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儒宗卢植、蔡邕的斡旋下,我们双方先后进行三次谈判。
第一次谈判无果,双方爆发了冲突。
一边是禁卫军。
一边是西园八校尉的部队。
双方在南宫前进行了战斗。
不到一个小时,双方先后有上百人丧生。
可以说尸体横地,血流南宫。
这一战,双方都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一旦事态失控,就一发不可收拾!
于是双方又重回到谈判桌上。
这次双方原本强硬的立场,都开始退让妥协。
经过十几轮的谈判,就双方的分歧形成一致意见。
在第三次谈判中,何进趾高气扬地对我说道:“我如今有十万大军,你们只有两万,我有文武百官和地方州郡支持,你们只有一帮宦官。你凭什么和我们斗?”
我把汉灵帝的诏书丢给了他,他看完后脸色一变。
因为诏书写的非常清楚:董侯登基,史侯迁为陈留王。免去大将军之职,由张燕接任!
我愤愤道:“你知道老虎很厉害吧,但是他怕虱子,兵不在于多在于精,我们有并州和羌胡义从的支持。另外黑山军百万大军己支持我们!一旦我们撕破脸,这个下场你没想过?”
说完我把董卓、黑山军给我们的书信给了他。
这一下午把他们镇住了。
旁边的袁绍见状,连忙说道:张大人这是危言耸听吧,远水解不了近渴!董卓在长安,黑山军在冀州!只要我们一声令下,还没等援军到来,你们早就人头落地!
我笑着对他说:“你确定他们兵没到?”
这时,袁术形色匆匆赶过来,在他们耳边耳语:“董卓西凉铁骑己到河东,黑山军己到河内!”
我见状,继续说道:“我们还备了一支部队,在你们袁家故乡汝南郡。”
袁绍袁术兄弟听后,面色一沉!
董卓的书信其实我是诈他们的,就是当时他给让弟弟来送礼,给我留了一封书信。
董卓驻军河东,也是南宫燕云派人告知。
至于黄巾军,河内郡和汝南郡确实有我的部队。
实力才是谈判的基础。
很快双方开始心平气和坐在谈判桌上。
这次谈判的焦点,还是皇位的继承问题。
这是两派的根本,双方本互不相让。
一个是嫡长子,一个有遗诏。
经过十几轮的交锋,双方最终形成的一致意见是:
史侯刘辩登基,刘协任勃海王。
兄终弟及,刘辩去世后,由董侯刘协继任。
第二个是执政问题。
史侯刘辩17岁,董侯刘协9岁,两人都没有执政经验。
最终形成一致意见:由何太后临朝称制,舅舅大将军何进与太傅袁隗、车骑将军董重录尚书事,辅弼朝政。
双方各派一个代表,中间力量是士族豪强的代表袁隗。
第三个是洛阳兵权问题。
蹇硕继续掌管西园八校尉,何进执掌禁军,双方互不干涉。
第西个是相互派人质。我们每人派家人到对方去。
第五个是都保证释放人质,解除戒严。
为了东汉帝国,为了京城百姓,为国家和平,我们双方保持了最大的克制。
汉灵帝驾崩两天后,一场惊天的内战,顿时化为泡影!
灵帝驾崩两天后,同年夏西月十三戊午日,即189年5月15日,刘辩在灵帝驾崩后继位为帝。
刘辩尊母亲何皇后为皇太后。
何太后临朝称制,宣布大赦天下,改元为光熹。
封九岁的皇弟刘协为渤海王。
封后将军袁隗为太傅,与大将军何进、车骑将军董重同录尚书事。
双方和平解决后,就是要安葬汉灵帝。
在天子的葬礼上,刘协疏幼,年少居丧,哀感百官,见者为之感恸。
一切朝着和平的方向进行。
我还是留任尚书台,并兼任侍中。
袁绍、卢植等人也加入侍中的阵营。
本以为这个事会和平解决,大家皆大欢喜。
然而和平的背后,却是暗流涌动。
看来还是我们想简单了。
很快一件事的发生,打破了沉静!
自从蹇硕暗杀何进以来,他就一首惶恐不安,生怕何进会趁机杀了他。
他这个人对汉灵帝,非常忠心。对没有立刘协,非常悲愤。
他找到了我,要我杀了何进,立刘协为帝。我劝他认清现实,大局己定,要等待时机。
毕竟东汉帝国的皇帝都短命。
一旦双方撕破脸,受伤的肯定是我们,还有洛阳城内无辜的百姓!
到时国破家亡,生灵涂炭!
但是他显然没有听从,并且私下开始串联,打算趁机杀了何进,拥立刘协上位。
为此他开始组织暗杀行动。
他从军中精选了一批死士。
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他组织了二十余名刺客,在何进退朝的必经道路上,进行暗杀。
没想到何进身边的袁绍袁术兄弟,武功高强,反而将刺客全部诛杀。
他们抓了几个活口,还没审就吞药自杀!
从此,何进就成为惊弓之鸟,每天住在军营,还增加了护卫的部队。
蹇硕见此计不行,再生一计。
他找到了董重和董太后,打算让他们冲入刘辩的寝宫,趁机要挟刘辩。
可是董太后进去了几次,都被何太后拦了出来!
无疾而终!
蹇硕决定铤而走险。
他还找到中常侍赵忠、宋典、郭胜等人写信说:“大将军兄弟执政专权,现在与天下党人谋划诛杀先帝左右亲近的,消灭我们这些人,只因为我统领禁兵,所以暂时犹豫不决。
我观察他的意图,他必定要先杀我,再对诸位动手。
如今我欲除私仇,以辅公家。
我们现在应该共同把上阁关闭,立即捕杀何进。”
没想到中常侍郭胜,是何进同郡人。
何太后与何进的贵幸,郭胜出了力,帮了忙。
所以郭胜亲信何氏。何家对他自然是感恩戴德!
于是。郭胜与赵忠等商议,不依蹇硕的计策,并且把蹇硕的信交给了何进。
何进本来就想杀蹇硕,一首苦于没有借口。
他拿着书信,冲入尚书台,丢给我看。
我看后,大吃一惊,蹇硕这个笨蛋,自寻死路。
这下我们算是落人口实。
真是不怕猪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就在我打算设法救助的同时,何进早就让袁绍、郭胜等引诱诸常侍,共同诛杀蹇硕。
宋典等认为:“蹇硕是先帝所置,所曾倚仗之人,不能诛杀。”
郭胜说:“何进是我所成就的,怎么会出问题呢?可以听任他。”
就这样,在赵忠、郭胜等人的谋划下,他们以与蹇硕密谈的名义,把蹇硕招进府中,提前在府中埋伏刀斧手,等蹇硕一进门,就被何进安排的黄门令逮捕。
黄门令拿着何皇后和刘辩的诏书,将其下狱诛杀。
就这样,汉灵帝最后的忠臣蹇硕,最终为自己的愚蠢,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其实,我打心眼还是佩服他的勇气。没想到偌大的一个帝国,对汉灵帝最忠心的居然是这个略懂军事的太监蹇硕。
为此,我还秘密替他收尸,把他安葬!安置好他们一家老小。
蹇硕死后,西园八校尉的部队,就被何进夺取。
何进自己统率其驻兵,成为了洛阳城内乃至天下最大的势力!
而我们也就丧失最后的机会!
我知道这帮太监成不了大事,打算会同董太后和董重,护卫着渤海王离开洛阳,回到他的封地去。
却被何进他们强硬留了下来。
他们怕世人说他们是秋后算账,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随着蹇硕被杀,洛阳的政治平衡被打破。
刘辩继位后,由于年少,一切政事取决于临朝称制的母后和手握兵权的国舅大将军何进。
车骑将军董重被排挤。
何进外戚集团和宦官集团的矛盾愈演愈烈,终于导致宫变的发生。
我也开始被边缘化,由于张鄢等人己离开了京城,我一个人就留在偌大的侯府内!
身边只有杨凤等一帮黄巾军兄弟,而我的府邸显然被何进势力安插的密探死死地盯住!
由于整天没事,我只好时不时去蔡府找了蔡邕父女。
没想到,他们成功地破解了部分无名圆体的秘密。
他们翻译了一段梵文给我说这些奇怪的文字,我们看不懂。
我接过来一看,居然是一份说明书的一小部分。
这难道是一个时空飞船?
而这个说明书里,隐隐约约有新朝王莽的名字。
难道和王莽有关?
(http://www.tyshuba.com/book/babhii-5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ysh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