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小人得志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章 小人得志

 

董卓西凉集团和以袁绍为首的关东联盟最终罢手言和。

虽然双方没有明面上的协议,但是双方以洛阳为界,洛阳以东是关东群豪的天下,洛阳以西是董卓的天下。

洛阳以东的群豪,开启一轮瓜分土地、割据州郡的争夺战。

而我们的董太师则退回关中!

作为当时天底下唯一打败董卓的英雄孙坚,由于他的豫州被袁绍偷袭了,他不得不退兵。

话说那董卓进入关中之后,留下朱儁镇守洛阳。

这朱儁毕竟是名将出身,也不是个安分守己之人,他与山东的诸位将领暗中勾结,图谋不轨,想要充当内应,给董卓来个里应外合。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朱儁心中终究还是有些害怕董卓会突然袭击自己。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最终决定放弃官职,逃往荆州以保全性命。

董卓得知朱儁逃走的消息后,并未过多在意,而是任命弘农人杨懿为河南尹,负责驻守洛阳。

可谁能料到,这朱儁在得知杨懿接任河南尹后,竟然又率兵杀回了洛阳。

杨懿见势不妙,只好仓皇退兵。

朱儁回到洛阳一看,这昔日繁华的都城如今己是残破不堪,根本无法作为抵御外敌的屏障。

于是,他当机立断,率领军队向东进发,屯驻在中牟县,并迅速传信给各个州郡,号召大家一同起兵讨伐董卓。

这一呼百应,徐州刺史陶谦首先响应,派出了三千精兵前来助阵。其他州郡见状,也纷纷派遣军队前来。

陶谦见此情形,更是积极上表,奏请朝廷任命朱儁为代理车骑将军,统领各路兵马。

董卓闻知后派兵出击,他的女婿牛辅派校尉李傕、郭汜、张济等人率领步骑数万屯驻河南抵挡朱儁。

朱儁出击,在中牟被李傕等人击败。

朱儁自知众寡不敌,于是停留关下,不再前进。

董卓女婿牛辅击破朱儁后,又派军队袭击颍川郡阳城县。

屠杀正在举办“二月社”的百姓,对外宣称是剿灭叛贼得胜归来,把劫掠来的女人分给士兵。

大败朱儁以后,董卓再无后顾之忧!

他留下牛辅、李傕、郭汜、张济、董越等人布防在三辅各地,以阻止关东群豪的进攻。

等这一切准备好了,他就带兵回长安。

董卓虽然是被孙坚赶回长安的,可是对外宣称是打败了关东群豪,率领王者之师回到长安。

公元191年西月,董卓入长安。

太师率兵远征,大胜回朝,这个排面不能少。

为此,董卓让大将作制作了一乘青盖金华车,爪画两轓,时人号曰“竿摩车”。

他带着西凉数万人,浩浩荡荡地来到长安。

入城时,他故意命令御史中丞皇甫嵩、卫尉张温跪拜迎接,以达到羞辱的目的。

作为他曾经的领导,董卓看着两人跪在那里,那个心情不知道有多么开心。

御史中丞皇甫嵩和原太尉如今卫尉张温跪拜了,其他的文武百官自然也是有样学样,生怕太师不高兴,他们的脑袋都搬家。

而所有跪拜的大臣中,只有一个异类,他却傲然站在人群中,鹤立鸡群,卓尔不群。

他的出现,就像一个巴掌抽在董卓的脸上。

没错,他就是我的好朋友,凉州国士盖勋。

董卓看到后,脸色一变。

当时,他就一挥手,打算让身后的吕布上前一枪,给盖勋来个透心凉。

我看到盖勋有性命之忧,连忙拍马来到董卓面前。

对他说道:“盖勋是凉州的国士,当年汉灵帝在世的时候,他都敢公然怼大宦官赵忠和先帝。

当时,刘宏在平乐观阅兵。

事后,刘宏特意召见盖勋,问道:“天下为何叛乱到这种程度?”

盖勋回答:“这都是幸臣子弟所导致的。”

当时上军校尉蹇硕也在座,其子弟尤甚。

刘宏转身问蹇硕。

蹇硕恐惧地不知道如何回答,因此怨恨盖勋。

刘宏又问盖勋:“我己在平乐观阅兵,而且把西园的财物,散发很多给士兵们,如何?”

盖勋回答:“臣听说在过去,君王只夸耀德政而不看兵力多少,如今叛军在远处,陛下却在眼前阅兵,不能显示陛下果断刚毅,只足以黩威武。”

刘宏非但没生气,而称赞盖勋:“说得对,你我相见恨晚,那么多大臣没有人能像你这样说话的。

他在凉州颇有威望,凉州的将领都和他有交情,如果太师杀了他,大家都会议论,太师的胸襟反而不如太监蹇硕和先帝,有损太师的威名。

再说这样的首臣子和憨臣,犯不着和他一般见识。”

董卓听完后,这才把气消了。

为此,他还装模作样走到御史中丞皇甫嵩、卫尉张温面前。

他看着东汉末年第一名将皇甫嵩,嘲笑说道:“两位以前是我的领导,当年是否想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董卓会有一天超越你们?”

皇甫嵩己是锐气尽销,只好拉下老脸赔笑道:“昔与明公具为鸿鹄,但明公今日变成凤凰也。董太师文韬武略,我等与您比起来,就是萤火虫对太阳,燕雀怎么能得知鸿鹄之志哉!”

皇甫嵩的几句话,自然把董卓拍的飘飘然。

难怪都说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董卓见皇甫嵩服软,就没有再纠缠、侮辱他。加上他和皇甫嵩的儿子有交情。

他把头转向张温。

当年,在平叛羌胡叛乱时,张温差点听孙坚的话,把董卓砍了头。

董卓本就是小肚鸡肠,自然是不放过羞辱他的机会。

董卓对着张温说道:“当年在美阳,张卫尉因为我立了大功,被封为太尉,怎么如今只当了卫尉,这官怎么越做越小啊?”

张温笑道:“我要是不让位,太师怎么上位?”

董卓说:“我才不稀罕这个小小的太尉呢,我要当太师。当年我们在美阳,听说孙坚想让你杀了我,可有此事?”

张温道:“确有此事,我以为太师迟早会有一飞冲天的日子,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就没听从。”

董卓指着跪倒在地的文武笑道:“还算你识相,不然这大汉的天下,谁能有能力重整山河,难道靠你们这帮无知书生,靠你们这帮跪地求饶之辈?”

当他走过盖勋,知道惹这个老头,肯定下不了台,只是拍了拍盖勋的肩膀,就转身回到车架上。

然后董卓一行浩浩荡荡来到了长安皇宫。

他拉着小刘协,登上朝堂,大会群臣,对大家宣告:“我董卓回来了。”

朝会后,他封其弟董旻为左将军,侄子董璜为侍中、中军校尉。

宗族内外都入朝为官。

公卿大臣拜见董卓,都需要下车跪拜,而董卓不需要回礼;

朝廷各要职部门(如尚书),都需要到董卓的太师府汇报工作。

由于我一贯表现,他赐给我一座府邸。

我来到新的府邸,空荡荡的,却不见张鄢他们。

原来真是良田千顷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

我来到蔡文姬的府邸,他的父亲深得董卓器重,不在家。

蔡文姬向我述说了当时洛阳西迁长城的悲催时光。

我抱着她,抚摸着她的秀发,吟诵着她的诗句:

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

第二天我回到府中,盖勋加上来报:

盖勋因背疽而病逝,享年五十一岁。

我听完,悲伤不能自己!

当年凉州一起同生共死的时光历历在目!

盖勋遗令自己惭愧无以报先帝,不接受董卓的任何馈赠。

董卓虽然内心怨恨盖勋,但为了向众人展示自己的宽容,上书请朝廷赠送东园秘器赗襚,作为丧礼用品,葬于安陵。

盖勋死后,就连我们的对手韩遂和马腾也派人祭奠!

盖勋死后不久,张温也被杀!

太史观察云气,声称会有大臣受戮而死。

当时张温为卫尉,素来与董卓不善。

董卓非常怨恨张温,打算借事塞咎,于是诬蔑他与袁术私通。

张温在市街上被拷打致死。

随着当年的老朋友先后凋零,为这个乱世奠定了悲惨的底色!


    (http://www.tyshuba.com/book/babhii-8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yshuba.com
天域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