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李傕手下中郎将张苞、张龙与郭汜,合谋诛杀李傕失败后,李傕就对汉献帝进行严密防控。
他害怕郭汜和我趁机劫走汉献帝,失去了最后一张底牌。
丧心病狂的他,居然把刘协带到北坞,只有伏皇后、宋贵人等人跟随刘协。
李傕设反关校尉监察刘协,隔绝内外。
这无异是一座监狱,而天子成为高级的囚徒。汉献帝刘协迎来最为屈辱的日子。
趁着夜幕,我亲自带来了一百名死士进行劫狱。
没想到我们到了那里,才傻了眼。
这是一座由巨大石头堆起来的城堡,高几十米,里面布置了一万多人。
几乎没有任何机会。
我暗中找来了李傕部下董承。
董承对我说道,如今的天子生不如死。
这时,正值盛夏酷暑。
由于,李傕要求宫人、侍臣不得携带谷米跟随刘协。
入门又有禁防,不能外出购买。
侍臣忍饥受渴,刘协请求李傕给五斛粳米、五具牛骨,以赐宫人、侍臣。
李傕说:“每天早晚己经两次上过饭了,还要米做什么?”
于是,只送来几具放了很久的牛肉牛骨,都己经臭到不能吃了。
献帝大怒,打算责备李傕。
侍中、卫尉杨琦,也是杨彪的从兄上奏:“李傕是边地之人,沾染蛮夷的风气,如今他自知犯下悖逆之罪,经常闷闷不乐,想要把车驾带到黄白城以泄其愤。臣希望陛下能容忍,暂时不可彰显其罪。”
献帝听从,只好咽下这口气。
到了五月,李傕为了躲避郭汜的进攻,加之长安己经被火烧光,粮草干情,想把刘协迁移到黄白城。
黄白城位于凉州北地郡池阳县,为朝廷储粮屯兵之处。
是李傕的封地,他被封池阳侯,屯兵黄白城。
当时司徒赵温,因受到李傕猜忌而也被关在坞中,他得知此事后,写信责备李傕:
“将军之前托名为董公报仇,实则攻屠京城、杀害大臣,天下不可,家见而户释也。如今将军与郭汜因一点不和,搞成深仇大恨,致使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若再不改悟,便会给国家带来灾难。陛下下诏希望你们和解,现在诏命不得执行,朝廷威望日益受损,将军却想把陛下带到黄白城,这实在让老夫搞不懂。按照《易经》的说法‘一过为过,二过为涉,三而弗改,灭其顶,凶’,不如早日和解,引军返回,上能安定圣上,下能保全百姓,这样不是很好吗?”
李傕大怒,要斩杀赵温。
李傕从弟上军校尉李应是赵温故吏,和当初董卓的侄子董璜一样,掌管宫中禁军。
他劝谏数日才得以化解此事。
李傕又让反关校尉,监察赵温的举动。
汉献帝刘协听闻赵温责备李傕,对侍中常洽说:“李傕不明善恶,赵温言语过激,实在令人担忧。”
常洽回答:“李应己经化解此事了。”
汉献帝刘协方才安心。
当时,李傕觐见时,身上带着三把刀,手上还拿着鞭子。
这是怕董卓的事情出在他的身上。
汉献帝刘协身边的侍中、侍郎,见到李傕携带武器觐见,都感到担心。
他们也持着刀剑,先护卫在刘协身边。
李傕面对刘协,要么说“明陛下”,要么说“明帝”,经常向刘协说郭汜的坏话。
刘协也只顺从其意,李傕大喜,出去后说道:“明陛下真是贤主啊。”
李傕虽然喜欢讨好刘协,但仍然不想让侍臣携带武器站在刘协身边,便对人说道:“这帮人都握着刀,是欲图谋害我吗?”
侍中李祯与李傕同州,两人关系友好。
李祯就对李傕说:“侍臣之所以持刀,是因为现在身在军中,不得不持,此是国家故事。”李傕这才打消了怀疑。
刘协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如履薄冰过了整整一个多月。
而双方还是没有和谈的迹象。
为此,他只好派凉州世族,懂得随机应答,谒者仆射皇甫郦,去劝和李傕、郭汜。
当年董卓让各地官员把孩子,送进宫中顶替宦官,所以天子身边有很多官二代。
如刘虞的儿子、刘焉的儿子等。
皇甫郦是名将皇甫嵩之侄,有专对之才,官任谒者仆射。
早在镇压羌胡之乱时,他劝皇甫嵩以董卓抗旨不遵为由起兵讨伐,未被采纳。
皇甫郦先去拜见郭汜,郭汜接受诏命。
因为他们的实力弱于李傕,而且双方再这么打下去,只会两败俱伤。
他是愿意和谈的。
可是李傕如今有杨奉的加入,加之他以天子的名义,征召西凉的羌胡和并州的匈奴带兵前来勤王。
实力暴增。
西凉羌胡和并州的匈奴骑兵的战斗力,是天下有目共睹的。
皇甫郦又去拜见李傕,李傕却不肯和解。
他对皇甫郦说道:“我有讨伐吕布之功,辅佐朝政西年,三辅境内清净,这是天下有目共睹的。郭多不过一个盗马贼,岂能与我并列?我誓要杀了他!你也是凉州人,觉得我的军队、方略足够对付郭多吗?郭多又劫持公卿,行为如此恶劣,你想袒护他吗?”
皇甫郦回答:“昔日有穷国的后羿仗着自己善射,从不想着可能产生的危害,最终导致身死。当初董公的强大,是将军亲眼所见,在内有三公为主,在外有董旻、董承、董璜为党。吕布受恩反而谋图他,顷刻之间身首异处,正是因为他有勇无谋。将军身为上将,手握重权,子孙亲族皆受国家荣宠。如今郭多劫持公卿,将军劫持天子,谁轻谁重呢?张济、郭多、杨定有谋略,又被群下依附。您的大将杨奉过去只是个白波贼帅,都知道您做的不对,即便您再怎么信任,他也不肯尽力了。”
李傕执意不愿和解,将皇甫郦赶走。
皇甫郦到达禁门,说:“李傕抗拒诏命,胡言乱语。”
侍中胡邈受过李傕恩惠,便嘱咐传诏人修饰文辞,又对皇甫郦说:“李将军待你不薄,之前皇甫嵩能当上太尉,都是李将军出的力。”
皇甫郦责备胡邈:“胡敬才,你是陛下的近臣,是朝廷的辅弼之臣,怎能说出这种话?”
胡邈回答:“我是看到你让李将军不满,恐怕这事不好处置而己!”
皇甫郦说道:“我世受国家厚恩,常在帐幕之中,君辱臣死,若我被李傕杀了,则是天命。”
献帝听闻皇甫郦语言过激,恐怕让李傕知晓,便派人叫他离去。
皇甫郦出营门不久后,李傕让虎贲士兵王昌前去追杀。
王昌知道皇甫郦忠诚正首,于是放任他离开,回去后声称自己没追上。
刘协令左中郎将李固持节拜李傕为大司马,位在三公之上。
六月,李傕大将杨奉与侍中杨琦、黄门侍郎丁冲、锺繇、尚书左丞鲁充、尚书郎韩斌、军吏杨帛共同谋诛李傕。
恰逢李傕因其他事杀死杨帛,杨奉便率兵投向郭汜。
就这样,随着杨奉的背叛,李傕的势力大衰!
(http://www.tyshuba.com/book/babhii-12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ysh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