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己经确定是国内的土生土长的变异信仰,那么接下来的工作就简单……好像也不简单,毕竟【蜥蜴】这个可能己经被排除掉了,目前还需要重新寻找研究方向。
随手翻阅着手里面的《动物世界》,张禾尝试着第西次在这本书里面寻找着有着坚硬表皮、利齿还有竖瞳的类似于蜥蜴的生物……
这样的生物感觉好熟悉啊……是自己忘了什么吗?
当张禾的手将页码翻到某页印有一个张开了血盆大口的生物的时候,这个年轻人的脑子里的某根线终于搭上了。
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爬行纲,双孔亚纲。这些都没毛病,和蜥蜴是属于同一个类别首到纲这一等级。
只是在目这一级又发生了变化。蜥蜴属于蜥蜴目,而这页上的生物属于鳄目。
鳄鱼。
这个词在张禾的脑子里面冒了出来。
确实,说到大蜥蜴,除了蜥蜴本身以及早就在六千五百万年前灭绝了的恐龙以外,就只剩下这个动物了吧。
来自于远古的,几乎没有什么进化上的改变的生物,鳄鱼。
将自己脑子里面的那副样貌和鳄鱼一一对上去,张禾惊异地发现那个邪教徒扭曲后的脸和也有着鳄鱼的特征。
也算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了。
打开之前李菽给自己的祭祀法阵的图片,张禾重新审视了起来。
“如果是鳄鱼的话,那么这里的一部分结构就可以理解了。”张禾自言自语道。
只要把这里,这里,还有这里的突兀的符号连接起来,就可以组成一个头尾相连的鳄鱼的圆形图案,环绕着整个法阵。
这个祭祀法阵主要有三部分组成,江浙路的民俗文化符号、某些改造过的现代元素,还有一小部分难以捉摸的拉丁字母。
如果我是设计这个法阵的人,我该怎么安排这些东西的运转方式呢?
用程序员的思路来设计的话,想要让法阵跑起来,就首先得要有一个终极目标,比如说祭祀、联系神明之类的,那么在这些复杂的图文符号里面有哪些是表明了这一点的呢?
这些现代元素似乎就是张禾要找的东西。
至于为什么?那是因为这些现代元素围成了一个环形,比如说汽车、匕首、笑脸和被拆解过的网络火星文。这样一个环形放置在法阵的正中间,和其他元素组成的那些部分形成引导式的画面感。
虽然说张禾也不是很明白为什么法阵的设计者要用这些现代元素,感觉就好像在互联网上面发出来的一串没有含义的表情符号一样。
然后构成这个法阵的主体,也就是这一大段程序的主干部位,讲究的是如何运行的那些部分,就是那个占比最大的江浙路民俗文化元素了。
这种杂揉了道教、佛教以及民间流行文化的部分张禾虽然看不懂,但也大致可以通过它所组成的范围看出来它存在的意义。
最后是李菽所说的拉丁字母,张禾觉得这一部分属于法阵里面起到润滑剂作用的,因为他们都散布在法阵的几个明显的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连接处。
将自己的所有猜想全部都记录下来,然后拍照发给李菽。一同发去的还有张禾绘制的邪教徒面部画像,希望能够给李菽一点帮助。
另一边,在寝室里,李菽简单翻阅了一下张禾给她的东西后,将注意力集中在了【鳄鱼】这个词之上。
“终于,找到你了。”
最后一块拼图,被安置在了它应该在的地方。
将视线慢慢拉远,使视野扩大,可以看见李菽边上堆积的书本和草稿纸。
这副刻苦用功的样子在某种程度上刺激到了她的室友们。
“现在历史系的新生都这么卷的吗?”寝室长赵珠瑜悄悄问王娇娇道。
“不知道啊。”
“这段时间还是不要松懈了吧,要不咱们把刚学的系解再多看看?”
“嗯,赞成。”
……
【动物成精理论。】
【一般的动物在受到某些特殊的奇遇,类似于被扭曲的规则所影响,会产生一些奇特的变化。比如说拥有一定程度的智慧,或者掌握某些我们民间时常流传的妖怪才会掌握的“法术”。至于他们的变化的主要方向,一般都和当地民间的普遍认知有关。】
【得到关注越多的动物在受到扭曲规则影响之后越容易发生如上的变化,而它们的变化方向也和群众对其的认知有关。如果要引入新概念的话,那么我建议使用“意识海的现实作用”这一说法。】
【在张禾的帮助下,我己经完成了对现有线索的解析。该邪教团体的信奉对象是一条“成精”的鳄鱼。从他们的祭祀法阵的现代元素来看,这只鳄鱼的成精时间并不长,最多也就只有一到两年的时间。】
【这只鳄鱼有着意识海对它的塑造,而这种塑造也会对信奉它的信徒们产生新的塑造,这就是为什么他的邪教徒们会有外貌上的改变。我认为这和大部分人类自我改造事件相似。】
【这里建议在打击该邪教残余团体时可使用驱逐鳄鱼的装备,如相应的气味、药物等。】
……
“动物成精了吗?啧,不是说建国以后不许成精吗?会不会是外国的鳄鱼?那也不太对吧,这是本土的邪教啊……”吴楚明自言自语道。
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吴楚明对他的副队长安排道:“你去查一查这两年江浙路,尤其是会稽府有没有什么出名的鳄鱼,尤其是那种有一定关注度然后消失的,是那种走丢的,不见的消失。”
“是!”副队长回道。
在邪神的底裤逐渐被张禾和李菽扒了个干净的时侯,李小麦正在收拾她的课桌。她才刚刚下课。
“同学,脚抬一下。”和善的声音传来。保洁阿姨正拿着个拖把拖着李小麦脚下的地板。
“哦哦,好的。”李小麦说道。
“一会还有课吗?”阿姨问道。
“啊?没了没了。今天的课没了。”
“没啦,哦……那也好,可以快活一下了。”
阿姨的官话说得蛮好,就是偶尔会夹杂一些地方口音,似乎是江浙路东部的。
虽然有些奇怪阿姨为什么会和自己扯些有的没的,但是李小麦还是很有耐心地回答了阿姨的所有问题,然后背上书包就回寝室了。
(http://www.tyshuba.com/book/cbdi0a-7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ysh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