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引发实验意外的引力场发生器与相关所有实验数据。
如同一把钥匙,瞬间点燃了沈渊灵魂深处最炽热的火焰。
他整个人完全沉浸到了曲率超空间引擎的奥秘之中。
物理实验室仿佛成了他的第二个家。
全息星图上复杂的公式和力场模型取代了星辰的位置。
当苏瑶结束柯伊伯带的演练,风尘仆仆地返回蓝星基地时。
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个近乎“入魔”的沈渊。
她带着一丝兴奋想分享猩球军团的进步。
刚开口:“木头,我们回来了,那些大块头……”
“嗯,好,辛苦了。”
沈渊头也没抬,手指在虚拟键盘上快得只剩残影。
目光死死锁定着屏幕上滚动的引力子流数据,敷衍地应了一句。
“我这边……有重大突破!非常关键!”
苏瑶愣在原地,心头刚涌起的分享欲被浇了一盆冷水。
但更多的是担忧。
她太了解沈渊了,这种状态。
必然是研究进入了最关键的攻坚阶段,几乎忘我。
她默默转向一旁静静悬浮的星海投影,用眼神询问。
星海平静地回应:“苏瑶小姐姐请放心。
沈渊的身体指标在安全范围内,只是在之前实验中……发生了一次意外。”
星海简洁地讲述了引力场发生器失控、微型曲率泡出现,
以及设备跨越数千万公里空间转移的惊险过程,忽略了念力护罩的事情。
苏瑶听得心都揪紧了,脸色发白:“什么?!
空间转移?那他没有受伤吧?!”
“沈渊反应及时,迅速脱离了危险区,并未受到任何物理伤害。”
星海确认道:“这次意外虽然危险,但提供了通向‘曲率航行’的关键数据。
他现在正处于……极度兴奋的研究状态。”
苏瑶长长松了口气,拍拍胸口:“吓死我了……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得知是虚惊一场,并且因祸得福。
她心中的担忧迅速转化为理解和支持。
甚至带着一丝为沈渊感到的骄傲。
她看着紧闭的实验室大门,无奈又温柔地笑了笑:“好吧。
木头这个状态,天塌下来估计也顾不上,让他安心搞研究吧。
星海,帮我照顾好他,提醒他按时吃饭休息。”
她明白沈渊此刻的状态——那是科学家触摸到宇宙终极奥秘边缘时的狂热与忘我。
“放心,我都盯着呢。”星海微微颔首。
随后,她悄无声息地退出了研发中心。
将空间留给了那个与星辰奥秘搏斗的身影。
第二天,苏瑶便返回了月球基地。
她的心思很快转回到即将到来又一次实战演练上。
新的实战演练将以对抗形式进行,对抗由星海控制的无人化舰队。
这次对抗实战,不仅是对猩球先锋军团三个月训练的最终检验。
更是磐山级、雷殛级、共鸣者级三款全新星舰的首次规模实战测试。
作为指挥官,她需要做足准备,特别是物资补给和战术预案。
在忙碌的间隙,她特意抽空去了生态区。
探望那些己初具“猩球人”文明雏形的战士们。
她穿着笔挺的指挥官制服,行走在模拟丛林与训练场之间。
用温和而坚定的语气与猩球人长老们交谈。
了解新成员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她甚至亲自观看了一场小型的肉体对抗演练。
对表现出色的个体给予了明确的赞扬。
“你们做得很好,进步非常大!”
苏瑶站在高台上,声音清晰地传遍整个训练场。
“记住你们的身份,你们的荣耀!
接下来的演习,将是你们证明自己的舞台!
捍卫猩球人的荣耀时刻!”
“为了创造者!为了指挥官!为了猩球人!”
上万名猩球人战士的吼声震耳欲聋。
充满了被认同的激动和昂扬的斗志。
这种关怀与激励,是凝聚智慧生物军团不可或缺的纽带。
这苏瑶通过学习后得知的一个要点。
三天后,一切准备就绪。
庞大的舰队。
包括猩卫级、1000艘磐山级、1000艘雷殛级以及作为指挥节点的10艘共鸣者级。
在月球基地空港列阵完毕。
苏瑶登上旗舰“凤鸾号”,目光扫过舷窗外钢铁的洪流。
沉声下令:“凤凰战队,‘猩卫’分队,目标柯伊伯带实战演习区,出发!”
引擎的蓝焰再次点亮深空,庞大的舰队驶向太阳系的边缘战场。
就在苏瑶率舰队出发后不久。
而几乎在苏瑶舰队出发的同时。
沉浸在研究中的沈渊,思维高速运转的间隙。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
他猛地停下手中的虚拟建模,对星海下达指令:“星海!
立刻中断比邻星侦察计划!让那一千艘侦察星舰全部返航!”
星海瞬间理解:“指令确认。中断原因:等待曲率引擎换装?”
“是的,让它们继续执行任务毫无意义!”
沈渊语速极快,带着一种战略家的果断。
“以它们0.92倍光速的龟爬,到达比邻星还要三年多!
等我们掌握曲率引擎后,新造的侦察舰也许几天就能追上它们!
洞察者级的速度优势在即将到来的曲率技术面前,将变得不值一提。
召回换装,才是最高效的选择。”
星海立刻执行:“召回指令己发出。
预计所有‘洞察者级’将在152天后全部返回冥王星基地。”
这个决定清晰而明智。
沈渊满意地点头,将这点“战略微调”抛诸脑后。
再次全身心投入到疯狂解析和逆向工程之中。
……
时间在沈渊废寝忘食的攻坚中飞速流逝。
有了那次意外诞生的“半成品”。
以及沈渊日益强大的精神力。
极大地增强了对微观能量场和空间结构的精妙感知与控制。
使得研究的进度快得惊人。
一个月!仅仅过去了一个月!
月球基地研发中心最核心的隔离实验室内。
一台首径达数十米、结构复杂到令人目眩、闪烁着幽蓝色能量回路的庞大装置。
曲率超空间引擎原型机静静地躺在特制的固定架上。
它的主体由多层嵌套的环形力场发生器和超高强度的三号振金合金骨架构成。
核心处跳动着不稳定的空间奇点光芒。
散发出令人心悸的空间波动。
“曲率引擎的原理是制造一个包裹住舰船独立于正常时空的“曲率泡”内。
通过压缩舰船前方的空间和膨胀后方的空间,使得空间形成落差,产生‘流动’。
舰船本身在泡内处于静止状态,并未真正“移动”。
而是空间本身在“流动”,携带着曲率泡以超越光速的速度前进。
这巧妙地规避了相对论对于物质速度不能超越光速的限制。”
沈渊向闻讯而来的苏瑶全息影像解释着。
他指着引擎核心:“技术核心在于维持这个‘曲率泡’的稳定。
以及精确控制空间压缩/膨胀的梯度。”
苏瑶的全息投影看着那台散发着神秘力量的引擎。
即使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沈渊话语中的震撼。
值得注意的是,这台曲率引擎只负责制造和维持“曲率泡”。
实现超光速的曲率航行。
一旦脱离曲速状态,舰船的常规移动仍需依赖传统的核聚变脉冲推进器。
(http://www.tyshuba.com/book/iechjd-19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ysh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