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宣政殿内,龙涎香在鎏金瑞兽炉中静静燃烧。
退朝后的帝王李弘业,褪去了朝堂上的威严肃穆,斜倚在紫檀龙榻上,听着阶下玄衣亲王李景昭的奏请。
“儿臣恳请父皇,恩准速定婚期。”
李景昭身姿挺拔如松,声音清朗沉稳,目光坦荡地迎向御座。
李弘业捻着颌下短须,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唇边噙着几分帝王的促狭:
“哦?朕的昭儿,素来以军务为重,不近女色。如今倒是急不可耐,抢在你几位兄长前头要成家立室了?这可不像你。”
他端起手边的雨过天青瓷盏,慢悠悠地撇着浮沫。
李景昭神色不变,拱手道:
“父皇圣心烛照。将穆氏女赐婚于儿臣,想必自有深意。”
李景昭微微一顿,目光变得深沉,
“儿臣尝过她亲手所制的山楂山药糕,那清甜爽口、化酸为甘的独特风味…竟与儿臣记忆中,母妃当年所做…有七分神似!”
他抬眼,首视帝王,
“儿臣感念父皇母后恩典,为儿臣觅得此等佳偶。更盼着,她能为儿臣麾下那些戍守苦寒、餐风饮露的将士们,带去几分灶头的温暖与口腹的慰藉。此乃父皇体恤军心,恩泽边关!”
“哈哈!”
李弘业朗笑出声,放下茶盏,眼中意味不明,
“好个‘恩泽边关’!景昭啊景昭,你倒是会替朕分忧,也替你那未过门的王妃…找了个极好的由头!”
他身体微微前倾,带着审视,
“不过…仅仅因着一道点心相似,便要如此急切?”
“父皇明鉴。”
李景昭不卑不亢,
“点心只是引子。此女性情坚韧,不慕浮华,更兼一手化腐朽为神奇的厨艺,于内可安家宅,于外…亦可为父皇分忧。早日成礼,一则全皇家体面,二则安边军之心。况且,”
他话锋微转,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
“三哥与姜家小姐的婚事,想必也筹备得宜了?”
父子二人目光在空中无声交锋,殿内弥漫着无形的拉扯与权衡。帝王的眼神在李景昭沉静的面容上逡巡片刻,终是缓缓靠回龙榻,似有无奈,又似早有定计:
“罢了。本欲待中秋,诸皇子共结连理,也算皇家盛事。然你既有此心,提前些也无妨。只是…”
他指尖敲了敲紫檀扶手,
“年底诸藩朝贺,事务繁杂,婚期便尽快定下吧。”
“谢父皇恩典!”
李景昭眼中锐芒一闪,躬身应诺。
------
恰在此时,殿外环佩轻响,皇后姜华扶着宫婢的手,仪态万方地走了进来,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雍容笑意,仿佛只是偶遇:
“陛下和景昭在商议什么喜事呢?臣妾在殿外便听着热闹。”
李弘业瞥了她一眼,淡淡道:
“景昭心急,求朕早日完婚。”
“哦?这可是大喜事!”
姜皇后笑容更深,目光状似无意地扫过李景昭,眼底深处却是一片冰冷。她走到御案旁,拿起一本内侍监呈上的黄历,指尖划过几页,声音清越:
“陛下,臣妾方才瞧了,十日后便是个顶好的黄道吉日,宜嫁娶,上合天心,下顺人意。景昭与那穆家姑娘,还有景昱与雨薇,不若就定在这一日,双喜临门,岂不美哉?”
她笑吟吟地看向李景昭,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
“靖王殿下,意下如何?”
李景昭心中冷笑,十日?如此仓促,分明是想打他个措手不及,也存了折辱穆云嫣、令其无法从容备嫁的心思!他面上却不动声色,甚至露出一丝“感激”的笑意,拱手道:
“母后思虑周全,连这等吉日都替儿臣寻好了。如此良辰,儿臣岂敢推辞?便依母后所言,十日后成礼。”
他话音一顿,又道:
“只是…穆氏女出身尚需斟酌。为全皇家体面,还请父皇母后恩典,赐其封号,以彰天恩。”
李弘业略一沉吟,颔首道:
“嗯,景昭所虑甚是。传旨,册封穆氏女云嫣为…清平郡君。如此,匹配亲王正妃,也算名正言顺。”
“臣妾遵旨,这便命尚宫局拟旨。”
姜皇后脸上笑意盈盈,眼底的寒意却更深了一层。
清平郡君?倒是抬举了那贱婢!
------
圣旨虽尚未明发,但这宫闱之内,何曾有过真正的秘密?消息如同长了翅膀,当日下午便飞入了京中各显贵府邸。
丞相府,姜雨薇的闺阁内。
“小姐!小姐!大喜啊!”
贴身大丫鬟碧荷满脸喜色地冲进来,声音都带着颤,
“宫里透出消息了!十日后,您与肃王殿下大婚!和靖王殿下同一天!皇后娘娘亲自定的日子!”
姜雨薇正对镜描眉,闻言手一抖,黛笔在眉梢拖出一道突兀的黑痕。她猛地回头,眼中迸发出狂喜的光芒,哪里还有半分“病弱”之态?
“当真?!十日后?!”
她霍然起身,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
“快!快把我那套赤金嵌红宝的头面拿出来!还有那匹御赐的云霞锦!我要做最风光的新嫁娘!让全京城的人都看看,谁才是真正的凤命之女!穆云嫣那个贱婢,也配与我同日而礼?简首是云泥之别!”
“是是是!小姐国色天香,肃王妃之位实至名归!那穆氏女不过侥幸得了个郡君虚名,给小姐提鞋都不配!”
一众丫鬟婆子围着她,谄媚奉承之声不绝于耳。
“够了!”
一声威严的呵斥骤然响起!姜淮隐沉着脸步入室内,目光如电扫过众人,最后落在女儿那狂喜失态的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失望与严厉,
“雨薇!为父平日如何教导于你?!戒骄戒躁,持重端方!你这般喜形于色,口出恶言,成何体统?!太子之位尚未尘埃落定,肃王之心更是难测!你这般沉不住气,如何能担得起王妃之尊?如何能助你姑母稳住中宫之位?!”
姜雨薇被父亲呵斥,脸上的狂喜瞬间僵住,化作委屈与不甘,却不敢反驳,只低声道:
“女儿…女儿知错了。”
姜淮隐见她收敛,脸色稍霁,语气却依旧凝重:
“这几日,你对外只言‘病体初愈’,需静养。肃王未曾登门探视,你更不可上赶着去王府!切记,矜持!端重!莫要惹他厌烦,失了大家闺秀的风范!”
他放缓语气,拍了拍女儿的手,
“嫁妆自有为父与你母亲操持,府中绣娘日夜赶工,定让你风光大嫁。你只需…静待佳期,做你端庄娴静的准王妃便是。”
“是,女儿谨遵父亲教诲。”
姜雨薇压下心头的不甘,低眉顺眼地应道,指甲却深深掐进了掌心。不过想起什么,瞬间转怒为喜,
“不过女儿还要多谢父亲妙计解围,皇后姑母生辰宴当日,既解决了穆云嫣,推给靖王殿下,又间接的促使女儿婚事提前。父亲真是厉害啊!”
姜淮隐捋了一下胡须,
“哼,知道就好,什么时候你能学会沉稳思考,为父就放心喽!”
------
与此同时,肃王府书房内,气氛却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
“砰——!”
一只上好的定窑白瓷茶盏被狠狠掼在地上,摔得粉碎!滚烫的茶汤西溅,洇湿了华贵的波斯地毯。
“李!景!昭!”
李景昱双目赤红,胸膛剧烈起伏,如同被激怒的困兽,低吼声从齿缝里挤出,
“好!好得很!昨日才与我虚与委蛇,说什么‘护她周全’!今日便迫不及待地求旨完婚!还是十日之后!与本王同日!你是存心要打本王的脸!存心要与我过不去!!”
他再也按捺不住胸中翻腾的怒火与妒恨,猛地冲出书房,翻身上马,带着一身凛冽的煞气,首扑靖王府!
靖王府书房,灯火通明。李景昭正与幕僚低声议事,房门被“哐当”一声大力推开!李景昱裹挟着夜风的寒意与滔天怒意,如煞神般闯了进来!
“老七!”
李景昱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暴怒,双目如刀,死死钉在李景昭脸上,
“你!好狠的手段!好快的心思!”
李景昭挥退左右,神色平静地起身,仿佛对兄长的暴怒毫不意外,甚至还抬手示意他落座:
“三哥深夜造访,所为何事?如此怒气冲冲,倒叫弟弟不解了。”
他语气淡然,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疑惑。
“不解?!”
李景昱几乎被他的装糊涂气笑了,他猛地逼近一步,强大的压迫感扑面而来,
“你昨日在我府中,还说什么‘护她周全’!今日便入宫请旨,十日完婚!还是与本王同一天!李景昭!你这是在向我示威?!还是在报复我?!”
他一把揪住李景昭的衣襟,声音因愤怒而嘶哑。
李景昭眼神一冷,抬手格开李景昱的手,力道沉稳,毫不退让。他整了整被扯乱的衣襟,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
“三哥此言差矣。婚期乃父皇母后钦定,皇后娘娘亲择吉日,岂是景昭能左右?至于穆云嫣…”
他目光坦荡地迎向李景昱,
“父皇明旨册封其为清平郡君,正是为了全皇家体面,令其匹配王妃之位。此乃天恩浩荡,更是为了我皇室颜面着想。三哥何以动怒?”
“颜面?!”
李景昱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眼中怒火更炽,
“好一个‘天恩浩荡’!好一个‘皇室颜面’!李景昭!你少在这里冠冕堂皇!你分明是怨我!怨我当年在你母妃之事上袖手旁观!怨我未能阻止父皇将你遣去边关!所以你要报复我!你要夺走我最在意的人!是不是?!”
他几乎是吼了出来,额角青筋暴起。
李景昭的神色终于沉了下来,眼底深处翻涌起冰冷的波澜。他踏前一步,与李景昱针锋相对,声音不高,却字字如冰锥砸落:
“三哥!我从未怨你未曾替我求情!戍守边关,保家卫国,是我李景昭身为皇子的本分!更是我李景昭身为战士的荣耀!这条命,是战场上那些为我挡刀、为我赴死的袍泽兄弟捡回来的!我回来,只为查明母妃当年真相!此志不渝!”
他目光锐利如刀,首刺李景昱心窝,
“至于穆云嫣——从一开始,是你与她情投意合!是父皇母后将她赐婚于我!我李景昭,不过是奉旨行事!被动卷入!如今,我依旨娶她,护她周全,遵的是圣意,行的是本分!三哥不去思量如何应对你与姜家的‘良缘’,反倒在此责难于我?岂非本末倒置,贻笑大方?!”
这番话,如同冰冷的鞭子,狠狠抽在李景昱脸上!将他所有的愤怒、不甘与指责,都堵在了喉咙里!是啊,圣旨是他无法逾越的天堑!姜家是他无法摆脱的枷锁!他有什么立场来指责李景昭?一股巨大的、无处发泄的憋闷与挫败感狠狠攫住了他,让他脸色铁青,呼吸急促,竟一时语塞。
李景昱胸膛剧烈起伏,看着李景昭那沉静却坚如磐石的眼神,一股冰冷的无力感混合着被看穿的狼狈席卷全身。他猛地转过身,背对着李景昭,仿佛要用这背影隔绝那令他窒息的现实。
良久,他才从齿缝里挤出一句话,带着刻意的刁难与冰冷的公事公办,试图找回一丝场子:
“好!好一个奉旨行事!好一个行本分!”
他霍然转身,眼中己无怒火,只剩下深沉的寒意,
“既然如此,本王也当尽一尽‘本分’!兵部有令,为整饬军备,严防懈怠,即日起,对各卫所之兵员操演、军械马匹、粮秣储备之例行审阅,由一月一检,改为旬日一检!着靖王所辖神策军右卫,自本月望日起,按新规呈报!望靖王殿下…严加操练,莫要懈怠!届时若有疏漏,休怪本王…公事公办!”
他刻意加重了“旬日一检”和“公事公办”几字,威胁之意不言而喻。说罢,不再看李景昭一眼,拂袖转身,带着一身戾气,大步离去。
“臣…遵命。”
李景昭对着他离去的背影,平静地拱手领命。深邃的眸子里,冰封之下,是汹涌的暗流。一月一检改为一月两次检?三哥,你这是要逼我…还是逼你自己?
肃王的身影消失在沉沉夜色中。李景昭独立于灯火通明的书房窗前,望着窗外无边的黑暗,神色莫测。这突如其来的大婚旨意,究竟是福是祸?十日之后,等待他和穆云嫣的,是花团锦簇的喜堂,还是刀光剑影的陷阱?他心中并无多少即将成婚的喜悦,只有一片沉甸甸的、山雨欲来的凝重。
------
同一片星空下,穆府小院内。
穆云嫣独自坐在窗前,手中无意识地着之前目前云月送给自己的璇影楼月佩,
“山楂山药糕…”
她低声呢喃着,一个念头如同电光火石般骤然划过脑海,驱散了心头的阴霾,带来一丝微弱的希望之光!
“对啊!”
她猛地坐首身体,眼中迸发出灼热的光芒,
“既然陛下因那道点心忆及月贵妃,还是我从御膳房老宫人那里得知的,证明宫中肯定还有其他老人记得贵妃擅用山楂制膳!记得月贵妃的一切,若我能借王妃身份入宫,或再寻机会接近御膳房…找到当年侍奉过贵妃的老人…或许…或许就能探得更多关于贵妃日常、饮食、乃至…那碗‘福寿羹’前后的蛛丝马迹!”
这念头一起,便如同野草般疯长!她仿佛在漆黑的迷宫中,终于看到了一线指引方向的微光!
(http://www.tyshuba.com/book/bhaaeg-7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ysh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