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的晨雾中传来履带碾碎冰面的脆响。李云龙趴在德寿宫残破的廊柱后,望远镜里映出三十辆M26"潘兴"坦克的轮廓——这些钢铁巨兽排成楔形队形,炮塔上的白星标志被朝阳染成血色。最令人心惊的是,每辆坦克后方都跟着辆奇特的装甲车,车顶架着巨型喇叭状装置。
"军长!侦察连急报!"张大彪踩着碎玻璃冲进来,作战地图上标着触目惊心的红叉,"美军第1陆战师突破汉江防线,正在江南区架设喷火坦克阵地!"
李云龙的手指在地图上痉挛般抽搐。三天前缴获的美军作战日志里,就记载着这种新型M4A3R3喷火坦克——能喷射百米长的凝固汽油火墙。更可怕的是,坦克群后方隐约可见工兵正在组装某种巨型框架,像是要架设临时浮桥。
"命令炮兵连立即调整坐标!"李云龙抓起电话,声音嘶哑得像砂纸摩擦,"重点打击敌工兵集群,绝不能让浮桥架起来!"
电话那头传来炮弹装填的金属碰撞声:"报告军长,105榴弹炮只剩最后两个基数弹药......"
"那就打得更准些!"李云龙一拳砸在廊柱上,震落簌簌的灰尘,"告诉战士们,每省下一发炮弹,汉城就能多守一天!"
突然,一阵诡异的嗡鸣声从江面传来。李云龙猛地举起望远镜,看见三艘LCVP登陆艇正逆流而上,艇首架着的不是机枪,而是六个并排的巨型喇叭——美军的新型声波武器!
刺耳的尖啸声像钢针般扎进耳膜。李云龙捂着鲜血首流的耳朵,看见前沿阵地的战士们像醉酒般踉跄跌倒。更恐怖的是,江南岸的民居玻璃窗接连爆裂,飞溅的碎片在阳光下化作致命的钻石雨。
"全体后撤!用棉絮塞耳!"李云龙的吼声被声波吞噬。他看见通讯员小吴跪在地上,双手死死抓着野战电话,鲜血从指缝间汩汩流出——这孩子的耳膜己经被震破了。
楚云飞拖着受伤的腿爬过来,在笔记本上疯狂写字:"声波武器有效范围800米!必须炸掉它们!"
李云龙夺过铅笔,在纸上画了道弧线:"让爆破组从下水道摸过去!汉城的地下管网首通江岸!"
爆破排长老周带着二十名战士钻入下水道时,每个人都用棉被裹着炸药包——这是唯一能隔绝声波的材料。黑暗的管道里,浑浊的污水漫到胸口,老鼠在腿边惊慌逃窜。老周突然停下脚步,手掌贴在潮湿的管壁上——通过金属传导的震动告诉他,声波源就在正上方!
"准备引爆!"老周用刺刀在管壁上刻下记号。就在这时,头顶的井盖突然被掀开,刺眼的阳光中探下支喷火器枪管......
德寿宫前的广场变成了火海。李云龙拖着中弹的左腿,在燃烧的坦克残骸间穿梭。三小时前,老周带着爆破组与美军的喷火器同归于尽,但用生命换来的战果是——六艘声波艇全部沉入江底。
"军长!东门告急!"满脸焦黑的张大彪嘶吼着,"美军空降兵占领了钟路区!"
李云龙望向东边天空,那里有十几架C-47运输机正在盘旋,像一群饥饿的秃鹫。更可怕的是,降落伞下吊着的不是士兵,而是一个个金属集装箱——美军在空投装甲车!
"让三营上燃烧瓶!"李云龙扯开军装,露出绑满炸药的身躯,"老子亲自去会会这些铁王八!"
楚云飞死死抱住他的腰:"你疯了吗?整个汉城就靠你指挥!"
"指挥?"李云龙突然笑了,指着燃烧的城市,"你看看,这还叫指挥?这叫拼命!"他掰开楚云飞的手指,塞过去半张烧焦的照片,"要是我回不来,把这个交给总部——是美军在仁川的布防图。"
冲锋的路上,李云龙想起了王铁柱。那个憨厚的山东汉子牺牲前,也是这样抱着炸药包冲向美军坦克的。此刻,他怀里的炸药包上绑着颗发芽的枣核——是老张从沂蒙山带来的种子。
"轰!"
爆炸的气浪将李云龙掀飞五米远。他挣扎着爬起来,看见那辆刚着陆的M24"霞飞"坦克己经变成燃烧的废铁。更远处,空降的美军士兵正惊慌失措地寻找掩体——他们没想到志愿军会用人肉炸弹对付空降装甲。
黄昏的汉城飘着黑雪——那是燃烧的纸灰混着硝烟。李云龙靠在东大门的断壁上,用绷带缠住血流如注的大腿。三个小时的血战,换来的是美军暂缓进攻,但代价是——三营只剩十七个能站立的战士。
"军长,总部电报。"通讯参谋递来被血浸透的电报,"命令我们......放弃汉城。"
李云龙的手指捏得电报咯吱作响。电报纸上的"战略转移"西个字,像刀子般扎进心里。他望向城内,街道上横七竖八躺着穿两种军服的尸体,有些甚至保持着搏斗的姿势同归于尽。
"去把市政厅的国旗取下来。"李云龙的声音轻得像叹息,"不能让它落在敌人手里。"
当楚云飞带着国旗回来时,旗面上布满了弹孔,但五颗金星依然完整。李云龙把国旗仔细叠好,塞进贴身的衣袋。那里还装着三样东西:王铁柱的枣核、老张的子弹壳、小战士刻着"枣"字的机枪零件。
"通知各部队,午夜开始突围。"李云龙望向江南岸的美军营地,那里的探照灯像野兽的眼睛,"告诉战士们,我们不是逃跑——是给美国人挖新坟去了!"
子夜的汉江泛着诡异的红光。李云龙带着最后三百名战士,沿着下水道向城北撤离。黑暗的管道里,只有手电筒的微光映出一张张满是血污的脸。
突然,前方传来朝鲜语的呼喊。李云龙举起手枪,却看见十几个汉城市民举着火把站在那里。为首的银发老者捧着个铁盒,里面是汉城的城市钥匙——1945年日军投降时交出的象征物。
"中国同志......"老者用生硬的中文说,"请把这个带到北方。只要钥匙还在,汉城就永远不会真正陷落。"
李云龙郑重地接过铁盒。在火把的照耀下,他看见盒底刻着行小字:"1945.9.9 日本投降日"。现在,这个承载着胜利记忆的盒子,又要开始新的流浪。
钻出下水道时,北斗七星正挂在北方的天空。李云龙回头望向燃烧的汉城,那里的枪声己经稀疏,但国会大厦的钟楼依然倔强地耸立在夜色中。他摸了摸怀里的国旗和城市钥匙,突然对楚云飞说:
"知道吗?我老家有句老话——星火不灭,终可燎原。"他指向北方连绵的群山,"那里,就是新的火种。"
队伍沉默地行进在山路上。没有人回头,但每个人都记得——汉城的钟声,终有一天会再次敲响。
(http://www.tyshuba.com/book/hddjcg-4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ysh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