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羌胡义从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章羌胡义从

 

公元185年4月,在长安三辅,一场决定凉州生死存亡的大战爆发了!

一方是携镇压黄巾军起义余威的朝廷8万正规军;

另一方是由羌胡义从为主体的10万凉州叛军。

刘表对我说:“凉州,自古以来便是多民族聚居之地,汉羌之间,恩怨纠葛,绵延数百年。

羌人,这个骁勇善战的民族,曾多次掀起反抗汉朝统治的浪潮,与东汉打了一百五十多年的仗。

首到桓帝时期,在凉州三明的招抚打压下,大多数羌胡被铁血镇压,其他人都内迁至凉州各郡县。

然而,这些羌胡人内迁,等待他们的不是和平,而是更为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随着黄巾军的举臂一呼,被压制的北地郡的先零羌,走到历史的前台。

他们联合枹罕、河关等地的“群盗”,共同举起了反抗的旗帜。

北宫伯玉和李文侯,他们原本是朝廷前去平叛的羌胡义从首领。

由于凉州刺史左昌,借平叛之机,截取朝廷下发的军费数千万,中饱私囊。

这种行为不仅激化了官民矛盾,也使得军队士气低落,战斗力严重削弱,最终导致凉州局势的全面崩溃。

北宫伯玉和李文侯没有办法,只好投降叛军。

由于他们在凉州很有威望,被推举为将军,统领着这支混合了汉羌两族力量的叛军。

他们杀死了汉朝在凉州地区的最高军事长官护羌校尉泠征,以及金城太守陈懿,挟持了韩遂、边章,拥兵十万。”

我和刘表本以为是一场一边倒的战争,就像黄巾军一样,势如破竹。

没想到羌胡义从的战斗力,居然远超我们的预期,刷新了我们的认知。

皇甫嵩作为凉州三明之一的皇甫规的侄子,对凉州羌胡义从还是比较熟悉。

他对我说:“可别小瞧这些人。

“羌胡义从”其实由两部分组成:

“湟中义从胡”就是其中一支典型的义从部队,他们主要由月氏人组成。

历史上,月氏曾被匈奴击败,被迫西迁,一部分月氏人留在了青海高原,与羌人比邻而居。

西汉名将霍去病击败匈奴,控制河西走廊后,月氏人开始与汉朝合作,共同对抗羌人。

汉和帝时期,汉将邓训整顿湟中月氏、卢水诸胡中彪悍勇士,作为义从,这支被整编后的部队也被称为湟中义从胡。

这些定居在湟中和张掖地区的月氏人,响应朝廷征召,成为“湟中义从胡”,为汉朝戍守边疆。

除了“义从胡”,还有“义从羌”,顾名思义,就是为汉人效力的羌族雇佣兵。

这些羌人出于各种原因,选择加入汉朝军队,成为一支重要的战斗力量。

然而,由于雇佣兵的身份,“义从胡”和“义从羌”都无法担任指挥官的职位。

升迁无望,自然引起了羌胡义从首领的强烈不满!”

这时,在战场上,双方都摆好了阵势。

皇甫嵩、董卓决定先下手为强。

他们突然挥舞着旗帜,擂起了战鼓,指挥着大军,朝着北宫伯玉、李文侯、韩遂、边章的十万大军冲锋而来。

率先发动冲锋的是朝廷的步兵,他们潮水般冲去,迎来的却是凉州的乱箭。

士兵一排排地被射倒在地。

接着,是朝廷的骑兵,分批次数次冲锋,都被凉州铁骑,抵挡了下来。

作为同宗同源的羌胡义从,董卓麾下5000凉州兵,倒是和叛军的羌胡义从,倒是不相伯仲。

北宫伯玉、李文侯、韩遂、边章和董卓、李傕、郭汜、张济捉对厮杀,你来我往,喊杀震天。

而朝廷的其他骑兵,却被韩遂、边章统领的凉州义从追着打。

我和刘表带来的3千禁卫军,倒是守住了阵地。

两军一相撞,顿时刀光剑影,人仰马翻。

双方从早上打到晚上,起初还不分上下。

可是凉州毕竟是久战之地,凉州叛军更是天下骁勇善战之辈,他们逐渐占了上风。

看到形势非常不利,为了保存势力,皇甫嵩决定及时止损,只好鸣金收兵。

首战失利,杀敌一千,自损二千,大家内心无尽的悲凉。

为了研究对抗叛军的办法,皇甫嵩便召集大家进行商讨。

董卓说:“凉州的叛军势大,我们应该暂避锋芒,采取消耗战,拖死他们。”

刘表也认同他的观点。

我当时想和北宫伯玉、李文侯联系上,毕竟他们曾是黄巾军中的一员。

我就提出:“建议派出使者进行和谈,摸清对方的底细,看有没有办法招抚。”

皇甫嵩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就同意派人前去何谈。

当皇甫嵩询问,谁能前去和谈时,在场的人居然都默默不语。

大家都知道,这时贼军势力强大,搞不好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于是,我自告奋勇站了出来,主动接受了和谈的任务。

臧洪见到我要前去,也站出来。

就这样,我们作为朝廷的使者,前去叛军军营和谈。

公主听说后,责备我无脑强出头,反复阻止我前去送死。

看到她关心我的生死,我还是很感动。

可是男子汉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第二天,我带着臧洪,两个人来到叛军营帐前。

北宫伯玉、李文侯、韩遂、边章接待了我们。

作为叛军的首领,北宫伯玉大为吃惊,他狠狠对我说:“你们难道不怕死吗?”

我回复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江山社稷死,为凉州和平死,死得其所。”

“你是说客?”李文侯问道。

“我不是说客,而是使者,为和平而来的使者!”

“既然是使者,那说说你们的条件!”韩遂道。

“只要你们接受诏安,我们保证你们全家性命,还可以给各位头领封侯拜将!”

“我们凭什么相信你们?”边章问道。

我拿出汉灵帝给我的令牌和节符,对他们说:“我是天子亲自任命的监军,韩遂将军、边章将军,你们担任过金城郡从事,一定认得天子令牌和节符。

你们起事,无非是被逼无奈,也只是看天下大乱,早乱中奔个好前程,保全家人。”

我的话,很快引起了他们内心阵阵波动。

北宫伯玉问道:“如果我们接受朝廷诏安,我们会得到什么职务。如何保障我们的安全。”

我对他们说:“我可以举黄河发誓,一定保住大家的身家性命、荣华富贵。你们不会低于郡守县令的职务。”

北宫伯玉朝着其他人看了看,他们都投去赞许的目光。

然后他对我说:“你们暂且出去,容我们商议商议。”

我们被韩遂带出营帐,安置在一个空营帐内。

我和臧洪对着押解我们的韩遂说:“韩将军,能否给我一壶酒,我们要对酒当歌!”

韩遂说道:“没想到你死到临头,还有这份雅兴,倒是有几番胆量。”

我笑道:“韩将军也是西州闻名的义士,当年金城太守殷华在任上去世,您因为是殷华的故吏,亲自追送殷华的遗体到他的老家遐邱,刊石纪念其功勋,可见也是一个忠君爱国的性情中人。

我还听刘表说,你前往京师办理公务,大将军何进久闻其名,特与他相见。你却劝说何进诛灭宦官。何进没有听从,你于是请求归还凉州。”

韩遂道:“想不到,你对我的事,掌握的如此清楚。”

臧洪说:“这位张燕大人,他不仅能知过去,还能预测未来。”

韩遂显然是不相信臧洪的吹牛。

我为了镇住他,便开启了百度模式:“你本身朝廷的命官,只是被叛军挟持而投靠叛军。当时凉州义从宋建等作乱,假意投降金城郡,求见你和边允。太守陈懿让你们两人前去,没想到被他们劫持。金城郡大乱,陈懿离开郡治,王国等人将他带到护羌校尉营杀害,又释放了你和边允等人。你们本想潜伏,没想到陇西声称你和边允是叛贼,悬赏千户侯逮捕二人。于是边允改名边章,你改名韩遂。”

看到自己的老底被揭穿,韩遂面红耳赤:“如果你们是来羞辱我的,那你们做到了!”

“韩将军别误会,我们无非是看你出自官家,想拉你一把而己。”臧洪道。

“你们还是管好你自己吧!”韩遂愤愤离去。

臧洪问我:“他的结局会怎么样。”

“他们之间会火拼,最后韩遂会杀了另外三个头领北宫伯玉、李文侯、边章,成为凉州的一霸。”

我一边说,一边朝着营帐故意高声说道。

因为我隐隐约约看到他在帐外窃听的身影。

我对臧洪说:“要兄弟陪我入虎穴,真是对不住了!”

臧洪说:“能陪老兄你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就是死了也值得。”

我们被关在营帐一整天,不过还是有好酒好菜招待,这样我可以对酒当歌。

我们喝了大醉,半夜醒来,抬头望月,不禁想起洛阳的张鄢:你还好吗?


    (http://www.tyshuba.com/book/babhii-2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yshuba.com
天域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