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南行的暖光
**
正月十六的清晨,矿上的喇叭正放着《纤夫的爱》,林建军把最后一件行李搬上吉普车,回头看见父亲背着双手站在院门口,脚边放着个鼓鼓囊囊的布包。
“爸,就去广州做个检查,又不是不回来,带这么多东西干啥?” 林建军笑着去拽布包,里面硬邦邦的,像是塞了不少煤块样品。
“你懂啥。” 林世宏拍开他的手,“广州那边的煤矿技术员要看咱的煤层样本,这可是正经事。”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我还带了两斤上好的焦煤,给曼丽她爸捎着,人家帮咱这么多,总不能空着手。”
林建军心里一暖。自从晓雅生日宴后,父亲像是变了个人,不仅不再反对他做生意,还总想着帮他打点人情。他刚要说话,苏晴提着食盒跑过来,鬓角还沾着点面粉。
“叔,建军哥,这是我妈蒸的红糖馒头,路上吃。” 苏晴把食盒塞进林建军手里,又拿出个保温桶,“里面是小米粥,叔胃不好,趁热喝。”
“还是小晴细心。” 林世宏接过保温桶,笑得眼角堆起褶子,“你在这儿照看好晓雅,别让她总玩游戏机,耽误了功课。”
“知道啦叔。” 苏晴红着脸,偷偷往林建军手里塞了个布包,“这是晕车药,路上记得吃。”
林晓雅抱着周曼丽送的游戏机追出来,羊角辫跑得歪歪扭扭:“哥,你要给我带广州的棉花糖回来!还要带会唱歌的洋娃娃!”
“知道了,小馋猫。” 林建军蹲下来捏捏她的脸蛋,“在学校乖乖的,要是有人欺负你,就告诉白玲姐,让她给我打传呼。”
白玲从录像厅跑过来,手里举着件新做的小外套:“晓雅,这是我连夜给你缝的,春寒料峭,上学别冻着。” 淡蓝色的灯芯绒上绣着小太阳,正是晓雅昨天念叨想要的样式。
“玲姐你真好!” 林晓雅扑过去抱住她,“等我哥回来,我让他给你涨工资!”
众人都笑起来,林建军揉了揉妹妹的头发,发动吉普车:“走了,争取元宵节赶回来。”
车开出村口时,林世宏突然指着窗外:“那不是曼丽吗?她咋在这儿?”
林建军踩了刹车,看见周曼丽背着个帆布包站在路边,头发被风吹得乱糟糟的。她看见吉普车,眼睛一亮,挥手跑过来:“等等我!”
“你咋不提前说一声?” 林建军帮她把包扔到后座,“不是说学校要补课吗?”
“跟老师请假了。” 周曼丽拍着身上的灰,“我爸说让我陪你去广州,顺便考察电子市场,他想跟你合伙开个电子厂。” 她偷偷从包里拿出个保温杯,塞给林世宏,“叔,这是我妈熬的养胃粥,你路上喝。”
林世宏接过保温杯,笑得合不拢嘴:“这孩子,比建军懂事多了。”
一路向南,车窗外的景色渐渐变了样。黄土坡变成了绿油油的稻田,土坯房换成了砖瓦房。林世宏扒着窗户看个不停,嘴里念叨着:“这南方就是不一样,冬天还有花。”
周曼丽从包里掏出本电子元件手册,指着上面的电路图给林建军看:“你看这款收音机,成本只要十五块,卖三十块绝对抢手,咱矿上的工人肯定爱买。”
“先考察再说。” 林建军笑着说,“倒是你,别总想着做生意,也陪我爸说说话。”
周曼丽吐了吐舌头,凑到前排给林世宏讲广州的新鲜事,从高楼大厦讲到夜市小吃,听得老人眼睛发亮。
傍晚在服务区休息时,林建军刚买完泡面,就看见个穿西装的男人在跟服务员吵架。男人三十多岁,拎着个密码箱,急得满头大汗:“我都说了我的箱子打不开,你们就不能找个钳子来?”
“先生,我们这儿没有钳子。” 服务员一脸为难。
林建军走过去,打量着密码箱:“密码忘了?”
男人点头:“昨晚喝酒喝多了,死活想不起来。”
“我试试。” 林建军从兜里掏出根回形针,掰首了插进锁孔,轻轻一拧,“咔哒” 一声,箱子开了。
男人又惊又喜,从箱子里拿出条红塔山:“兄弟,谢了!这烟你拿着。”
“举手之劳。” 林建军摆摆手,刚要走,男人突然说:“我看你是北方来的?正好我是广州百货大楼的采购经理,姓刘。你们要是带了特产,我可以帮忙代卖,提成比供销社高两成。”
林建军心里一动:“我们带了些焦煤样本,想找技术员看看品质。”
“这好办。” 刘经理递来张名片,“我认识省煤矿设计院的张教授,明天我带你们去。”
第二天一早,刘经理果然开车来接他们。张教授看着焦煤样本,连连点头:“这煤品质不错,适合炼焦,我给你们介绍个钢厂,他们正缺这种煤。”
林建军当即跟钢厂签了供货协议,价格比给本地钢铁厂的还高了五块。林世宏看着儿子在合同上签字,悄悄对周曼丽说:“这小子,真长大了。”
看完病,林世宏的检查结果出来了,没啥大毛病,就是有点慢性胃炎,医生说养养就好。林建军松了口气,带着父亲去逛电子市场。
市场里人山人海,各种电子元件堆成了山。周曼丽像只快乐的小鸟,拉着林建军在摊位间穿梭:“你看这随身听机芯,比咱进货的便宜三成!还有这传呼机显示屏,广州产的比进口的还耐用。”
林建军被她拉着,眼睛却被角落里的摊位吸引了 —— 那里摆着台旧电脑,虽然是最老式的 286,却让他心头一跳。这年代电脑可是稀罕物,要是能弄批来,教矿上的会计用,算账能省一半功夫。
“老板,这电脑咋卖?”
“五千一台,不还价。” 老板头也不抬。
“太贵了。” 林建军皱眉,“我要十台,三千一台咋样?”
老板打量着他:“你要这么多干啥?”
“给煤矿用。” 林建军说,“我爸开矿的,正缺这玩意儿记账。”
老板眼睛一亮:“你是大同来的?我表哥也在那儿开矿,叫王老五。”
林建军心里一乐,世界真小:“王哥是我朋友,我让他给你打个电话?”
老板赶紧摆手:“不用不用,看在王哥面子上,三千就三千,我再送你十套软件。”
正说着,周曼丽举着个游戏机跑过来:“建军你看,这是新款的任天堂,晓雅肯定喜欢!”
“买!” 林建军二话不说付了钱,心里盘算着回去给妹妹个惊喜。
晚上,陈瑶请他们去吃广州早茶。虾饺、烧卖、肠粉摆了一桌子,林世宏拿着筷子不知所措:“这玩意儿咋吃?”
“叔,我喂你。” 周曼丽夹起个虾饺,吹凉了递到他嘴边,“这是虾饺,里面是虾仁。”
林世宏尝了一口,连连点头:“好吃!比家里的饺子鲜。”
陈瑶笑着说:“我跟服装厂的老板谈好了,他们的牛仔裤按成本价给咱,比赵鹏的还便宜。对了,曼丽说你想买电脑?我认识个海关的朋友,能弄到免税的,比市场价便宜一半。”
“真的?” 林建军眼睛一亮,“那太好了,我正愁预算不够。”
周曼丽突然碰了碰他的胳膊,指着窗外:“你看那是不是苏晴?”
林建军抬头,看见苏晴提着个布包站在酒楼门口,正踮着脚往里张望。他赶紧跑出去:“你咋来了?”
“我妈说叔胃不好,让我送点老家的小米过来。” 苏晴红着脸,从包里拿出个保温桶,“这是我熬的小米粥,叔喝了养胃。”
“你这傻姑娘,这么远跑过来。” 林建军接过保温桶,心里暖暖的。
周曼丽和陈瑶也走出来,周曼丽拉着苏晴的手:“快进来,我刚点了你爱吃的蛋挞。” 苏晴本来还有点拘谨,被她拉着,倒也放松下来。
饭桌上,苏晴拿出个小本子,里面记着诊所的收支情况:“这个月赚了两千三,我妈说存起来给叔买药。”
“傻丫头,钱你自己留着。” 林建军给她夹了个蛋挞,“回头我给诊所换台新冰箱,夏天放疫苗方便。”
林世宏看着三个年轻人说说笑笑,突然叹了口气:“要是你妈还在,看见这光景,肯定高兴。”
众人都安静下来,周曼丽赶紧岔开话题:“叔,明天我带你去逛公园,那儿有唱戏的,跟咱县的晋剧不一样。”
回旅馆的路上,林建军牵着苏晴的手走在后面,珠江的晚风带着潮气,吹得人心里痒痒的。
“下次别这么折腾,有事打传呼就行。”
“我就是想你了。” 苏晴低着头,声音小小的,“晓雅也想你,每天抱着你买的布娃娃睡觉。”
林建军停下脚步,看着她被路灯拉长的影子,突然说:“等回去,咱就订婚吧。”
苏晴的脸瞬间红透,轻轻 “嗯” 了一声,踮起脚尖在他脸颊上亲了一下,转身跑回旅馆。
林建军摸着发烫的脸颊,傻站了半天,才发现周曼丽站在不远处,手里拿着件外套:“晚上凉,披上吧。”
“谢了。” 林建军接过外套,上面带着淡淡的香水味。
“苏晴是个好姑娘。” 周曼丽看着江面,“我爸说,要是你俩成了,他就认苏晴当干闺女。”
“曼丽……”
“别跟我说对不起。” 周曼丽笑着打断他,“我爸说了,做生意得有竞争,谈恋爱也一样。我不会认输的。”
林建军看着她亮晶晶的眼睛,突然觉得这趟广州没白来。
元宵节前一天,他们总算赶回了矿上。林晓雅早在村口等着,看见吉普车就扑过来:“哥!你可回来了!”
“看我给你带啥了。” 林建军从包里掏出游戏机,晓雅尖叫着抱在怀里,又看见苏晴,赶紧扑过去,“苏晴姐,你咋也回来了?我给你留了芝麻汤圆!”
院子里,白玲正挂红灯笼,看见他们回来,赶紧端出热腾腾的汤圆:“刚出锅的,快尝尝。” 黑芝麻馅的,正是林建军爱吃的。
林世宏看着满院子的彩灯,突然说:“建军,明天让食堂杀头猪,咱请全矿的人吃顿饭,就当庆祝我身体没啥大事。”
“好!” 林建军笑着说,“再请个戏班子,唱三天三夜。”
晓雅抱着游戏机蹦蹦跳跳:“我要让戏班子唱《西游记》!”
(http://www.tyshuba.com/book/hi0gi0-1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ysh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