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工地里的规矩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7章 工地里的规矩

 

干到第三天,王小虎的双手己经起了血泡。推砂浆的铁把手硬得像冰,颠簸时首搅得虎口发麻。他原以为,力气活干久了会麻木,但没想到更难熬的是人情冷暖。

“新来的,别多话。”早上刚进工地,小虎因为在饭棚里多看了一眼工头,便被老工“刀疤陈”瞪了一眼。他识趣地低头,把剩下的米饭扒拉进嘴里。

“这不是学校,也不是家。工地,讲的是规矩。”刀疤陈边嚼着馒头,边盯着他,“看不清规矩,干不长。”

工地的规矩,不写在纸上,也没人教。你要靠眼力、靠耳朵,靠挨骂来悟。

比如——

早晨第一个到,要主动提水壶、扫通道;遇见老工人要先让路;别人干活时,你不能歇着;想歇着?也可以,得“递根烟”或“端瓶水”。

王小虎不抽烟,但他学会了随身揣着几根“金丝猴”,看谁脸色不好就塞过去。“不是拍马屁,是想少吃点苦。”他偷偷对自己说。

干活时,一个动作慢半拍,就可能被骂到脸红脖子粗。中午吃饭,坐得离工头太近,会被瞪;晚饭多盛一勺菜,也有人不满。

“这地方不是给你长脸的,是给你磨皮的。”老吴这样说。

小虎渐渐发现,最难的是“站住”。干活累不怕,怕的是你累了没人替,怕你手一抖就被踢出去。

“干不动可以说,没人拦你,但下次别来了。”工头骂过一个偷懒的临时工后,把目光扫向众人。那一眼,像刀子一样扫过来,空气都凉了半分。

还有一些说不清的规矩:饭后不抢先洗碗,因为那是“打别人脸”;晚上洗衣服不能太响,住一个屋的老工睡得轻;工棚里有人抽烟,你不能喊呛,喊了就成了“娘炮”。

王小虎学得很快。因为他知道,只有看得懂这些隐形的“线条”,他才不会成为被排斥的人。

“你这孩子,看着老实。”一天晚上,老吴递给他一瓶矿泉水,“但老实不能傻。”

小虎点点头,“我不想当出头鸟,也不想当最后那个。”

老吴乐了,“会说话,学会了。”

但小虎心里苦。他不是会说话,他是太懂了。

懂得什么时候该笑,什么时候该沉默;懂得站在工头背后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懂得睡觉时要侧身别占道,懂得拿起碗时该让一让。

这些规矩,没有人明说。但一天两顿饭、八小时活,一百一十块工钱,全绑在这些潜规则上。

某个夜晚,小虎躺在床板上,听隔壁老工咳嗽。他翻来覆去睡不着,脑子里浮现出母亲在屋前喂鸡、妹妹趴在书桌上写字的样子。

“我得适应。”他心里说,“不是工地凶,是我不够硬。”

从那天起,他开始把脚步迈得更稳,眼神看得更准,活干得更快。他不再问“为什么”,也不再反驳,只学着把每一个“潜规则”当成活下去的本事。

而规矩,也慢慢在他骨头里扎了根。

有一天工头在场,刀疤陈搬钢筋时差点摔倒,王小虎眼疾手快扶了一把。

工头扫了他一眼,“这小子,还行。”

那晚,他第一次分到了一块多出来的红烧肉。

就一小块,但他记了很久。

因为在这工地,有些规矩是不能说的,而有些回报,也只在你闭嘴后才会来。


    (http://www.tyshuba.com/book/hdechj-4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yshuba.com
天域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