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薯王与民心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5章 薯王与民心

 

金秋的暖阳慷慨地洒在西苑坡地的临时晒场上,巨大的藤筐里,堆积如山的红薯土豆在日光下散发着泥土与丰收的馨香。然而,这丰收的喜悦之下,一股焦灼不安的气氛,如同投入滚油的冷水,在围观的庄户人群中悄然弥漫、沸腾。

户部侍郎杨靖在李云和沈炼的陪同下,缓步穿行于晒场之间。他俯身仔细察看筐中那些形态、表皮完好的块茎,指尖拂过沉甸甸的分量,儒雅的脸上难掩惊叹。老张头恭敬地跟在后面,低声介绍着分拣的标准——哪些留作最上等的良种,哪些次之,哪些作为口粮。

“好!好!真乃天赐嘉禾!”杨靖捻须赞叹,眼中精光闪烁,“有此神物,何愁天下饥馑?李总管事,此间良种,需尽速妥善清点造册,运抵京师,交由司农寺统筹,为来年推广至各府州县早做准备!陛下对此,翘首以盼啊!”

他这话音刚落,围在晒场边缘的庄户人群里,压抑的议论声瞬间如同被点燃的野火,猛地爆发开来!

“运走?全都要运走?”

“那我们皇庄呢?我们庄户明年种什么?”

“是啊!不是说好了明年开春,皇庄周围的荒地都种上吗?”

“我们辛苦了大半年,就指着这些种子翻身呢!”

“李总管事!您可要为我们做主啊!”

焦虑、失望、不甘,甚至隐隐的愤怒,在人群中激荡。一双双布满老茧的手指向晒场上的箩筐,一张张被生活刻下风霜的脸上写满了对未来的恐慌。他们亲眼看着这些宝贝从土里刨出来,早己将它们视为改变命运的唯一希望。如今朝廷一句话就要全部收走,他们如何能甘心?

几个性子急躁的汉子甚至忍不住朝前挤了几步,被外围肃立的锦衣卫缇骑冷厉的目光逼退,但眼中的不满却更加炽烈。

老张头急得额头冒汗,想安抚众人,却又不敢在杨靖面前造次,只能求助地看向李云。

杨靖的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他身居庙堂,习惯的是自上而下的政令推行,对这种底层民众近乎“护食”般的激烈反应,既感意外,又有些不悦。他看向李云,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李总管事,此乃国策。祥瑞良种,当优先保障中枢调配,广布天下,惠及万民。皇庄所需,待中枢统筹后,自有拨付。庄户不明大义,还需总管事晓谕开导。”

沈炼如同冰冷的礁石,站在一旁,黑眸扫过躁动的人群,按在绣春刀刀柄上的手稳定如磐石。他只负责秩序,至于种子如何分配,那是李云和杨靖需要解决的问题。

李云站在晒场中央,秋风吹动他靛蓝粗布衣的衣角。他清瘦的脸上没有慌乱,那双墨绿色的瞳孔沉静地扫过一张张焦灼、期盼、甚至带着怨气的面孔。他理解杨靖的立场,更理解这些庄户近乎绝望的心情。这沉甸甸的丰收果实,是希望,也是此刻矛盾的焦点。

他没有立刻开口训斥或安抚,而是将目光投向人群后方。阿土和小草正费力地挤过人群,朝这边跑来。阿土怀里紧紧抱着一个用干净粗布包裹的东西,小脸因为奔跑和激动涨得通红。小草跟在他身后,小手紧紧攥着哥哥的衣角,大眼睛里满是紧张和期待。

“李大哥!李大哥!”阿土喘着气跑到李云面前,小心翼翼地解开怀里的粗布包袱。

阳光瞬间洒落!

一颗硕大无朋、形状、表皮呈现出深邃紫红色泽的红薯,赫然呈现在众人眼前!它的大小远超晒场上任何一块红薯,几乎抵得上阿土半个胸膛!表皮光滑油亮,在阳光下仿佛流淌着紫色的光晕,沉甸甸的份量让阿土抱着都有些吃力。一股更加浓郁的、属于泥土精华的厚重气息弥漫开来。

“薯王!”人群中爆发出更大的惊呼!

“我的老天爷!这么大!”

“这是…这是阿土那小子挖到的那个最大的!”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被这颗巨大的“薯王”牢牢吸引,连杨靖都忍不住多看了两眼,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阿土仰着小脸,汗水顺着鼻尖滑落,乌溜溜的眼睛却亮得惊人,他双手将这颗沉甸甸的“薯王”高高捧起,举到李云面前,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发颤,却异常清晰响亮:

“李大哥!这是我和小草…看着长出来、亲手挖出来的最大最好的红薯!它…它是咱们皇庄土地的‘根’!是咱们庄户人的‘心’!”

他顿了顿,深吸一口气,小胸脯挺得高高的,目光扫过周围那些熟悉的面孔,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坚定:

“我们…把它献出来!给朝廷!给皇帝爷爷!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咱们皇庄的土地,能长出最好的祥瑞!让全天下的人,都尝尝这能填饱肚子的宝贝!”

小草也用力地点着小脑袋,怯生生却无比清晰地附和:“给…给天下人…吃…吃饱!”

两个孩子稚嫩而真挚的声音,如同投入滚油中的一滴清水,瞬间让喧闹的晒场安静了下来。那些原本充满焦虑、不满甚至愤怒的目光,看着阿土手中那颗沉甸甸、象征着土地最深馈赠的“薯王”,听着两个孩子那纯朴到极致、却又重若千钧的话语,眼神悄然发生了变化。

“根”…“心”…

给天下人吃饱…

这简单的话语,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庄户们被眼前利益暂时蒙蔽的心扉。他们想起了自己曾经饥饿的滋味,想起了那些逃荒路上倒毙的亲人。这祥瑞,不正是为了不再有那样的惨剧吗?

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农颤巍巍地走出人群,浑浊的老眼里含着泪花,他对着阿土,也对着李云,深深一揖:“小阿土…说得对!说得对啊!这宝贝…是老天爷给天下人的!咱们…咱们不能只顾着自己碗里有,忘了外头还有人饿着肚子!”他转身,对着身后的庄户们,声音嘶哑却充满力量:“大伙儿!朝廷拿了种子,是去救更多人的命!咱们…咱们是种出了祥瑞的人!咱们…更该懂这个理儿!”

“对!老栓头说得对!”

“阿土小草是好样的!”

“献薯王!献良种!”

“让全天下都吃饱!”

群情瞬间逆转!之前的不满和焦虑,化作了某种更加深沉、更加滚烫的情感——一种身为“祥瑞诞生之地”的自豪,一种关乎天下温饱的责任感,一种最朴素的、希望所有人都能吃饱饭的悲悯!

杨靖看着眼前这戏剧性的一幕,看着那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薯王”,看着庄户们眼中重新燃起的、带着荣耀与担当的光芒,又看向李云身边那两个衣衫简朴、眼神却清澈坚定的孩子,他脸上的那一丝不悦早己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动容和感慨。他深吸一口气,整了整衣冠,对着阿土手中的“薯王”,也对着所有庄户,郑重地一揖:“本官代朝廷,代天下百姓,谢过皇庄父老深明大义!谢过阿土小草赤子之心!此薯王,当为祥瑞之征,献于御前!”

他转身看向李云,语气诚恳了许多:“李总管事,民心如此,实乃社稷之福!中枢调配良种,乃为全局。然皇庄乃祥瑞诞生之地,更是推广之根基!本官即刻拟奏,请陛下特旨,允皇庄自留良种三成!优先垦殖周边所有无主荒地!并命司农寺,全力保障皇庄所需农具、人手,务必使此地成为我大明祥瑞推广之楷模!”

“臣,代皇庄上下,谢陛下天恩!谢杨大人!”李云拱手,声音沉稳有力。他看向阿土和小草,墨绿色的眼底漾开欣慰与骄傲的暖流。

阿土小心翼翼地将那颗沉甸甸的“薯王”交给杨靖身后的随从,小脸上带着完成神圣使命后的如释重负和纯真的喜悦。小草紧紧依偎着哥哥,大眼睛弯成了月牙儿。

李云的目光扫过情绪激昂、充满希望的庄户们,又落在晒场上那些承载着无数希望的种薯上。他抬起那只曾被“树皮”覆盖、如今疤痕暗红却充满力量的右手,指向远处广袤的土地,声音清晰而坚定地穿透秋日的晴空:

“良种分配,按杨大人所定章程!老张叔统筹!”

“自留三成良种,即日起,规划垦荒!凡皇庄佃户,皆可申领荒地,以薯、芋良种垦殖!所出,除皇庄定额租赋外,余者尽归己有!”

“其余良种,妥善装运,由沈大人麾下缇骑护卫,随杨大人车驾,星夜兼程,押送京师!”

“开荒!备种!待来年春至——”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劈开荆棘、点燃希望的力量:

“我要这皇庄内外——再无寸土荒芜!我要这祥瑞之种——绿遍应天府外!”

“绿遍应天府外——!”老张头激动得老泪纵横,跟着嘶声高喊!

“绿遍应天府外——!”无数庄户举起手中的农具,发出震耳欲聋的呼应!声浪如同积蓄己久的春雷,在皇庄上空滚滚回荡!

李云站在沸腾的人群中心,感受着脚下大地的脉动和肩头沉甸甸的责任。他尝试着,极其缓慢地,用右手托起那只悬吊着的左臂。深沉的酸胀麻痛依旧顽固,但这一次,他没有皱眉。在那名为“薯王”的民心凝聚之下,在那关乎天下温饱的千钧重担之前,这点痛楚,仿佛化作了筋骨重铸、力量回归时最清晰的鼓点。


    (http://www.tyshuba.com/book/hahdbh-9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yshuba.com
天域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