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侯爷的贺仪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4章 侯爷的贺仪

 

第二天的殿试,云荀果然被点了一甲进士,过了没几天,调令也下来了,让他去了桐林县做知州。

桐林县地广人稀,物产不丰,所以那边的百姓过的有些艰苦,不过若是能找出适合种植的粮食作物,却是大有可为的,为此,在云荀上任之前,老太傅还特意修书一封,指点了两句。

云铮也没有贸然登董府的大门表达谢意,而是在七娘为云荀送行之时将此事告知了七娘。

七娘想了想,还是决定先不让云府登门拜谢。

回府之后,她来了老夫人处。

“母亲,如今老太傅帮了我这么大的忙,我是不是要表示一下?”

七娘先来征求老夫人的意见。

老夫人对此事虽然并没有发表过意见,却是什么都知晓的。

“你可知董家的老夫人第一次是因何上门?”老夫人轻声询问。

“儿媳想着也许是因着安安的关系。”七娘回答的也老老实实。

老夫人点点头:“没错,董家起初是因着安安的关系想着卖你一个人情,不过看老太傅如今这做为,倒是真上了心的。老太傅此人一辈子为朝廷鞠躬尽瘁,原本是不屑这些事情的,他有这么高的地位就是因着他品节高尚,桃李满天下,如今如此上心,不过是因为他确实看重了你二哥。”

“那母亲的意思?”七娘似乎有些明白了。

“如今你若是登门拜谢,反倒是落了下乘了,只有你二哥做出一番业绩来才是正道。”老夫人正色说道。

七娘当即开口:“母亲说的是,儿媳受教了。”

老夫人对七娘很是满意,对自己犹疑不定的事情不会贸然做决定,这点很好。

她年纪还小,能做到这样己然是相当不错了。

云荀走后,羽衣坊也开业了,白氏很会造势,不足一个月的时间,京中贵妇们都听到了羽衣坊的名声,也用不着七娘忙什么,她只需要提供一些花样出来,然后去指点一下配色,等羽衣坊步入正轨之后,她也清闲了下来。

然后她就接到了萧战的第二封家书。

哄了安安午睡,她就坐在一旁想将家书打开,刚刚拿出来,立冬就来通报说白总管求见。

七娘有些奇怪,白总管主管外院的事务,怎么会来见她?

然后她就在花厅见了白总管。

白总管先是恭敬的跟七娘行了礼,七娘客气的开口:“白总管不必多礼,你来找我是有什么事情吗?”

“夫人,侯爷让我将这个交给您。”白总管拿出一个木盒来。

七娘挑挑眉,没有随家书一起送来,却让白总管单独送过来,会是什么?

立冬上前将木盒接了过来,白总管又言:“夫人放心,我一会儿就去跟那边的人打声招呼,不会有人去您店里捣乱的。”

七娘沉默了片刻,就算不交代,京中有胆量敢去捣乱的人也不多吧。

“不用麻烦白总管了,我那小店不值得白总管亲自跑一趟的。”

“夫人,这是侯爷交代的事情,我一定是要办好的。”

七娘更加震惊了,萧战竟然会为了自己专门交代这些事情?

“侯爷可还有交代别的事情?”

白总管板着脸一本正经的开口:“侯爷让我告诉您,他给您的贺仪是他自己的私产,与公中账务不相干。”

白总管看似一本正经,眼角却偷偷瞥了一眼七娘,他从未听说过妻子做生意,丈夫给贺仪的!

七娘倒是尴尬的轻咳一声。

“夫人,没其他的事了,我就先退下了。”白总管识趣的告辞。

七娘轻点头:“辛苦白总管跑一趟了。”

白总管走了之后,立冬将手中的木盒交给了七娘,七娘打开一看,愣了一下,这人倒是实在,又是银票!

看这厚度,应该又是一万两。

看来他私产颇丰!

羽衣坊开起来她投了三千两,只老夫人就给了她两千两!

现在她手中的银钱是相当富裕了。

将盒子又交给立冬让她收起来,起身回了正房。

坐在了外间的榻上,将萧战的家书打开来。

信中含蓄的说了他和顺王世子的交情,以及安宁侯府的情况,说两家都是可信之人。

然后交代了一下他的近况。

又得了他一万两银子,是不是得感谢一下?

七娘走到书桌前开始写回信。

写了近日发生的一些事情,絮絮叨叨的又写了几大张。

这些日子,她又给她做了几件内衫,天气愈发的热了,袜子也给他做了几双轻薄的,还做了两双靴子。

闲着没事的时候还给他做了两条剑穗。

这样,他能感受到自己的谢意了吧?

这几日五娘的亲事也有了眉目,云铮为她选了一个寒门学子,名唤沈曦,此次春闱得了二甲十名,留在了翰林院做编修。

官职确实微末,不过五娘嫁过去就是正房太太,也算是正儿八经的官太太了,云铮看重的是沈曦的学识。

而且沈曦出身贫寒,更容易拿捏。

云夫人对待五娘也是有怜爱之心在的,毕竟五娘自小就在她身边长大。

五娘对此也很满意,有云家,有七娘,何愁过不出日子来?

只是那沈曦在京中买不起宅院,只能租房子住。

所以在五娘的陪嫁上,云夫人面上还是和六娘一样是五百两陪嫁,不过私下里又给她补了五百两,七娘念着往日的情分,也额外给了她一百两压箱。

这样五娘近几年的日子都不会难过了。

而八娘,在五娘出嫁之后,被云夫人许给了老家的县令做了填房夫人,又被嫁回了老家。

云夫人现在最挂怀的可就是云荀的亲事了,七娘在与林氏闲谈之时,林氏想到了自己的亲妹妹也到了说亲的年龄。

林氏的父亲是工部尚书,若是将自己的嫡次女嫁给云荀,确实是低嫁了,不过这云荀可是老太傅看重的,而且据林氏所说,定国侯夫人对自己的这个二哥哥也是十分亲近。

就算家世悬殊,林家也是欣然应允的,云家更是没什么好说的,两家就这样换了庚帖,定下了亲事,只等云荀回京成婚。


    (http://www.tyshuba.com/book/deghc0-10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yshuba.com
天域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