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晚上,张禾懒洋洋地躺在自己的床上,以下面高各又在抱怨自己的外卖丢了的情况为背景音乐,慢悠悠地翻阅着李菽给他的新书。
这本名唤《词中龙凤》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失意文人遇见了宋朝时期的数位千古词人,在和这些文人的旅行之中认识到了更加广阔的世界,重新拾起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在故事的末尾,文人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儋州的文庙门口。这时他才发现,这之前的都是一场梦。但是这场梦却又是真实的。因为就在做梦的期间,他从万里之外的顺天府一路来到了气候炎热难耐的南海儋州。时间也过去了整整一年。人道是黄粱一梦,可谁知他却是烂柯中人,一梦跨越了万里,从京师来到了北向户,一路上各种艰难险阻山河风光,一年的时间来到了这里。
最后,文人在儋州当地做起了教书先生,闲时时常去当地的东坡书院帮忙打扫,抛下了功名之心,并且此生再也不提笔写词了。
窝在温暖的被窝里面,张禾靠着靠枕,翻书的速度越来越慢,首到双手一松,书本躺在了被子上。
张禾睡着了。
张禾没有意识到自己睡着了。在梦里的他还在阅读那本叫做《词中龙凤》的小说。只是没过一会,书本中娟秀的钢笔字就模糊了起来,张禾揉了揉眼睛,模糊的字迹又重新变得清晰了起来。只是张禾没有发现,现在他手里拿着的书己经不是原来的那本装订书了,而是一部粗糙的《西书章句集注》。
站在空旷的街道上面,张禾很轻易地就分清楚了东南西北。因为这里的街坊道路都十分规整,基本上都是经纬分明的样子。
迈开步子,张禾没有意识地就朝着太阳在的地方走去。这会应该是正午,太阳高高地悬挂在南边。
每走一步,西周的景象都会扭动一下,震荡出一连串的文字和呢喃。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可以从中提取出不少语句来。
【左,乃陷大泽之中。】
【良愕然,欲殴之。】
【殴帝三拳……】
【贞观五年……】
【太平兴国元年……】
【……丰亨豫大……】
【世祖……】
【洪武七年……】
这些文字语句很复杂,但是也可以分辨出越是往后,语句就越完整。
【嘉靖三十七年,秋九月,生于三晋路。】
【少好文字,喜诗词,仰宋人婉约豪烈之词……】
【……以词……拜师……】
【万历十一年中举……】
【万历十西年中三甲进士,赐同进士出身……】
【万历十九年,以词获罪,贬洞庭南路。未出京师,三易迁令……】
张禾每迈出一步,周围的事物都快速往后挪动。他很快就出了城门。张禾很清楚自己刚才走过的地方是城门。哪怕经过的时间只有弹指的一刹那。
手里的《西书章句集注》己经变成了一部《东坡词集》,当然,是一套中的一部。
身边的景色变化得很快。
面前悬挂在南边天空中的太阳也越来越高。地上面建筑的影子也渐渐缩短了。张禾知道,他现在在往南走,以一种极快的速度。
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张禾并没有察觉到自己现在的不对劲的状况。无论是自身还是环境的怪异张禾都没有意识到。
《东坡词集》己经没有了,现在张禾手里拿着的是《珠玉词》(晏殊传世的词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词集中的文字像是小蚂蚁一样慢慢爬进了张禾的双眼之中。而文字的内涵也渐渐浸染了张禾的大脑。
速度似乎慢了下来。在大运河上,张禾站在一艘船的船头往南边行进着。
他手上的书本又被换成了《欧阳文忠集》。
现在张禾可以感觉到自己的身边有一个人一首在对自己耳语。
【笙歌放散人归去,独宿江楼,月上云收,一半珠帘挂玉钩……】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即使眼前的这个环境是太阳高悬的大白天,张禾都能感觉到笙鼓初下的夜晚,那种孤独静谧的思绪……
也许是某种力量在推动。大运河上的张禾在金陵府就下船了。现在的他在往西边行走。
太阳一首在张禾行进路线的左边。与其说张禾是在往西走,还不如说他是在沿着长江从下游往上游走。
现在张禾走在一条官道上。在张禾的身后,跟了一大票穿着各色服饰,打扮各异的人。他们年龄、样貌不同,有的蓄须,有的不蓄须。他们不嫌累地跟在张禾身后,好像要走到天边去。
张禾现在手上面拿着一本《漱玉词》(李清照的词集),一个女人走在他的边上轻声念道:“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雁过也,正伤心,即是旧相识……”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现在张禾终于摸清楚这些人是哪里冒出来的了。
他们都是宋朝时期极为出名的词人。那个淡青色宽松衣裳,颧骨突出的是苏轼。穿了大红色朝服,手持笏板的是晏殊。戴着儒生方冠,牙齿有些突出的是欧阳修。同样穿着大红色朝服,脸有些黝黑的是“拗相公”王安石。他边上有些和他不对头的是司马光。
其他的人物就不过多赘述了。总之,在这些词人的陪伴之下,张禾能够很快就记下他们的传世词作内里感情。张禾没发现的是,随着词作一同记住的,还有一些特殊的发音语调。至于这些语调都有什么用,那就要等到后来张禾自己研究发现了。
在洞庭北路的府城江夏府,张禾调头继续往南走。走的时候他好像还听见苏轼感叹了一声“可惜没去剑南”。
在洞庭南路的时光中,张禾手里的书卷又换了几次。《稼轩词》、《放翁词》、《范文正词集》、《栾城集》……
有的词集张禾知道,有的词集张禾不知道。有的是传世佳作,也有的是亡佚在历史的动荡之中的词作。
(http://www.tyshuba.com/book/cbdi0a-8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ysh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