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高育良的新论,孙连城的天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6章 高育良的新论,孙连城的天元

 

电话挂断,高育良却没有动。

他站在书房窗前,手指无意识地着微凉的玻璃,目光投向远方汉东大学那熟悉的轮廓,但视线里映出的,却是孙连城懒散而无辜的脸。

脑海中,一幕幕看似毫无关联的画面,此刻正被一根无形的线,迅速地串联起来。

信访办门口,用最低的成本,消解了李达康雷霆万钧的问责。

丁义珍出逃前夜,“看流星雨”的荒唐借口,让他奇迹般地与一场政治地震擦身而过。

大风厂对峙现场,一顿从天而降的盒饭,竟让剑拔弩张的群体事件暂时偃旗息鼓。

以及刚刚,侯亮平口中那场堪称惊心动魄的“人肉炸弹”危机。

高育良的思维仿若精密计算机,高速运转,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进行重组、分析、建模。

他眼中的光芒越来越亮,一个近乎荒诞,却又逻辑自洽的惊人结论,在他心中赫然成型。

他不是在甩锅。

高育良猛地转身,眼神中骤然迸发出灼热的兴奋。

他是在……“精准投送”!

蔡成功这枚炸弹,威力巨大,牵扯甚广。

在汉东,无论落入汉大帮还是秘书帮任何一派的手里,都可能因为派系利益的考量而被“错误引爆”,或者干脆被悄悄“拆除引信”,最终变成一发哑弹。

孙连城看透了这一点!

所以,他用那种最公开、最夸张、最不容置疑的方式,将这枚炸弹,越过汉东所有的中间层,首接投送到了唯一能保证其最大爆炸威力的人手中——来自北京,代表着中央意志,且与汉东各派系毫无瓜葛的侯亮平!

“高!实在是高!”高育良忍不住低喝一声,激动地一掌拍在书桌上。

他眼中闪烁着棋手洞悉绝妙布局的赞叹与欣赏。

这一手,看似避之不及,实则一箭三雕!

第一,以最决绝的方式保护了蔡成功,堵住了所有想让他闭嘴的人的后路;

第二,将自己彻底摘出泥潭,不沾半点因果;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他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向汉东官场所有派系传递了一个清晰无比的信号:我孙连城,不站队,不拉帮,我只站在“法”和“程序”这一边!

这是何等高明的政治手腕!这是何等深沉的布局!

高育良拿起桌上的电话,首接拨给了祁同伟。

电话接通,他没有多余的寒暄,语气沉凝,前所未有地严肃。

“同伟,关于光明区的孙连城,我有一个新的看法。”他将自己的“精准投送论”简明扼要地阐述了一遍,电话那头的祁同伟,从最初的不以为然,到渐渐沉默,再到最后呼吸都变得有些粗重。

“老师,您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高育良的声音沉凝如铁,“以后面对这个人,要万分谨慎。你以为他是在看星星,说不定他是在看天象,算棋路。他可能不是我们任何一方的棋子,而是沙瑞金书记不动声色,在汉东这盘棋上,悄悄落下的一枚‘天元’!”

祁同伟挂了电话,手心沁出冷汗。

他脑中浮现出孙连城那副与世无争、懒洋洋的样子,一种深不见底的忌惮,自心底蔓延。

与此同时,市委书记办公室里,气氛却与高育良的书房截然相反。

李达康的咆哮声几乎要掀翻屋顶。

办公室里,李达康踱步如困兽,“滑头!懒骨头!彻头彻尾的投机分子!”

办公桌上的文件被他震得簌簌作响。

他也听说了银行大厅发生的事,但他的解读与高育良南辕北辙。

“让他去处理问题,他倒好!把问题当成皮球,一脚踢给了侯亮平!我们京州市自己的事情,最后让最高检的人来给他收场!我们京州市的脸,汉东省的脸,都被他这个宇宙区长给丢尽了!”

秘书小金站在一旁,低着头,连大气都不敢喘。

他知道,书记这是第二次体验到了当初视察信访办窗口时的那种“心梗感”,无能狂怒,却又无处发力。

随后召开的市委小范围碰头会上,李达康果然不点名地痛批了这种“毫无担当、投机取巧”的懒政滑头作风。

但他的批评,却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因为无论过程多么离奇,从结果来看,蔡成功得到了保护,银行稳住了秩序,孙连城本人在程序上更是挑不出任何一丝一毫的毛病。

几个与会的老油条低着头,心知肚明:这孙连城,怕不是个天生的官场泥鳅,滑不溜手,谁也抓不住。

而这场风暴的始作俑者,正睡得天昏地暗。

午后的阳光暖洋洋,孙连城在一阵悦耳的系统提示音中悠悠转醒,仿佛刚刚做了一个收获满满的美梦。

他揉了揉眼睛,拉开系统界面,瞬间笑得合不拢嘴。

【叮!“领导的误解”光环效果显著,目标人物(高育良)己将您的甩锅行为深度脑补为顶级政治智慧,并成功影响其周边人物,奖励咸鱼值+3000点!】

【叮!检测到目标人物(李达康)因您的行为产生剧烈负面情绪,愤怒值爆表,成功为您贡献优质咸鱼值+1500点!】

同一件事,两个大佬,一正一反,居然贡献了双份的业绩!

孙连城爽得差点在老板椅上打个滚。

这感觉,比发现一颗新的小行星还要美妙。

他清点了一下自己暴涨的咸鱼值余额,前所未有的富足感涌上心头。

他大手一挥,决定奢侈一把,首接在技能商城里,找到了那个熟悉的图标。

【临时解决方案生成器(敷衍版)】,兑换时长:包月。

就在他享受着被动致富的快乐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传来。

被侯亮平接手后的蔡成功,心理防线迅速崩溃,如决堤洪流,倾泻出大量关于山水集团官商勾结的猛料,其中不乏一些关键证据线索。

侯亮平的调查工作,因此取得了突破性的重大进展。

这笔“功劳”,在汉东官场许多人看来,源头竟又若有若无地指向了那个“果断送出”蔡成功的孙连城。

尽管他本人,对此毫不知情。

“咚咚咚。”办公室的门被敲响,秘书小王探进半个身子,脸上带着几分难色。

“区长……那个……”

孙连城心情正好,懒洋洋地抬了抬眼皮:“说。”

小王一脸便秘的表情,硬着头皮汇报:“区长,咱们区东城街道和西城街道的老人们,又……又打起来了。”

“哦?”

“为了抢文化中心广场那块地盘跳广场舞,两拨人谁也不让谁,从早上吵到现在,己经闹到咱们区政府大门口了,把门都给堵了……”


    (http://www.tyshuba.com/book/hgdibj-1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yshuba.com
天域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