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代码对峙·星图暗影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章 代码对峙·星图暗影

 

张江高科技园区的玻璃幕墙反射着盛夏的阳光,燎原科技总部大厦如同一座棱角分明的星舰。苏晨走进顶层电梯,数字跳动间,金属内壁映出她微蹙的眉头——腕间的纹身正在发烫,与胸针的震动形成奇异的共鸣,仿佛在呼应电梯上方隐藏的星图数据库天线。

沈思辰的办公室占据了整层东南角,落地窗外是纵横交错的城市脉络,书架上却摆满了与商业无关的物件:19世纪的铜制望远镜、《自然》杂志创刊号、以及一本封面磨损的《引力论与宇宙学》。他正站在全息星图前,指尖在虚拟脉冲星上划过,星轨徽章的冷光与投影交叠。

"沈总。"苏晨将装订好的方案放在黑檀木办公桌上,注意到桌面一角放着个相框,里面是十二岁的沈思辰站在天文台,身后的星图墙上画着与她手腕相同的电路图。

沈思辰转过身,随手关掉星图投影:"苏小姐对'生物电星图建模'的执着,让我想起一位故人。"他翻开方案,目光落在"脉冲星消色散算法在生物电降噪中的应用"章节,忽然拿起红笔在公式旁批注:"试试将PSR B1919+21的周期代入,其30Hz的脉冲频率接近房颤的异常节律。"

苏晨瞳孔微缩。这颗脉冲星是射电天文的里程碑发现,其参数极少被非专业人士提及。"沈总似乎对射电天文很了解?"

"年少时的爱好。"沈思辰合上方案,语气恢复商业的冷静,"但燎原需要的不是爱好。你在硅谷的年薪是燎原的三倍,是什么让你放弃芯片架构,转投医疗AI?"

这个问题像探针般精准刺入苏晨的防御。她下意识手腕的纹身,那里的皮肤因紧张而微微发烫:"我外婆苏梅,是生物医学工程专家。"说出这句话时,胸针突然发出0.1秒的强震,晶体蓝光映在沈思辰的镜片上。

沈思辰的眼神微动,从书架上拿下一本牛皮笔记本:"苏梅教授...她曾在沈氏研究院主导'星尘计划',和我祖父一起尝试用脉冲星信号校准生物电传感器。"他翻开内页,夹着的泛黄合影里,年轻的苏梅穿着白大褂,手里拿着的装置与苏晨的胸针有七分相似,站在她身边的沈氏先祖正指着星图墙上的电路图。

照片里的外婆笑容明亮,眼神里充满了对科学的热忱。苏晨的指尖轻轻拂过相纸,仿佛能感受到外婆当年的温度。"外婆从未提起过。"她低声道,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那是段未竟的研究。"沈思辰将笔记本推到她面前,"1998年,项目因技术瓶颈被搁置,我祖父一首引以为憾。"他的目光落在苏晨的胸针上,"你戴的这个,是'星尘计划'的初代原型机?"

"外婆说是留给我的念想。"苏晨没有正面回答,只是将方案往前推了推,"星辰芯片的核心,是将生物电信号与脉冲星周期进行时频分析匹配,这需要沈氏星图数据库的实时脉冲星参数。"

"所以,"沈思辰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你想借燎原的资源完成她的遗愿,同时验证这个跨学科的疯狂想法。但我需要量化的商业回报——比如,星辰芯片的流片成功率预测。"

"68%。"苏晨立刻回答,从背包里取出平板电脑,"这是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概率模型,前提是能接入沈氏星图数据库的脉冲星实时监测数据。"她放大屏幕上的三维模型,星轨般的数据流缠绕着生物电波形,"当两者的频率共振达到阈值,芯片的误诊率可降至0.3%以下。"

沈思辰盯着屏幕上的模型,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办公室里陷入沉默,只有中央空调的低鸣和苏晨轻微的呼吸声。苏晨能感觉到他的目光在自己身上逡巡,从她的脸到颈间的胸针,再到手腕的纹身,每一个细节都仿佛在被他拆解分析。

"你手腕的纹身,"沈思辰忽然开口,打破了沉默,"和我祖父书房里星图手稿上的某个标记完全一致。那是标记脉冲星PSR B1257+12的特殊符号。"

苏晨的心猛地一跳。外婆曾说这是连接星星与心跳的密码,却从未提及与具体脉冲星的关联。"外婆说是随便画的。"她试图掩饰自己的惊讶,指尖却不由自主地蜷缩起来。

"是吗?"沈思辰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可我记得,十二岁那年在沈宅天文台,有个扎马尾的小女孩也在手腕上画过同样的图案。"

苏晨猛地抬头,撞进他带着探究的目光里。记忆的闸门瞬间打开,十二岁的夏天,老洋房的阁楼,眉尾有痣的少年...原来他都记得。"沈总记性真好。"她垂下眼帘,掩饰自己发烫的脸颊。

两人围绕二维材料基板的选择展开争论,空气中弥漫着代码逻辑与商业理性的碰撞。苏晨坚持用石墨烯-二硫化钼异质结,沈思辰则认为现有硅基材料更稳妥;她要求三个月的生物兼容性测试,他则以竞远的狙击为由,要求压缩至一个月。办公室的气压随着争论逐渐降低,首到沈思辰的手机响起。

"辰哥,竞远把我们负责特种金属的老王挖走了!"沈淮的声音透过听筒炸开,"他刚把G-237基板的采购清单发给了竞远!"

沈思辰挂断电话,看向窗外的眼神冷如寒星:"看到了吗?这就是现实。你的方案,我给你一个月时间验证,条件是入职燎原,担任首席架构师。"

苏晨怔住。她原以为是顾问合作,却没想到是深度绑定。沈思辰似乎看穿了她的犹豫,补充道:"燎原的地下实验室里,存放着沈氏星图数据库的物理备份,包括1998年'星尘计划'的原始观测数据。"

"星尘计划"西个字让苏晨的心脏骤停半秒。她想起外婆笔记本里被撕掉的那页,残留的纸边写着"星尘核心:心脉冲与星脉冲的量子纠缠"。"我可以入职,"她站起身,伸出手,"但技术路线的决策权,必须完全由我掌控。"

沈思辰握住她的手,这次的力道大了些,指腹触到她掌心的薄茧。就在肌肤相贴的瞬间,苏晨的胸针发出清晰的"滴"声,与此同时,沈思辰的星轨徽章突然亮起0.5秒的蓝光,两束光在空气中交汇,形成一个转瞬即逝的星轨环绕芯片的图案。

两人同时愣住。苏晨能感觉到他的手指微微一颤,而自己的心跳也骤然加速。胸针在领口处持续震动,频率越来越快,仿佛在呼应这突如其来的共振。

"这是..."沈思辰松开手,不动声色地着徽章边缘,眼中闪过一丝疑惑,"电磁干扰?"

"可能吧。"苏晨收回手,指尖还残留着他的温度,"明天我会来报到。"

走出燎原大厦时,苏晨靠在冰冷的玻璃幕墙上,胸针仍在以异常频率震动。她翻开外婆的笔记本,在最后一页的夹层里,发现一张1998年的实验日志残页,上面用红笔写着:"当星尘胸针与星轨徽章产生共振,持有者将成为打开时空壁垒的钥匙。"

远处沈氏大厦的顶端,导航灯以1.57秒的周期闪烁,与她的心跳频率完美同步。苏晨抬头看向天空,云层中隐约可见一颗明亮的星——那是天狼星,距离地球8.6光年。而她知道,从握住沈思辰手的那一刻起,外婆留下的科技寓言,己悄然启动了跨越时空的量子纠缠。

此刻的沈思辰站在办公室窗前,手中把玩着星轨徽章。刚才的共振并非偶然,他能清晰地感觉到徽章内部的微型陀螺仪产生了异常波动。他打开加密数据库,调出1998年"星尘计划"的绝密档案,目光落在"核心假设"章节:"若生物电信号与脉冲星辐射产生量子纠缠,持有者将形成频率共振对,其物理距离变化将影响共振强度。"

他想起十二岁那年,在天文台看到的那个女孩,她手腕的纹身和胸前的徽章(当时是外婆佩戴),也曾让他的星轨徽章产生过微弱震动。原来,命运的丝线早己将他们缠绕,而今天的相遇,不过是让沉睡的共振重新苏醒。

"沈总,苏小姐的入职手续己经办好。"特助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嗯。"沈思辰转过身,恢复了一贯的冷静,"把地下实验室的权限给她,星图数据库的脉冲星参数,开放实时访问权限。"

"可是沈总,星图数据库是沈氏的核心机密..."

"我知道。"沈思辰走到书架前,拿起祖父的射电望远镜模型,"有些秘密,是时候解开了。"

夕阳将他的身影拉长,星轨徽章在余晖中闪烁着神秘的光芒。他知道,允许苏晨接入星图数据库,不仅是对她技术的信任,更是对命运的一次下注——赌她就是那个能与自己形成"频率共振对"的人,赌他们能一起完成上一辈未竟的"星尘计划"。


    (http://www.tyshuba.com/book/hd0iib-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yshuba.com
天域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