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牵制华妃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4章 牵制华妃

 

说罢,不等反应,转身潇洒走了。

独留曹贵人在廊下,定定站了许久,内里千头万绪。

抱子得子,就是句场面话。她隐约察觉,方淳意意有所指,应该是知道些什么,想借力打力。

但……

无论如何,助华妃有孕,都是痴人说梦!

曹贵人不屑地轻嗤,转念却又想:若华妃真能生子,那会是个什么场面呢?

华妃总归是做不到方淳意口中的“彼此相亲”,她自己也不行,至少眼下不行。

她能想到的就是,华妃或许会觉得自己母凭子贵,生出更大的野心来,又或许不会。

不拘怎样,若真到了那一步,华妃是何种想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皇帝定然不会坐视不管。

年家鼎盛至极,也就意味着走向衰败。要么她的孩子活,要么她的哥哥活,两者只能存其一。

如此说来,或许方淳意的这个法子,还真能制住不可一世的华妃,让其自甘伏低做小,不再如此招摇。

曹贵人想着想着,露出有些扭曲的怪异笑容。

音袖回来,恰巧看见,忍不住多了句嘴:“小主这是怎么了?淳常在她……”

曹贵人摇头,不想多谈。

以她对华妃的了解,那个憨货,眼下只是打着温宜的幌子多见皇上几面,用不了多久,就会欲求不满,干出更出格的事来。

自己得尽快做出决断。

想着便急趋数步,言随履行:“今日之事,就当没发生,一个字也不许说出去!”

音袖忙着伸手搀扶,草草点头了事。

跟着曹贵人做了不少缺德事,为求自保,一向嘴紧。今日只她一人跟着,除了奶娘所述,别的一个字也没听到,可确保万无一失。

隐忍盘算了几日,舐犊之情终是冲垮了理智的堤坝。曹贵人找了个机会,到了勤政殿。

见皇帝正埋头写字,当即识趣地缄默,将手里的白瓷盘子放到炕桌后,耐心地伴在一旁,替皇帝细细磨墨。

皇帝大概猜到她的来意,写完最后一个字,放下笔问:“拿的什么呀?”

曹贵人:“臣妾新剥的莲子,皇上整日忙着前朝的事,难免上火,莲子最能清心。”

“倒难为你了,剥这东西最伤指甲。”皇帝嘴里说着感谢,眼睛却看都不看一眼。

若是说夏日里最讨他欢心的小食,便是这生莲子。清甜中透着苦涩,吃起来脆生生的。

只是今年避暑,皇后的小厨房出了好几道与莲子相关的菜色,都颇合他心意。比较下来,生莲子就有些相形见绌,滋味也不过如此。

念头所及,他就又想着去皇后宫里用膳了。

曹贵人哪里知道皇帝的心思,端过那盘莲子,自顾道:“臣妾己经剔除莲心,皇上尝尝,别有一番滋味。”

皇帝依言,捻起一颗放到嘴里。

吃完并不是很喜欢,淡淡道:“只是莲子没了莲心,倒也少了一番风味。”

“莲子之心最苦,旁人不能体会,所以便剔除了。”曹贵人忽然眼波颤动,脸上露出破碎的神情,嘴角扬起的轻嘲盛满酸楚。

皇帝知道,她的这些女人们,无事不登三宝殿。

总算说到正题了,他也不好一味装傻,只好顺势问:“可是想念温宜了?”

华妃让他去她宫中看温宜的时候,他就知道发生了什么。

只不过前朝的事就己经够多了,累死个人!后宫吧,不到万不得己,他就一味地装聋作哑,装瞎作傻。

曹贵人低头不语,自是默认。

片刻后才再次缓缓开口:“华妃娘娘疼爱公主,臣妾自是感激不尽。只是十月怀胎,一朝临产之苦,捧负顾惜之情,非为人母不能体会。臣妾虽日夜挂怀,但更希望公主在华妃娘娘处衣食如旧,一应妥帖。”

【注:捧负,以手捧持,以背承负,形容父母对子女的悉心呵护与爱护】

“如此说来,华妃却是没有教养孩子的经验,如何妥帖?”皇帝掀起眼皮,与之确认:“你希望朕下令抱回公主?”

曹贵人虽不情愿,最终还是选择了摇头。

“臣妾并非这个意思。华妃娘娘既有提携之意,也是温宜之幸。只是娘娘她尚未生育,教养无道,皇上何不找人教导一二。”

这个回答,皇帝倒是有些意外。

还以为她想借华妃的高枝,替自己与孩子争宠,登时有些不悦。

暗戳戳地警告:“朕早起听老太监们嚼闲话,说万历朝有位景妃,最喜欢利用亲子争宠,你怎么看?”

曹贵人心中一惊,忙正色道:“臣妾若是万历帝,必定杀死景妃以正宫闱。身为人母,却害其子,除非不是生母!”

她一向见风使舵,鲜少有真心话,此刻一字一句均发自肺腑,面上神情渐渐有些激愤。

皇帝的印象里,哪怕曹贵人总替华妃出头,背地里却一向是温顺寡言的,难得这般动情。琢磨片晌,大概明白了她的诉求。

不是借子争宠,而是不想与生了龌龊心思的华妃反目,又心疼自己的孩子,退而求其次,想找人牵制住华妃,确保孩子一切安好。

正想着,果然听曹贵人说的愈发坦白了些。

“臣妾虽不曾饱读诗书,却也知晓,历朝历代,后宫之中利用亲子乃至他人之子争宠之事屡禁不止。可我的温宜再金贵,到底只是个公主,臣妾唯愿孩子平安长大,绝无其他私心。都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臣妾这般,也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她说的极其真切,皇帝毕竟也是温宜的生父,自然有所触动。

便道:“既然你肯与朕说实话,朕也不妨首言。你很好!既然华妃有心,朕也不希望因温宜的事生出什么祸端,届时后宫不宁,前朝也会不安。”

曹贵人是知道的,最近西北战事胶着,年羹尧正得力,皇帝可不想两头为难。

当即乖巧点头。

皇帝很是满意,挥了挥手:“如此,就让孙嬷嬷搬去华妃处,专门负责温宜的教养事宜。

曹贵人心中大喜,忙不迭地谢恩。

这孙嬷嬷,可是与芳若姑姑地位相当的宫中老人,素来总管宫中皇子公主的教养。

一应言行,只以皇帝与太后的意思为准,就连皇后也不好横加干涉。

华妃知道后,自然生气,但孙嬷嬷说了,皇帝要让她多养公主一阵子,正好学习学习经验,以备后头自己生养之需。

这可是泼天的喜悦啊,她瞬间就原谅了曹贵人的一颗慈母心。


    (http://www.tyshuba.com/book/bc0bji-2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yshuba.com
天域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