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妖僧笮融的上万僧兵,包围在曲阿附近的山谷中,没想到意外得到未来江东的小霸王孙策救援。
我们打退笮融后,孙坚将投降的几百僧兵整合到他的淮泗精兵内,补充了军队。
我们就在一起安营扎寨,把酒言欢。
我问孙策:“为什么刘繇会来当扬州刺史,袁术是如何来到扬州?”
孙策回答道:“当初,我的父亲孙坚被荆州的刘表部将黄祖射杀,袁术被袁绍和曹操、刘表联合赶出了南阳和豫州,无奈只好来到寿春,赶走了朝廷任命的刺史。
于是,朝廷下诏任命刘繇为扬州刺史。
扬州刺史的驻地本在江北的寿春,但当时淮南一带己是袁术的势力范围。
刘繇忌惮袁术,不敢前往扬州,打算南渡长江。
在我舅舅吴景、叔叔孙贲的帮助下,将刘繇迎接到江南的曲阿,才使他得以在扬州立足。
当时袁术将我舅舅吴景任命为丹阳太守,我又为袁术攻庐江,刘繇担心自己被袁术吞并,因此结下了嫌隙。
由于舅舅吴景、叔叔孙贲是袁术所任用的人,刘繇便迫逐他们二人。
他们二人退往江北历阳。
刘繇派遣樊能、于麋屯兵横江津,张英屯兵当利口防御袁术。
袁术任命故吏惠衢为扬州刺史,并且让他与吴景、孙贲合攻张英、樊能,惠衢等人一年多也未能攻下。
而刘繇被朝廷加授为扬州牧、振武将军,拥兵数万。
刘繇在扬州时,国家丧乱,士友多向南方逃难,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汝南人许劭。
刘繇接待收养他们,与他们同甘共苦,得到了一定的名声。
东莱人太史慈与刘繇是同郡,他也渡江到曲阿来见刘繇。
可以说,目前的扬州,形成了袁术和刘繇他们两雄并立的局面。
我站着对孙策说道:“他们再厉害,最终都会被你打败,你才是未来江东第一人!”
孙策听到我窥探到了他内心的野心,尴尬地端起酒杯和我共饮。
孙策苦笑道:“袁术为人反复无常,往往言而无信,他曾许诺让我任九江太守,过后却改用自己的亲信丹阳人陈纪担任此职。
后来,袁术准备攻打徐州,向庐江太守陆康索求三万斛军粮,陆康不给,袁术大怒。
我以前在舒县时曾去拜访过陆康,陆康看不起我,只让自己的主簿接待,自己不出来相见。
袁术见我和陆康有仇,就派孙策去攻打陆康,并且允诺说:之前我错用陈纪,经常后悔自己用错人了。如果这次你能抓获陆康,庐江郡就真正属于你所有了。
我奉命出击,交战两年,死了很多兄弟,才艰难拿下了庐江郡。
可是,袁术却任用他的老部下刘勋,当了庐江太守。
看到他如此阴险,我就带着部队南下历阳,脱离他的掌控!”
我笑着说道:“你能力才华过于出众,人家把你当工具人,防止你自立!如今,刘繇占据曲阿,王朗占据会稽,其他的都是袁术的势力。料定你未必能有什么作为,才把你放出来!”
孙策苦笑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为了安抚我,表奏朝廷任命我为折冲校尉,代理殄寇将军,只给我配备一千多的士卒及相应的军需品,战马几十匹,宾客中愿意跟随者几百人。
好在我父亲威名非常高,一路上不断有人来投奔我,等到了吴景的驻地历阳时,我的兵众己发展到五、六千人!”
这天晚上,我们都喝醉了,躺在草地上,仰面朝天!
他笑着问我:“听说黑山侯有预测未来的能力,不知道我的事业会怎么样?”
我沉思很久,然后对他说道:“将军会打败扬州刺史刘繇及其部将樊能、于糜、张英。
击败会稽太守王朗和吴郡太守严白虎。袁术称帝后,孙策公开与袁术决裂。
击败庐江太守刘勋和荆州牧刘表部将黄祖。
夺取豫章郡后统一江东地区后,被吴郡太守许贡的门客所伤,不治身亡。
你弟弟孙权会接过你的衣钵,最终占领扬州、交州、半个荆州,天下三分有其一!”
孙策听完后,大吃一惊,他对我说道:“没想到黑山侯说的,正是我想干的!”
我笑着说道:“你英年早逝,不觉得可惜吗?”
孙策慨然道:“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建功立业,著鞭在先。今若不取,为他人所取,悔之晚矣。”
第二天,我们就分手告别。
看着孙策率领着江东创业天团,渐行渐远,首至消失在视线的尽头。
我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当年那个逆流而上、不畏强权的孙坚的身影。
蔡文姬站在我身旁,似乎也被这一幕所触动,她轻声问道:“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我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他带兵去开创江东的事业,而我则要带兵回到黑山,守护那里的百姓,保境安民。”
做出这个决定并非易事,但我深知自己的责任所在。
黑山是我起家之地,那里的人民需要我的保护。
特别是如今天下大乱,百姓民不聊生,我要把黑山打造成一片和平的世界!
带着部队,我踏上了归程。
一路上,我不断思考着未来的道路,心中既有对江东创业天团的祝福,也有对黑山百姓的牵挂。
晚上,我会和蔡文姬一起研究这本《西十二章经》。
这本书显然不是一般的书籍,而是一本佛教的不外出的武功。
佛教讲究“慈悲为怀”,佛教武功强调内外兼修,即身体和心灵的双重修炼。
通过呼吸吐纳、静坐禅定等方法,达到身心合一、内外协调的境界。
我们拿出这三本经书,放在无名圆体面前,那五千多字和三本书居然相互关联。
我驱动身体内的功夫,居然出现一小半时空飞船的模样。
我终于知道,为何要修炼几部经书了。
原来这些武功就是开启时空飞船的造逝!
蔡文姬自然是被这神迹所震惊。
当然,行军过程中,我和蔡文姬还会像一对夫妻一样,享受着难得二人世界!
当我终于与驻守徐州的部队成功汇合时,却突然接到了一封来自长安汉献帝的密信。
信中的内容让我大吃一惊:“长安有难,速回救援!”
我来不及多想,立刻召集众将商议此事。
就在此时,董承的八百加急密信也如疾风般送达。
打开密信,里面详细描述了长安的局势。
原来,长安真的己经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http://www.tyshuba.com/book/babhii-12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ysh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