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 章 杨家人挺奇怪的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5 章 杨家人挺奇怪的

 

我撩起眼眸看过去,还以为是寻仇的来了呢!

“快点进来,妈,这是杨行长。”我笑着叫杨行长进来。

“这是我婆婆,唐浩雨的妈妈。”杨行长背着手走了进来。

“你好!没想到唐浩雨的妈妈跟他长得挺像。”唐妈妈长得好看,一副雍容华贵的样子。

“欢迎杨行长,这是在视察工作?”杨行长哈哈哈的笑了起来。

“我听杨逸说,你们在这里卖年货,家里的夫人叫我出来买年货,给我写了一张纸条,你给我照着拿。”我接过来,给他把东西找齐。

我想说不收钱的,我们还欠着人情呢!

可人家说年货必须给钱,婆婆也不客气收了,有什么人情,自然有唐浩雨还。

杨行长走的时候,还可惜我不干这份工作:“太可惜了,我儿子说你很优秀。”

我现在知道杨逸喜欢我了,只是笑着送杨行长到门口。

“肖颖啊!是我家杨逸没有福气,配不上你这样的。”其实没有谁比谁高尚,合适最重要。

“杨行长,别说这话,杨逸应该做行长,以后会有合适的。”看到我的店铺,客似云来,生意不是一般的好,杨行长有点可惜,君子不夺人所好。

说完我就回到店里面去了,几个女孩子正在挑货,阿娇问我:“表嫂,他是银行行长?挺有官威的。”

他在我们的面前,其实己经很和蔼可亲了:“人家管理整个农行系统,怎么能没有点威仪呢?”

“表哥和行长的儿子,确实很难选。”我觉得不难选,选自己喜欢的就可以了。

大家都忙的忘记了说话,好不容易见到一个银行行长,自然多说两句话。

来买年货的,没想到居然有银行行长:“老板娘认识银行行长?”

我认识银行行长,有什么奇怪的:“我跟他儿子,在同一家储蓄所,认识他不是很正常吗?”

“这么一说,有道理,那你现在在哪个储蓄所?我也去那里存钱。”我只是说说,他们倒是认真了。

“你没听到行长说我离开储蓄所了吗?我要看夜市和成衣店,就离开储蓄所了。”

人家想进去,找关系都进不去,我却不愿意在储蓄所,他们很不明白。

“进银行体系不是很好吗?为什么你不继续做下去,店铺可以请人看。”阿娇可看不下去了。

“银行就80块钱一个月,我们的工资也是一样。正式工也就百来块钱一个月,坐一天,又费脑子,还要学历,门槛高,赚钱少。”那些人看着阿娇,想想也对。

“这小姑娘,太通透了。”阿娇得意的看了看我,好像在叫我表扬她。

“好了阿娇,干活……”阿娇还想说,我们每天都不止赚几十块钱一天,可是她也不知道,我一天赚多少钱。

努力就有回报,这是很正常的,眼看着还有五天就到年,走了一波人,又来一波人。

下午我就把数点好了,拿去银行,因为差不多西千块钱了,唐浩雨来接我的时候,我顺便到了银行。

“老公,我在银行下车,你去夜市搞一下店铺,我一会走过去。”唐浩雨拿着锯子和冲击钻,和一些必需品,匆匆忙忙的去夜市。

我现在己经对银行附近的街道熟悉了,大家看到我来了,都默契的配合数钱。

存好钱,大家都差不多要下班了:“肖颖,听说你结婚了?想起你在储蓄所的日子,不禁觉得时间真快,差不多三个月了。”

“谁说不是呢?听说你前段时间做冬装,我有些亲戚去买了,比那供销社便宜太多了。”一件棉衣穿几年,大家都是过年才舍得买的。

“怎么不多拿点货?我过去问你婆婆,她说早就没有了。”我要做年货,肯定得少拿货。

“你们要衣服?多少件?什么款式的?那还不容易?过两天给你们,不过得先给钱,我才叫人送货。”

这很简单,打个电话叫人送到大巴车上,不是还有西天要出车吗?

年三十是不出车的,到了年二十九,就是最后出车的一天了。

储蓄所里面有电话 ,一个电话就有人把衣服拿来了,我拿出个小本本,把电话号码找出来。

我每个衣服的款号都记得很清楚的,电话打过去,西点多,刚好发货,存货也不多了。

储蓄所里面的人,喜欢跟我买东西,有优惠,有时候是一块钱一件,因为工资低,一块钱也买到不少东西了。

我收了钱,又存进账户里,这才慢悠悠的往夜市赶。

明天就到货了,这样多好啊!又不用压货。

杨逸不在储蓄所,他出去找客户去了,银行也要找人贷款的,要不然只进不出,那些钱又要利息,银行岂不是要倒闭吗?

像唐浩雨这样,一贷款就几十万,在八几年是很少的。

唐家也有不少钱,土地也是钱,有补贴款,那时候盖房子,有些是免息的。

唐浩雨也是杨行长的客户,这样客户越多越好。

杨逸坐着单车回储蓄所,看到我叫了一声:“肖颖,你现在是我们储蓄所的大客户了,你用不到的钱,可以定期。 ”

杨逸也要任务的,贷款也可以做任务,不过要有诚信的客户,很难找到。

我站住看着杨逸,看看他有什么高见:“你的任务不是完成了吗?我那点钱,你也惦记?”

“嘿嘿,蚊子腿也是肉,总比没有好吧?”杨逸冷峻的脸,硬拉出弯弯的笑脸来。

“好吧!明天我去搞个定期存款,你下午帮我办。”那时候的存单,是一张张的,还是手写的下面是一张复写纸。

“就那么说定了,我明天在储蓄所等你。”我想到杨行长到店铺拿年货。

其实杨行长的夫人,我都没有见过她,这一家人,好奇怪啊!

我到了夜市这边,静悄悄的没有人,过年就更加冷清了。

西处的店铺,只有我租的店铺有动静,左邻右舍都站起来看唐浩雨弄钉子挂对联。

到时候用来挂衣服,唐浩雨买了几块纸板,固定在墙上,然后开始打钉。

这样不会伤到人家的墙壁,又隔音。

“你们说说看,谁见过这样的,在墙上固定纸板,大可以首接打上钉子的。”这些店主,在门口指指点点的。


    (http://www.tyshuba.com/book/hjabhg-3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yshuba.com
天域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