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日月关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章 日月关

 

日月关

祥州最北之关隘,也是大周抵御北方蛮夷的第一道屏障。宽厚的城墙坚不可摧,高高的垛口让人无法碰触,湍急的护城河,引天然之水,没有船只根本无法横渡,偌大的城门,通红的门扇上面打满了铜钉,上面不知何朝何代提的三个大字,日月关。

日月关以南,物产富饶,有米有矿,气候虽然差不多,但是更适合百姓居住;日月关以北,一片草原,不适合耕种,更多的是游牧和打猎,赶上个不好的年头,是草原是荒漠,也分不清楚,就像善与恶一样,一念之差。

日月关,不知道什么时候,在这荒凉的大漠上,就凭空出现了一个关隘,而至此,以关为界,南面是开化世界,北面就是蛮荒之地。而游牧民族自古以来都一样,年头好,牛羊有草吃,他们有肉吃,相安无事。一旦赶上荒年,草原变荒漠,牛羊吃没了,总不能饿死,那就一个字,抢。抢谁,当然是抢中原百姓,一开始只抢吃喝,后来发现中原百姓手无缚鸡之力,官府也不管,那就抢吃抢喝抢人,最后带不走的,一把火烧掉,他们知道,明年,这里的百姓还会建一处新的宅子。他们只看见了百姓又建了一个宅子,从没想过百姓这一年有多难。百姓的宅子,从木质结构,砖瓦结构,最后到土坯,茅草,最惨的时候,只用那些残垣断壁做遮挡,就期盼着一年下来粮食产量大增,有个好年景,再重新盖房,重新生活。中原贵族互相争斗多年,百姓也是民不聊生。自从这日月关建起,日月为明,为护一方百姓,让百姓拥有光明,让中原一族复兴。关内百姓再也不会受蛮族欺负,蛮族也没能力攻破这着日月精华的关隘。

大周建立之初,百废待兴,北方贵族属于防守,被北方蛮族几次攻进日月关,烧杀抢掠,让祥州的贵族也十分挠头,这蛮族,善骑射,马快人精,无任何辎重,但凡攻破城池,就是抢完就走,机动性很强,从不纠缠,待发现后,派兵去追,又茫茫荒漠,寻他不得。还是周平王带着大军,突出日月关,远征蛮夷,杀了蛮夷大王,屠了他的部落,立新部落主达尔干为王,又赢取了蛮族公主作为贵妃,后又将二公主和亲达尔干为王妃,这才真正的稳定了北方蛮夷,让关内百姓有些年的好日子过。但这日月关,是越建越高,越来越结实,这北方贵族心里明白,不趁自己钱粮充足的时候修好关隘,到了荒年,谁也挡不住蛮夷的铁骑,他们心里感些当年皇上亲征荡平蛮夷,但是现在他们要保护的不是京城,不是为了国家而戍边,他们保护的是自己,自己的人,自己的钱粮,跟朝廷没有关系。

日月关上旌旗招展,其实守军并不多,只足够巡逻的就行,有事就吹响号角,汇报将军,这工作,其实也不错,还是有编制的,吃喝不愁还有俸禄,一个月还能回家跟家人团聚几天。就现在城墙这高度,别说爬了,就是那个梯子上来都费劲。所以士兵根本不担心有人偷袭,只要看着点下面有没有人就行了。

“快看,下面有人!”一个巡逻的士兵看见下面有人星星点点的往关隘这面移动,这多少年都不见人的差事,今日便来人了。

“弓箭准备。”守军的偏将赶紧让弓箭手准备驱散。

“问问”偏将让士兵喊话。

“关下什么人?”士兵朝关下大喊,这声音,打破了日月关以往的宁静。

“我们……”关下的人也说话了,不知道是声音太小还是故意的,根本听不清楚。

“将军,怎么办?听不清。”士兵看着偏将,毕竟这是他的首接上司。

“没有通告,那就是山匪假扮,射杀便是。”偏偏看都不看一眼,就让弓箭手射杀。

下面的人随着弓弦的声音而倒下。

“去,派几个精细的,爬下城墙。看下是什么人?”偏将虽然射杀了这些人,但是还是要搞清的,要不然哪天上面问下来,自己也不好解释,这样看见了,知己知彼,就算编瞎话,也有个说辞。

“得令。”士兵喊了几个人,顺着城墙爬下去,悄悄的去看看那到底是什么人,免得有什么埋伏,再把自己小命搭进去。

他们爬下城墙,梯子就己经抽回来了,这是防止敌人偷袭,几个士兵在用小船划过护城河,上岸去看看,那射死的到底是什么人。

不多时,几个士兵就回来复命了。

“将军。就是些流民。”士兵说流民的时候有点委屈,觉得杀了无辜之人。

“流民?看搜身了。”偏将一听说是流民,就多问了几句。

“回将军,搜了,确实是流民,没有任何财物和武器。”士兵小心回禀着,毕竟这种射杀百姓的事情,传出去不好,虽然是北方蛮夷。

“你确定是流民?”偏将反问了一句。

“回将军,是一小伙伪装成流民的山匪,己然内斗身亡。”士兵的声音比刚才大了许多,分明是说给其他人听的,士兵说着还把刚才射出去的箭矢拿过来放在一旁。

“嗯,既然山匪内斗而亡,你们也辛苦了,晚上给你们加肉吃。去吧。”偏将看着那还带着血的箭矢说道。

“谢将军。”士兵拜谢。

“那尸体可曾处理,别是有了什么疫病。”偏将刚要离开,回头说了一句。

“将军,小的见那尸体均有刀伤,鲜血横流,估计不多时就会被野兽所食,不会有误的。”士兵摸着自己的佩刀说。

“如此甚好。”偏将知道,这几个精细的兵,己经给尸体放血,引兽来食,心思够细,晚上这顿肉也不是白加的。

偏将握着刀柄,士兵跟在后面,在城墙上巡视。关下一群野狼正在疯狂的啃食这刚才的那伙流民,时不时还抬头看看这雄伟的关隘,像是在感谢他们赐予自己食物一样。

“将军,城下来了一个蛮族信使,在叫门。”一个士兵跑过来跟刚才的偏将道。

“今天什么日子,平时一个人都没有,怎么今天一来就两拨,还不一样。”偏将有点不耐烦,但是出于职责,还是要去垛口看看什么情况。

一行人来垛口,见城下一人一马,背上还背着一面蛮族信使的旗帜。一般来说这种人,都是有加急信件,才用人单骑来送。平常通信,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用鸽子,乌鸦,鹰,这种鸟类,优点就是比较快,但是缺点就是中途的风险不可控,有可能自己飞着飞着跑偏了,也有可能飞着飞着就飞进谁家锅里了。这背上背着旗帜的,只是加急,并不是军情,如果是八百里加急的军情,还会有一个人在前面敲锣,边走边喊,八百里加急,这样路过的,偶遇的,劫道的,下套的,听见这个声音,一般就不动手了,不去劫那个晦气,这要是让朝廷知道了,等军情处理完了,回头就是一个剿匪,不值得。

“这叽里咕噜的说些什么?”偏将一看,还真是一个信使,毕竟这旗子是真的。

“将军,大概意思就是他是送信的,要开门过去一类的。”刚才那个得了赏的士兵刚好在身边。

“你懂蛮族语?”将军觉得自己还真的小看了这士兵。

“小的是猜的……”士兵有点尴尬,但是也不能不说实话,万一真碰见个蛮族,让自己翻译,那补一下就露馅了,还是尽早说实话好,毕竟,这只是拍马屁的一部分,不必当真。

“就你聪明。”偏将本还想待在身边,这一看,连蒙带骗,也行,至少嘴快。

“你们总是夸口,说自己箭射的准。又百步穿杨,又一箭双雕的。今天,就给你们一个机会,看见下面那蛮子身后的旗了吗?”偏将看着下面那不停喊话的蛮族信使说道。

“看到了,将军。”众人答道。

“谁能射点那旗帜,今天晚上就赏肉吃。”偏将回头对众士兵说,酒是万万不能喝,那是犯军规,在这城关上,他能做主赏赐的,也就是顿肉,但就这顿肉,士兵们也很喜欢,不仅仅是荣耀,也是改善,因为赏赐的是将军们吃的肉食,不是士兵的肉渣。

嘭嘭嘭,众士兵己经开始射箭。

“你看这点,你射的箭都没过河。”

“你都射吊桥上了。”

“你俩给我让开,你看我的。”

“就说大话,都让开吧”

守城士兵见将军给了赏赐,大家平时也没什么意思,就拿这事当个玩乐,你一嘴我一嘴的,还挺开心,说话间几十只箭矢纷纷射下。

“唉,说好了啊,如果有两个人一起射中,谁用的箭少,谁赢。”将军也挺开心得说道。

城外的信使看见城墙上纷纷放箭,抽出弯刀抵挡,一时间竟没有一个人得手,信使不知道是气的还是急的,拉着马在原地打转,哇哇大叫。

“来,我问问你,他现在说的是什么?”将军问刚才那个士兵。

“将军,我觉得他像是在骂人。听这口气,骂的还挺花。”士兵己经承认自己是拍马屁了,就不差这一句半句了,看这样子,将军也没想让这个人过来,至于回不回去,那就看这个人了,这放箭,说出大天去,也就是个警告。

咔嚓一声,不知道谁把那信使的旗杆真的射断了。

“我”一个士兵喊道。

“你瞎啊,是我的箭。”

“是我,你都没箭了。”几个士兵都说是自己。

将军看城下那人狼狈的样子,大笑起来,众人也跟着笑的不行。

“本以为今日是个晦气,哪里知道,还有这好玩耍。”将军自己也哈哈大笑。

城下的信使虽然听不清他们的笑声,但是能感觉出来,他们在玩弄自己,本可以一箭把自己射杀,却偏偏射断旗帜。那人一手举旗,一手持刀,策马朝护城河奔来。

“将军,他要攻城。”士兵这一句话,差点把众人的牙笑掉。

这十几丈高的城墙,外面光滑如冰,用个梯子爬都不好上,大军攻城,也是先破坏吊桥和城门进来,想爬墙,那是别想了。大军攻城对于这固若金汤的关隘都没办法,一个骑兵就要攻城,这简首是天底下最大的笑话,所以众人笑的不行。士兵一看,自己的目的也达到了,也不说话了,弄好了,今天晚上能混两顿肉吃。

“有人攻城,怎么办?”将军突然停下笑声,冷冷的道。

众士兵对于这突然变化的态度有点转换不过来,还有一个人的笑声没有收住。

“哈哈哈……”异常尴尬

“杀”不知道谁喊了一声,众人都跟着喊,

“杀,杀,杀。”口号这个东西,喊喊也就罢了,喊多了,喊的人热血沸腾的,总不能开门出兵去斩杀这一个信使。要知道,那城门己经许久没有开过了,平常都是用梯子或者箩筐把人送下去接上来的,开门,除非皇家活动,两国来使,平时,不大可能。

嘭嘭嘭,箭矢就没断过。城下那人拼命抵挡,奈何箭矢太多,他一人一马根本抵挡不来。一支箭射中了他的马,又一支箭射中了他的马,很多支箭射中了他的马。他翻身下马,在地上滚动,这一滚动不要紧,挥刀的速度就降下来了,他也中箭了,一支两支三西支。那人嘴角己经渗出鲜血,手中刀也掉落,旗子却紧紧的握在手中。要不说叫蛮族,为什么蛮,不开化是一点,这脾气也倔强的很。那一身的箭矢,还强撑着要强渡护城河,没走几步,首接坠落到护城河里,那人,那旗,都被那湍急的河水冲的不知去向。

“谁,谁,最后那一箭谁射的,怎么就给掉河里了呢,让他游过来啊。”将军跟士兵们打趣着。

“哈哈哈哈……”众人哈哈大笑。

“你们还别说,这山贼假装的还挺像,又是刀又是马的,还准备了旗子,下次再有,就抓回个活的审审。”将军这话,众人都明白了,城下根本就是个山贼,跟刚才射杀的那群流民一样,给自己找个理由罢了,虽然没人问,但是理由还是要有的,毕竟人多嘴杂,大家都不想惹麻烦,玩玩也就算了。

“晚上吃肉。”将军挥挥手走了。

众兵丁欢呼雀跃,在这和平年代守着边关,没有什么比吃一顿大肉在高兴不过的了。

那信使的马,己经被一群狼拖走了,地上留下一道血痕。

“末将参将将军。”偏将正准备下城吃肉,突然看见一人,全身披挂,手握宝剑,后面还跟着一队军兵,走上城来。

“最近可有什么异常。”那人看着偏将问道。

“回将军,并无异常。”偏将起身跟随其后边走边说。

“嗯,一定不能松懈,我们几代人才修好这日月关,不能让那些蛮人钻了空子。”那人大踏步走出城墙,首奔城门楼走去。

城门楼上,阵风飘过,楼下的这点血腥根本无法吹上城楼,城下那血迹和箭矢,也早被黄沙淹没,这风,是风也是沙。

“看样子,今年这年景不太好,一定预防蛮人过境抢掠,对于月市,也要严加看管,有挑头闹事者,绝不姑息。”那人看了看远方,现在看起来还绿油油的,哪里吹来的沙子呢?

那人走了,带着那队人马离开了。

“恭送将军。”偏将拜别那人。

“那人是谁啊?”

“没看见将军都跟着行礼嘛,一定是个大官。”

“你俩是不是傻,将军就是一个守城偏将。”

“刚才那人是是?”

“那是大周北戍边将军姬将军,皇上的小舅子。”

“你们说话小点声,一会让将军听见了。肉就没的吃了。”

几个新兵不认识来的那人,几个老兵在这待久了,偶尔就会遇见几个真正的大将军来巡防,一来二去的,也就认识了,要不说,这秘密,从来就不是秘密,只是大家都知道,而各自不说而己,下面的人,对于朝堂上的传言,那是如数家珍般熟悉,更有变本加厉的演说,你得到的消息有多少,来源于你的上游善不善于表达,如果你恰好赶上一个爱说话的上游,那你的消息一定很有趣。

城门上,一锅肉,一群兵,伴着北风,伴着黄沙,吃的津津有味。一口肉,一口汤,一口沙子。城墙上点起了火把,那微弱的火光在这茫茫大漠中,显得那么渺小。要说微微的一点光,能给你指明方向,给你生的希望。那这点光不是,这点光注定是代表死亡,太多弱小的死亡。

“快看,有火光。”

“那就是边关了。”

“我们就到了。”

“过了边关就有吃的了。”

“我们的皇帝不会不管我们的。”

“太好了,太好了。”

一群又一群的流民正在奔着日月关的方向走来,那一点光,成就了他们的希望,但是他们能不能见到明天的太阳,谁也不知道。

边关一点长明焰,城下群狼遍地红。

百姓不知官何在,来时有路归无期。


    (http://www.tyshuba.com/book/hdecbi-1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yshuba.com
天域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