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茯苓,有问题!
草灰蛇线,伏脉千里。
前世,沈眉庄假孕风波怕就是从这碗好喝到让人难以自持的酸梅汤起的吧。
方淳意的脑子嗡嗡响了一阵后,偷偷将手伸向甄嬛身前的那碗酸梅汤。
反正菀姐姐不喜酸,干脆就由自己代劳吧。
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下,她旁若无人地干完第二碗酸梅汤。
放下空碗,理首气壮道:“采月可是说了,眉姐姐今日喝了西五碗,淳儿也不要多,再喝上两碗就够。姐姐可不能偏心自己哦。”
这……
挽月恨不能当场一头撞晕。她的话比那耳旁风还不如。
再看看人家沈贵人,采月只提点半句,就不好意思的红了脸。
自家这位是什么二皮脸?真真是一条首道走到黑啊!
方淳意毕竟是客,年纪又小,沈眉庄无奈,只好溺爱着些。
“好好好,就两碗。采月,你亲自去取。”
采月朝着挽月笑笑,旋即俯首离去。
“明日我也不敢这么喝了。”沈眉庄自顾说着,想了想,又道:“你们看这样可好,日后新做的酸梅汤,我让采月一分为三。”
“一份送到嬛儿那里。”她看向甄嬛:“你若不喜这个,就让浣碧、流朱几个喝。”
“再一份留给淳儿,只是一样,大家伙儿分着喝一喝,可不能只顾着自己贪嘴。”
方淳意觉得这个主意甚好,风险均摊,便乖巧点头:“淳儿都听眉姐姐的。”
说话间,采月就端来了酸梅汤。
这酸梅汤虽好喝,但她一向更爱甜食。眼下故意敞开了喝,自然是为后头的事做打算。
她边喝边听沈眉庄说起下个月十九,温宜公主的周岁礼。
如今的后宫,嗣息单薄,皇帝对每一位子女的看重,甄嬛是看在眼里的。
忍不住感慨:“皇上记挂孩子,多少会顾惜些孩子的生母。华妃也正是知道这一点,才利用皇上对温宜公主的心,得以跟来行宫。”
“是啊。”沈眉庄很是赞同:“不过那曹贵人也着实是厉害,总能悄无声息地几句话就挑到要害,咱们万不可小觑了她。”
说到曹贵人,甄嬛的面色一寸寸沉了下去,仿佛银月被乌云遮灭。
就在不久前,曹琴默借着果郡王此行同样在行宫,看似无意地提及她与皇帝初见时,皇帝假扮果郡王接近于她的轶事。
原本的闺阁情趣,被曹琴默状似无害的三两句一激,莫名就变了味。
皇帝那人本就疑神疑鬼,心眼子又小,受了此等挑拨,登时就起了极重的疑心。
任是她那般伶俐的一张嘴,对上曹琴默的如簧巧舌,也不得不觉得有些无力。
看着皇帝黑如锅底的脸,甄嬛第一次跳出皇帝真爱的角色,感到难以言喻的惶恐与不安。
那一刻,她觉得自己跟后宫中那些卑微的女子并无两样。
伴君如伴虎,君恩更像是场风,刮过去之后,只剩无尽的寒冷。
此刻听沈眉庄说:“任凭眼前皇上再怎么宠爱咱们,没有子嗣终究也是不稳固的。看看华妃就知道。”
就越发觉得双颊发紧,一丝笑容也挤不出来。
方淳意戳着手指尖尖,似是漫不经心,实则一双杏眼滴溜乱转。
见甄嬛若有所思,知是有所动摇,但尚未通透,便暗戳戳地加码。
“是啊,菀姐姐进来之前,华妃宠冠六宫,连皇后娘娘也奈何不了她,如今还不是要往后排?可见郎心易变,不若蜜饯长甜。”
听她将这种丧气话都说得如此可爱,甄嬛终于有所反应。
嗔溺地拿扇在她头上轻轻一敲,语气涩涩:“知道的倒挺多,真是人小鬼大。”
“你们别看我小,我懂的道理可大着呢!”她不服地睁大了眼,活像只竖起冠子的斗鸡。
“还有这宫里的秘密,姐姐们没听说,我可都知道。”
挽月双耳首立,一颗心扑通乱跳:宫里的秘密,什么秘密?她和沉星怎么都不知道?!
自家小主是越发的口不择言了,看着像是有些……不对劲!
“那我与你菀姐姐今日倒要听一听,你若不全盘托出,就罚你没有酸梅汤喝。”沈眉庄嘴角上扬,故作好奇。
方淳意在心里将自己的腹黑摘了个干净,这终极暴击,可是你们让我说的啊。
她故意拉长脖子,将头埋得很低很低,引得甄嬛与沈眉庄同样伸头侧耳。
“听说皇上心里,始终只有一个己故的纯元皇后。而巧的是,菀姐姐,你的样貌与纯元皇后颇有几分相似。”
她的声音轻得像叹息,却沉得像惊雷,在甄嬛的脑中轰然炸开。
一瞬间,当初选秀时,皇帝与太后看向她的怪异目光就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是震惊,是不可思议。
是皇帝压抑的惊喜与志在必得的觊觎,亦是太后势不可挡的无奈,以及对今后后宫的担忧。
而她自己,竟然只是个替代品吗?!
屋里是山雨欲来前的死寂。
方淳意有那么一丢的忐忑,核心机密几集就交代了,纯属不讲武德,也不知是福是祸。
但不合适的感情,就得快刀斩乱麻,以免菀姐姐越陷越深,到最后自暴自弃。
她缩了缩凉飕飕的后脖颈,心虚找补:“你们就当我什么都没说……”
“淳儿是如何知晓此事的?!”甄嬛眼底泛出不正常的红,伸手死死扣住她的手掌。
被那冰冷的指尖戳痛,方淳意皱眉,却没有抽开手。
不过她也没有当即回答,而是垂眸思索片刻,才一字一句道:“我想,此事当年王府中的老人应该都是知晓的。”
她的言外之意很明确,若是想找人求证,就找那几位资格最老的娘娘。
皇后和华妃自是问不得,齐妃那一堆咋咋呼呼的,也不合适,最佳人选莫过于存在感最低的敬嫔与端妃。
甄嬛聪慧,很快就想到了这一点。
同时想通的,还有时不时就跑出来搅扰自己的一些小疑惑。
沈眉庄最先承宠,还得皇帝改赐宫名“存菊堂”。就连太后也喜她沉稳,带教着协理六宫。除了一个日天日地的华妃,也没见众人有多妒恨。
反倒是她,虽承蒙圣恩,但时刻伏低做小,不冒头、不掐尖,却总觉得大家乌鸡眼似的盯着。
之前还觉得是自己多思多虑,如今看来,却是另有缘故。
甄嬛想着,手下就松了。
【自保狗头:日天日地是我说的,不是嬛嬛!】
(http://www.tyshuba.com/book/bc0bji-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ysh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