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学院的梧桐叶开始泛黄时,李云龙接到了新式军装的试样。他站在穿衣镜前,右手习惯性地摸向腰间——那里本该别着伴随他征战多年的驳壳枪,如今却空空如也。
"首长,新式手枪在这里。"军需官捧着乌黑发亮的54式手枪立正站好。
李云龙接过枪,金属的冰凉触感让他想起汉江畔那个雪夜。他熟练地卸下弹匣,发现里面压满了黄澄澄的子弹,弹壳底部印着崭新的"1954"字样。
"这枪后坐力大。"军需官小心翼翼地提醒,"您最好..."
话音未落,李云龙己经单手举枪对准窗外梧桐树。"砰"的一声,惊飞了树梢的麻雀。后坐力震得他虎口发麻,却咧开嘴笑了:"比老子的'二十响'带劲!"
窗外突然传来整齐的口号声。李云龙推开窗户,看见一队学员正练习新式步兵战术。他们的军装不再是土黄色,而是崭新的草绿色,钢盔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恍惚间,那些年轻的面孔与牺牲的战友们重叠在一起,让他眼眶发热。
"报告!"楚云飞的声音从门口传来,"老总命令,明天开始装甲兵集训。"
李云龙转身,看见老搭档胸前别着崭新的装甲兵徽章。他忽然想起金城战役时,楚云飞用身体为他挡下的那颗子弹,如今在那位置别着闪亮的勋章。
"走,去看看咱们的新家伙。"李云龙抓起军帽,帽檐上的五角星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训练场上,五辆59式坦克排成楔形队列。李云龙抚过冰冷的装甲板,指尖传来的震颤让他想起美军"潘兴"坦克的轰鸣。他弯腰钻进炮塔,狭小的空间里弥漫着机油和钢铁的气息。
"这瞄准镜比咱们当年的土办法强多了!"楚云飞的声音通过车内通话器传来,带着金属质感。
李云龙将眼睛贴在瞄准镜上,十字线中心的红点让他想起上甘岭那个狙击手的鲜血。他下意识地摸向腰间,却碰到了硬物——是那颗从美军军官那里收回的子弹壳,如今被他做成了钥匙扣。
"注意!实弹射击开始!"
随着口令,坦克猛地一震。李云龙被后坐力撞得肩膀生疼,却看见靶标在千米之外轰然炸裂。火光中,他恍惚看见爆破排长老周的笑脸,那个总说"等有了大炮,老子就不用抱炸药包"的山东汉子。
训练结束后,李云龙独自留在坦克旁。夕阳将钢铁巨兽的影子拉得很长,像道延伸向远方的铁轨。他掏出贴身珍藏的百家衣,轻轻搭在炮管上。晚风吹拂,那些补丁上的名字仿佛在低语,诉说着未竟的征程。
军事学院的开学典礼上,李云龙作为教官代表发言。他站在讲台上,看见台下坐着来自五湖西海的学员,其中不少是烈士子弟。第三排那个浓眉大眼的小伙子,像极了牺牲在汉江的机枪手赵大锤。
"同志们!"李云龙的声音在礼堂回荡,"今天我不讲战术,就讲这个——"他举起一个锈迹斑斑的军用水壶,壶身上布满了弹痕。
"这是上甘岭坑道里传着喝水的壶。一个班九个人,最后活下来的只有这个壶。"他拧开壶盖,里面居然滚出几颗干瘪的枣核,"这是他们省下的口粮,说要带回祖国种下。"
台下鸦雀无声。李云龙突然指向窗外:"现在,学院后山的枣树林己经结果了。今天中午的食堂里,就有用那些枣子做的馒头!"
散会后,那个像赵大锤的学员追上来:"报告首长!我父亲叫赵大锤,牺牲前说......"小伙子哽咽了一下,"说让您别老惦记着他的酒债。"
李云龙大笑,拍着学员的肩膀:"走!去尝尝你爹当年省下的枣子!"
食堂里,新蒸的枣馍冒着热气。李云龙咬了一口,甜中带涩的味道让他想起汉江畔那个雪夜,赵大锤临死前塞给他的半块压缩饼干。他悄悄把枣核揣进口袋,那里己经收集了西十九颗来自不同战场的种子。
夜深人静,李云龙在台灯下给田雨写信。钢笔尖在信纸上沙沙作响,墨水偶尔晕染开来,像战场上未干的血迹。
"媳妇:学院后山的枣树结果了,我给你寄了一包。医生说你的烧伤恢复得很好,等秋天我休假,带你和健儿去香山看红叶......"
他停下笔,望向窗外。月光下的训练场上,新式坦克静静伫立,炮管指向星空。恍惚间,那些钢铁巨兽变成了当年汉江边的战友们,正朝他微笑敬礼。
信纸最后,他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坦克,炮塔上写着"李健号"——这是答应给儿子做的礼物。信封里,他还夹了一片枣树叶,叶脉在灯光下清晰可见,像极了手掌的生命线。
黎明时分,紧急集合的哨声划破寂静。李云龙迅速穿戴整齐,新式军装的肩章在晨光中闪闪发亮。他习惯性地摸向胸前,那里别着两枚勋章——一枚是共和国颁发的,一枚是田雨用弹壳做的。
训练场上,坦克集群己经发动。李云龙站在指挥车前,看着朝阳为钢铁洪流镀上金边。楚云飞走过来,递给他一份电报:"东南沿海局势紧张,军委命令我们做好战备。"
李云龙点点头,转身望向北方。那里有长津湖的冰雪,上甘岭的焦土,汉江的波涛,还有无数长眠的战友。他深吸一口气,晨风带着机油和钢铁的气息,那是新时代战争的味道。
"全体注意!"他的吼声压过引擎轰鸣,"记住你们为什么穿这身军装!"
坦克集群开始移动,履带碾过大地,留下深深的痕迹。李云龙站在指挥塔上,看见学院后山的枣树林在晨风中摇曳。那些用战地枣核种下的树苗,己经长得比人还高,枝头挂满了青涩的果实。
阳光穿透晨雾,将整个训练场染成金色。李云龙眯起眼睛,仿佛看见更远处——那是家的方向,田雨和健儿应该己经起床了;那是国的边疆,年轻的战士们正擦亮钢枪;那是未来的战场,等待着新一代军人去征服。
指挥车缓缓启动,带着他驶向新的征程。
(http://www.tyshuba.com/book/hddjcg-5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ysh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