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阴兵借道?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十七章 阴兵借道?

 

张禾的小舅原名刘禾子,现在改名叫了刘丰耳。小舅妈是刘丰耳从蓟京府娶回来的,叫做吕凤儿,看仪态可能出身是个大家闺秀。天知道那七年里这家伙出去做了什么。

夫妻两人育有一女两子,两子是双胞胎,一个叫作刘惠,一个叫做刘文,比张禾小了一岁,按年龄来看的话,现在已经读高三了。女儿叫刘乐,现在在蓟京府读大四,学的是经管专业。

小舅妈为人一直很温柔,对张禾这一群小辈也是关怀备至。温婉娴静的她操持家业,俨然也算是刘丰耳这个浪子在世间牢固的羁绊。可以说,能拴住刘丰耳这匹向往自由的骏马的,也就只有她了。不过张禾总是能隐隐感觉到,自已这个小舅妈内里似乎有一点腹黑。

两个表弟,刘惠和刘文性情都很温和,跟他们老爹完全是两个样子。不过以张禾和这两人的相处来看,还是刘文更像他老爸老妈多一点,腹黑和手段都是有的。刘惠似乎有点过于缺心眼了,但是可以说是个不折不扣的好人。

饭桌上久违的一家人倒是十分热闹。饭后刘丰耳还带着大家一起去九烟山边上的小植物园里面玩了一圈。一天下来时间倒也过了个七七八八了。

期间小舅刘丰耳还偷偷塞给了张禾一张名片,指着这上面的电话号码和地址说道:“要是有什么事情要用得着你小舅我的话,打上面的电话,或者直接来这里找我也可以。”

张禾看了眼名片上的地址,【杜康路202号】。

在校门口和自已父母还有小舅一家告别后,张禾便走进了这所他未来要待四年的校园。这个时候,他才有时间好好看看这所在国内没有过多辨识度的大学。

新校区和平常的大学相似。大部分教学楼、实验楼和宿舍楼都在这里。占地面积是北边老校区的两倍。三座图书馆也有一座在新校区。

相比于新校区的完善和繁华,北边的老校区倒是有些过于朴素了。旧时的时新书院和东山书院的遗存占了老校区的三分之一的面积。另外三分之二的则是民国和建国早期修建的校舍。

站在寝室楼上,张禾能看到在那片灯光有些昏暗的校区之中,有一栋特殊的建筑伫立。这栋建筑外形怪异,和周围古朴的、老旧的中式或西式建筑格格不入。就连那些仓促建成的水泥盒子都和它没有多少相似之处。

张禾知道,这就是学校介绍中所说的校博物馆了。

此时的张禾也没有心情去探究设计师在当初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态和理念把这座校博物馆设计成如此形态的。也不愿意去考虑批准这个方案的校领导在当时是打了什么算盘。

正当他要转身回寝时,一阵来自楼下的奇怪声响惊动了他。

“哗啦!哗啦!哗啦!”

声音很稀奇。就好像是一把梳子在给一大摞铁片梳理一般。

“哗啦哗啦哗啦!……”如此的声音越来越多了。张禾仔细听了一下,发现声音大概是从北边传来的。

宿舍楼的北边靠着照紫河。楼房和河之间有一条由树木围成的石砖小道。刚才张禾听见的声音就是从那里传出来的。

怀着有些忐忑的心理,张禾靠近北面的窗台往外看去。

树影丛丛,在那条黑暗的小道中,只有一盏路灯在发光。

借着路灯光,张禾算是勉强看到了这种“哗啦哗啦”的声音是怎么来的。

几个臃肿壮硕的人行走在树林之中,他们身上的衣物正是声音的来源。

说衣物也不准确,因为他们身上穿的实际上是一套完整的铠甲。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黑黄黑黄的。他们的身躯动一下,或者往前走,就都会响起“哗啦哗啦”的甲片摩擦声。

张禾不太懂铠甲。在他的印象里铠甲二字多是和影视剧里的服化道以及国产特摄联系在一起的。

不过凭着张禾在这方面匮乏的知识,他也能分辨出这是赛里斯古代的铠甲。

难道这是一群古代军备爱好者在开聚会吗?张禾心里面想道。虽然他们选择的集会地点有点小众,但是张禾还是能够理解的。

就在张禾想要转身离去时,他又听见了一个声音。

“希律律……”

这是……马?

张禾仔细看去。只见在那条林荫小道中,几名甲士都牵着一匹马。马蹄碰撞着地面的发出“哒哒”的轻快声。

这……这个学校允许马匹入内吗?张禾心中吐槽道。

总感觉哪里不对呢……欸,这群甲士的气质怎么看都有点怪怪的。好像和平常见到的人格格不入。

张禾突然想起来这种气质是在哪里看到的了。示罍的梦境中,那些精锐的虎贲战士就是这样的气质。那种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气质。

所以,现在有一道很简单的问题摆在张禾的面前。当今社会能有这个可能让人养成这样的气质吗?

答案是有可能,但很少,基本上不存在。

所以,张禾不认为把希望寄托在那个虚无缥缈的“可能”上是什么智慧的选择。经历了几次侥幸的扭曲事件的他马上便意识到这其中有蹊跷。

拿出手机,张禾在窗台边上开始悄悄录像。

那些甲士似乎是在寻找什么。他们手上的长枪和腰间挂的长刀,还有身后背着的弓箭和箭筒表现出了他们的精锐。

从视频中截图,张禾躲回了寝室上网查询这些甲士的来历。因为昏暗的灯光和树荫的遮蔽,张禾的搜查工作进行得很不顺利。

不过他还是能从其中获得一些线索。

包裹住全身的铁甲,那么就可以排除掉汉代之前了。

显眼的能够包裹住整个头部,只留下一双眼睛的兜鍪,大致可以把时间定位在唐中后期到宋金之间。

骑兵,重甲,长矛,答案有些呼之欲出了。是背嵬军?还是铁浮屠?亦或者是怯薛军?

张禾简单梳理了一下思路,觉得极有可能是金朝的铁浮屠。

就在窗外若有若无的仿佛阴兵借道一般的声音的陪伴下,张禾将这件事上报给了甬城府的纠反委员会。


    (http://www.tyshuba.com/book/cbdi0a-4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yshuba.com
天域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