。儿臣不禁思忖,现行的税银制度,是否己难以契合如今大清的发展。”
康熙听闻,不禁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意外之色。他未曾料到,自己的孩子不过在这船头伫立片刻,便能生出这般深刻的见解。此次带太子下江南,看来确实没有白费心思。欣慰之情在康熙心底油然而生,可转瞬之间,他的神色又变得凝重起来。废除自朝代建立便沿袭至今的税银制度,谈何容易?这绝非一位太子单凭想法就能更改的。一旦贸然行事,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的江南,极有可能掀起轩然大波,引发难以预料的动荡。想到此处,康熙轻轻叹了口气,目光望向远方,陷入了沉思。
康熙瞧着胤礽满是热忱与期待的面庞,心中既欣慰又有些许忧虑。他自然不想轻易否定儿子对政治、政策以及税银制度的思考,毕竟这是儿子成长的重要标志。稍作思忖,康熙语气温和,缓缓开口:“保成,汗阿玛明白你的心思。你首次这般近距离接触百姓,心生怜悯之情实属正常,只是想法尚显稚嫩。不过,这也无妨,汗阿玛倒是有个任务想交给你,你可愿意接受?”
胤礽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不过很快便恢复了清明,急切地说道:“汗阿玛交付的任务,儿臣定当全力以赴,不负所托。”
康熙微微颔首,眼中带着期许:“待回到京城后,你便为汗阿玛呈上一套切实可行、契合大清发展的税银制度方略。不必过于详尽,只需一套方略便可。”
胤礽眼中先是闪过一丝意外,紧接着便被惊喜与兴奋填满,眼眸亮晶晶的,仿佛藏着漫天星辰。他赶忙恭敬地向康熙行礼,声音洪亮而坚定:“儿臣谨遵圣旨!”
自那之后,在返程的日子里,胤礽鲜少踏出船舱。他整日将自己关在舱内,沉浸在思索与谋划之中。众人心中难免疑惑,可康熙对此却不置一词。偶尔有人小心翼翼地询问,康熙总是面带微笑,心情颇好地回应:“太子正忙着做朕交给他的差事呢。” 听闻此言,众人纷纷夸赞:“太子果真是孝顺勤勉!”
康熙回到乾清宫,休息时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此次南巡之行。他的嘴角微微上扬,流露出一抹欣慰的笑意,这次出行,无疑是极为圆满的。 在这一路的行程里,太子胤礽的表现堪称可圈可点,他当真担得起这一国太子的尊贵之位。无论是处理政务时的勤勉态度,还是面对各方事务时展现出的沉稳与睿智,都让康熙深感满意。虽说在娶妻之事上,胤礽曾有过些许叛逆之举,可如今他己完婚,太子福晋更是怀有了两人的嫡子,那可是自己翘首以盼的嫡长孙,想到这儿,康熙的眼中满是期待与欢喜。 当然,胤礽也并非毫无瑕疵。他在面对百姓时,总是太过心软,这份善良固然可贵,却也容易在复杂的朝政中成为掣肘。在制定朝政政策时,偶尔也会显露出几分天真,考虑不够周全。但康熙深知,人无完人,以胤礽如今的年纪与阅历,这些都只是成长路上的小小磨砺。在康熙心中,自己的太子己然是出类拔萃,假以时日,必能成为一代贤君。
但康熙思绪又回到了自己看到自己的儿媳妇穿戴整齐过分隆重的等太子,本来早就吩咐过太子福晋怀有身孕,不用在大冷天等太子。没想到还是来了,身上穿着一件月白色的缂丝旗装,缂丝工艺精湛,上面织就着寓意吉祥的缠枝莲纹,以淡粉色丝线点缀其中,更添几分春日的活泼与娇俏。旗装的领口和袖口都镶着一圈柔软的白色狐毛,不仅保暖,更增添了几分贵气。腰间系着一条浅紫色的绸缎腰带,上面绣着精致的如意云纹,恰到好处地勾勒出她高高隆起的腹部,裙摆处绣着碧波荡漾的海水江崖图案,寓意着大清的江山稳固。整身装扮既符合她太子福晋的尊贵身份,又考虑到了孕期的舒适与美观,尽显春日里的温婉与华贵。挺着孕肚,在寒冷的春风中等太子。自己那完美无缺的太子看到自己美丽的福晋在寒风中等自己时眼眶甚至泛泪了。
康熙想到此处面色突然阴沉,他回想起太子福晋初孕时,自己一番苦心,为了皇室血脉的繁茂,精心挑选了几位温婉淑惠的侍妾送往毓庆宫,本以为太子至少看在自己作为皇上的面子上会留下几人,可谁能料到,竟被胤礽一一婉拒,好似那是洪水猛兽一般。 康熙心底泛起一阵恼火,自己身为帝王,安排侍妾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可到了胤礽这儿,却处处碰壁。他也想过首接向太子福晋赐人,可一想到胤礽那严防死守、护妻心切的模样,就一阵气闷。那小子像护雏的老母鸡,容不得旁人靠近太子福晋分毫,自己安排宫人去旁敲侧击,竟连一丝机会都寻不到。 身旁的服侍的宫人都开始屏气敛息,大气都不敢出,谁都能感受到康熙身上散发的不开心的气息。这一路南巡,皇上心情尚好,可刚一回京,就这般阴沉,着实让人捉摸不透。宫人们暗自思忖,圣上的心思,果然凡人不可轻易窥视,稍有差池,便可能惹来大祸。
(http://www.tyshuba.com/book/cbccgd-8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ysh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