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在办公室的碎纸机前,看着被粉碎的市场调研报告,耳边回响着林深的警告。一周前,他们在咖啡馆讨论算法应用时,邻桌突然传来摔杯声。一个戴着鸭舌帽的男人瞪了他们一眼,嘟囔着 “多管闲事” 匆匆离开。苏晚当时并未在意,现在想来,那人起身时露出的袖口,和今早试图闯入她办公室的黑衣人袖口花纹一模一样。
“这些人动作真快。” 林深的声音从手机听筒传来,带着电流杂音。他正在复原被删除的代码,突然发现所有异常操作的时间戳,都与苏晚发送数据的时间高度吻合。“有人在监控我们的通信。” 他话音未落,实验室的网络突然中断,备用电源启动的瞬间,墙上的应急灯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像极了敦煌壁画里那些神秘的飞天。
这让他想起和苏晚第一次深入交流的那个下午。苏晚指着咖啡馆墙上的《清明上河图》复制品说:“你看这市井交易,和现在的量化交易没什么不同。古人用算盘计算盈亏,我们用算法预测趋势,但如果失去了人性的温度,再精妙的计算都是冰冷的。” 那时林深不以为然,首到他的 AI 系统误判了用户的悲伤情绪,才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分量。
此刻,苏晚在档案室翻找祖父留下的旧物,手电筒的光束扫过布满灰尘的木箱。当她打开一个帖子 “机密” 标签的铁皮盒,里面除了账本,还有一张泛黄的照片 —— 祖父站在敦煌莫高窟前,背后的壁画上,飞天飘带的弧度竟与林深代码里的异常字符排列如出一辙。她的手微微颤抖,立即拍照发给林深:“我好像找到关键线索了。”
与此同时,林深在老程序员的办公室发现了一张字条,上面的字迹与苏晚祖父账本上的签名笔迹惊人相似。他的心跳加速,窗外的雨越下越大,打在玻璃上的雨点模糊了城市的灯光,就像他们此刻陷入的迷雾,真相似乎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林深用铅笔在便签纸上反复描摹着字迹的轮廓,笔尖在“义”字的最后一捺处突然停顿——那个上扬的弧度,竟与苏晚发来照片里敦煌壁画飞天飘带的转折如出一辙。他抓起手机正要拨号,却在解锁界面看见苏晚三分钟前发来的加密信息:“坐标己锁定,明早六点见。”窗外的霓虹透过雨幕晕染成模糊的光斑,像极了苏晚笔记本里那些被咖啡渍晕染的商道笔记,看似混沌,却暗藏秩序。他将字条塞进贴身口袋,起身时带落的草稿纸在风中散开,上面凌乱的代码与苏晚祖父账本上的算筹符号,在落地窗前的月光里交织成全新的图案。
夜色愈发深沉,林深将草稿纸重新整理好,那些交织的符号仿佛在黑暗中生长出全新的脉络。他知道,苏晚发来的加密信息意味着新的突破,也可能潜藏着更大的危机。窗外的雨彻底停了,城市的喧嚣在寂静中若隐若现,而他的内心却翻涌着前所未有的坚定。第二天清晨的会面,或许将揭开这场科技与隐秘交织的谜题,又或许,会让他们陷入更深的旋涡。但无论如何,他与苏晚早己选择并肩前行,去触碰那近在咫尺又遥不可及的真相。
(http://www.tyshuba.com/book/hicagb-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ysh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