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金手指”与“炼金术”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章 “金手指”与“炼金术”

 

熬夜,当然不是爆肝打游戏或者看小片儿,而是爆肝画分镜头。

这么个惫懒的家伙,怎么突然的转性开窍了?

“都穿越了,难道还要走前世的老路吗?”

“还继续当个苦哈哈的教书匠?”

“尽管浇浇花,翻翻土,当护花园丁的工作轻松而闲适。但这真的就是自己所追求的生活吗?”

“当然不是!”

“一眼能够望到终点的乏味人生,枉费自己的重生!”

……

……

己经渐渐的接受了穿越事实的李陆,开始重新的规划起了自己的新生。

“既来之,则安之。”

“既然己经穿到了二十年前,总不可能再来次车祸,把自己给撞回原来的世界吧?”

“就算能,自己也不敢尝试啊?”

“不过,为什么我的穿越不带系统?”

“这不应该是穿越人士的必备吗?”

这是李陆这段时间最郁闷的地方。可任凭李陆怎么尝试,怎么探究,传说中的系统都无声无息。

“和前世泛滥在某点上的穿越网文不一样啊?我的系统呢?等了一个来月了,都没等到属于自己的系统正式开机。”

“穿越时,宕机了?”

“可是,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总归要有些安身立命的本钱吧?也不能白白的穿越一趟吧?总要对得起穿越人士这个身份吧?”

“我的金手指?”

李陆突然间的神光一闪。

“深深的印刻在自己脑海中的一部部经典影视作品,前世熟练的导演技能,熟知未来二十年的历史发展轨迹,算不算是老天赐予自己魂穿的红利呢?”

“这根金手指,自己可要抓紧了。噢!不!这可不仅仅是根金手指,这是能够点石成金的炼金术啊!”

有了这些影视资料的记忆,想要做到“避雷摘桃”,易如反掌。

“嗯!开挂吧!我的人生!”想到这儿,李陆突然豪情万丈,“既然老天给了我一次重活的机会,那就活出不一样的人生,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拳打“奥斯卡”?脚踢“欧洲三大电影节”?没什么了不起,走起!

作?李陆有些犹豫,自己的第一炮,是一炮打响?还是放了个哑炮?

需要自己慎重抉择。

商业片?

李陆想都没想,就在心里默默的画了一个大大的叉。

第一,2002年的华夏,商业片市场还没有成型。

第二,自己没那么多钱。

第三,自己只不过是一名大一的新生。

一个没有任何名气,没有任何资历的小透明导演。宣发和排片,就是矗立在眼前的两座不可逾越的高山。而这两点恰恰就是决定一部商业片能否大卖的关键。

既然否定了商业片,那么自然就只剩下文艺片一条路了。

文艺片?

不冲个奖,岂不是浪费了“文艺片”,这三个字。

至于冲什么奖?毫无疑问,当然是欧洲三大了,“柏林,戛纳,威尼斯”,相信总有一款会适合自己的。

一旦在这种国际A类电影节上斩获大奖,不仅仅可以提升自己导演的逼格,同时也令自己在圈儿内的地位水涨船高。更不用提,获奖后的影片,海外版权的售价最低也能翻个一番。

对自己来说,这是真正的“名利双收”。

“女明星需要养成,导演也是要养成的嘛!”

可别小看这个海外版权的销售,为什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的第五、六代导演都扎堆儿的冲击欧洲三大。

闯出名气,奠定地位只是一方面。

最关键的,离不开“赚钱”二字。

在国内影院公映,按照现在的分账比例,片方只能拿到票房收入的40%。如果再扣除10%~15%的宣发费用,留给制片方的净票房收入,最多只有可怜的30%。

而出售海外的版权呢!那可全部都是制片方净赚的,不需要和院线方分成。

于是,只要是有点儿名气和路子的国内导演,都削尖了脑袋的去各大国际电影节上溜一圈儿,刷个奖,卖个片。

真金白银的收进兜,谁会和钱过不去呢?

拍一部小成本的文艺片,包含前期筹备以及后期制作最多一个月,即使考虑到申请国内龙标,时间也很绰绰有余。

“出名要趁早”,在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中。李陆自然而然的,将目光瞄准了明年最先举办的柏林国际电影节。

“柏林!我来了!”

……

接下来,李陆要考虑的就是,到底该拍哪部片子而己。

既要投资小,又要适合柏林电影节,拍摄难度还不能太高……

按照这些基本的要求,李陆在记忆深处庞大的电影库中,一遍又一遍地仔细筛选。

突然,一部影片的名字闪过脑海。

2005年第5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一举捧回了评委会大奖银熊奖的优秀影片。

前世,顾常卫在2003年上半年开机的影片。反映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华夏北方小镇里一个普通五口之家,面临社会巨大转型期,各自走过不同人生之路的故事。

印象中,应该就是在2002年的10月,顾常卫与老搭档兼出品人的郑天发掘了《孔雀》这个剧本。

时间紧迫,一定要赶在顾常卫之前将它截胡。

剧本在谁的手里?

李墙!

想到这儿,李陆不禁嘴角上扬。

毕业于中戏文学系,除了担任顾常卫导演《孔雀》、《立春》这两部戏的编剧以外,还担任许安华导演的《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的编剧。

2011年,更是凭借一部《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一炮打响。

这部小成本爱情片以6000万的制片成本,在2013年的五一档,一举轰下了7.19亿票房,强势登顶年度票房榜第三。

当年的票房榜冠军可是周星星的《西游降魔篇》,12.46亿。

而亚军则是好莱坞大片《钢铁侠3》,7.68亿。

由此,李墙在编剧行业的地位也水涨船高,顺利的实现了三连跳。其编剧的作品不仅仅能在国际A类电影节上能拿大奖,而且票房大卖。

不过,想要顺利的说服李墙,将剧本的影视改编权拿到手。可不仅仅是钱的问题。

李墙绝对不是一个,卖掉自己手上的剧本,只为了赚点儿钱的俗人。

他的梦想是要让自己的作品登上大银幕。

《孔雀》是李墙的作,蹉跎岁月好几年,终于在2000年创作完成了这个剧本。

自从剧本问世以来,李墙就在不断的寻找潜在的影视投资人。

可这条路实在太坎坷,堪比西天取经路。好几次都谈的差不多了,就差临门的一脚,结果投资方的资金就出了问题。

每次的遭遇都如出一辙,李墙甚至一度怀疑,是不是自己和这部《孔雀》八字不合,非要搞出个九九八十一难来,让自己一关一关的闯?

说实话,这两年来的屡屡碰壁,他真的有些灰心了。

筹拍的资金只是一方面,当然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但这一点,在李陆看来,倒并不是太大的问题。


    (http://www.tyshuba.com/book/bdadjj-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yshuba.com
天域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